居民消費連續四年低于經濟增長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20日出版的《經濟日報》上撰文指出,我國連續幾年實行擴大內需的政策拉動了居民消費水平穩定增長,但是近年來消費率持續偏低,存在諸多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是居民消費增速低于政府消費增速。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政府消費增速逐年加快,占最終消費的比重不斷提高;居民消費增速則逐年減緩,占最終消費的比重不斷降低。1990年-2003年政府消費年均增長15.6%,居民消費年均增長14.3%,居民消費增長低于政府消費增長1.3個百分點。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左右時,各國居民消費率一般為61%,而中國2003年的居民消費率僅為43.4%。居民消費率偏低,是消費率總體偏低的重要因素。
二是農村消費增速低于城市消費增速。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看,城鄉市場增幅差距較大。以當年價格計算,1990年-2003年,城市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6.9%,縣城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1%,縣以下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2%,縣城和農村比城市消費品市場增速低5.8個和6.7個百分點。從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看,農村居民落后于城市的程度更大。2003年農民彩色電視機的擁有率相當于城市居民1991年的水平,電冰箱的擁有率相當于城市居民1987年的水平,洗衣機的擁有率相當于城市居民1984年的水平。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僅相當于城市居民1993年的水平,收入水平落后
直接影響到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現實購買力嚴重不足,成為制約消費需求的重要因素。
三是居民消費增速明顯慢于經濟增長。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居民消費增速長期慢于GDP增速。按照當年價格計算,1990年-2003年GDP年均增長15.3%,而居民消費總量年均增長13.8%,居民消費增長比GDP增長慢1.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0年以后,居民消費連續4年慢于GDP的增長,年平均增長差距達2個-3個百分點。不僅居民消費總量增速緩慢,人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速度慢于經濟增長的情況更加明顯。按不變價格計算,1990年-2003年中國人均GDP年均增長8.2%,而同期城鎮居民消費年均增長6.6%,農村居民消費年均增長5.6%,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年均增長比GDP增長分別低1.6個和2.6個百分點。
四是消費與投資增長不協調。2000年以來,中國投資率連年提高,消費率逐年下降。2000年-2003年中國投資率分別為36.4%、38%、39.2%和42.3%,消費率分別為61.1%、59.8%、58.2%和55.5%。而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大國的投資率一般為20%-30%左右,消費率一般為70%-80%左右。由于消費與投資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投資率提高,消費率必然走低。消費率偏低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容易造成部分行業產能過量、供求失衡。
薄熙來建議,推動居民消費增長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增強消費者信心;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改善居民消費預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增加有效供給,擴大消費熱點;改善消費環境,推進流通現代化,促進消費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