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幾乎所有香港零售銀行均已參與經營人民幣相關業務
回望2004年香港市場,人民幣所展現的活力可謂前所未有:不僅人們期待已久的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正式啟動,從而寫下香港金融史上的重要篇章,而且接受人民幣付款的商家和場合一天比一天增多。人民幣,不僅成為內地與香港更緊密聯系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香港市場充滿活力的重要“推手”。
數據顯示,自2月25日香港銀行推出個人人民幣存款、兌換和匯款業務以來,至今幾乎所有零售銀行均已參與經營相關業務。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目前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從今年1月18日開始接受內地居民以人民幣卡在香港消費,累積簽賬及提款總額已超過20億港元,平均每宗消費額約3000港元,遠較其他海外游客在港簽賬額高。
此間銀行界人士認為,香港銀行經營個人人民幣業務,對于促進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方便兩地居民互訪旅游消費等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此舉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快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步伐。
專家認為,香港銀行開辦的人民幣業務,為香港金融市場增添了重要活力,對香港銀行業發展壯大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首先,經營存款業務擴大了人民幣在港的功能。人民幣在港已不只作為交易的媒介,更擴大為價值儲存的工具。不到10個月,人民幣的存款量即超過100億元,這反映出人民幣在香港的支付及儲值功能日益加強。
其次,開拓了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空間。目前已有中銀香港、匯豐銀行等8家香港銀行推出了人民幣卡業務,香港地區發行的人民幣卡已超過5萬張。而內地旅客可在港使用人民幣卡或扣款卡消費,并可在自動提款機上適度提款,大大增加了香港銀行的業務量。
此外,還有多家香港銀行向客戶提供一攬子人民幣服務,包括人民幣儲蓄和存款、人民幣兌換和匯款、電子網絡銀行人民幣卡服務,以及即時轉賬至客戶在香港銀行內地分行開設的賬戶。
市道越來越歡迎人民幣,市面越來越多人使用人民幣付款,這為香港消費市場增添了重要活力。從2005年元旦開始,內地居民攜帶人民幣出境限額,將從原來的6000元提高至2萬元。可以預料,隨著內地個人游旅客源源不斷來港消費,將會進一步推動香港零售業等行業的發展。
那么,香港銀行推出人民幣業務后,會否導致港元的邊緣化?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研究認為,港元是香港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短期內不可能取代港元。長遠來說,在人民幣可全面自由兌換后,使用人民幣在香港將會越來越普遍。
專家還認為,對內地經濟而言,香港銀行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是兩地經濟、金融聯系加強的客觀反映,人民幣在香港已是僅次于港幣的第二大交易貨幣。香港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開啟了內地與香港間人民幣資金通過銀行體系流動的新渠道,同時有助于加速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隨著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貨幣,香港憑借其已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優勢,便可爭取更多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金融活動在港進行,使香港不僅是區內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更是內地重要的集資中心。
文/新華社記者
作者:劉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