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媒體與自由撰稿人的互動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他們之間的互相需要已經到了“缺了對方無法生存”的境地。
上海一家報社的文化版編輯告訴記者,只要在“西祠胡同”的論壇上留言約稿,不出兩個小時就會有多篇稿件出現在編輯的電子郵箱中。
聯想起那些生活在無“網”時代的投稿人們,他們靠著一枝筆、一摞紙、一疊信封和一枚枚郵票,將自己孤燈苦熬的“心血”投出去,等來的卻常常是“杳無音信”。相比而言,生活在網絡時代的自由撰稿人要幸運得多。 網絡時代,媒體與自由撰稿人的合作日益緊密(本報記者 劉昱蓮 攝)
期待以網成名
在上海某出版公司負責人、自由撰稿人楊葵看來,那些網絡寫手就像北影廠門口的那些群眾演員一樣,既需要養家糊口,又想以此為跳板,抓住某個機會大紅大紫。
楊葵告訴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有一批這樣的青年:他們租著簡易的房子,在某個著名網站、論壇上寫文章,期待獲得別人的注意。這些人通常會十分留意媒體編輯在網絡上發出的各類“指令”,隨時準備“搶”到寫稿的差事,以獲取稿費和名聲。
據悉,自由撰稿人和媒體編輯在網絡上一般都有比較專業的圈子,如書評、影評、旅游、餐飲等。在一些時尚雜志里,這樣的寫手尤其多見,他們使用不同的筆名發表文章,一般每個月會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這些自由撰稿人中的一些人也會在報社或雜志社謀得一份工作,但通常會不停地更換工作,保持“漂”的狀態。
盡管,目前大部分網絡寫手還是默默無聞,但確有一些長期“混”在網上的自由撰稿人已經功成名就。上海《東方早報》評介版樂評編輯蒙鶯告訴記者,她把撰稿人分為“一線”和“二線”,所謂“一線”就是比較有名氣的。她說,幾年前網絡剛剛興起時的第一、二代網絡寫手中的佼佼者目前大都已經成名,他們多已進入主流媒體,不再依靠網絡生存。“過去他們是把稿子貼在網上希望有人能采用,現在是媒體一再跟他們爭取首發權。”蒙鶯說。
一位編輯告訴記者,有一位筆名趙趙的自由撰稿人,此前專門在各媒體上寫隨筆謀生,幾乎每天一篇。現在,成名的趙趙已經買房買車。圈內人都知道,她已經很少撰寫隨筆了。
供需雙方互不相識
事實上,一些自由撰稿人和媒體編輯的工作狀態,即是電腦隨時開著MSN聊天軟件,一人同時與幾十人進行交談,不停的上線下線,獲取各類資訊和供需信息。但這些自由撰稿人之間、自由撰稿人與編輯之間,在現實世界中是很少互相認識的。
《瞭望東方周刊》雜志的一位編輯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收到近百個電子郵件,作者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稿件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國際、文化都有。稿件以述評為主,少有純新聞類稿件。對此,這位編輯解釋說,新聞稿件講求真實準確,不能由社外人員完成,而言論、述評通常不涉及具體事件,具有可操作性。一般來說,編輯如要采用自由撰稿人的稿件,就會用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系作者,希望他們不要再投給其他報刊。
江蘇昆山海關的工作人員龔震是《瞭望東方周刊》的一位自由撰稿人。龔震告訴記者,他的稿件投向十分廣泛,包括了《南風窗》、《三聯生活周刊》等雜志和由發改委、環保總局、林業局、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所辦的報紙。龔震給這些媒體投稿,從來不與編輯聯系溝通,基本是“守株待兔”等待編輯回音。據龔震自己了解,像他這樣在國家機關工作的自由撰稿人不在少數。
龔震告訴記者,他主要是根據在海關工作所掌握的材料數據,撰寫經濟述評類文章。談及一稿多投時,龔震坦言,多投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不知媒體用不用,有的媒體說三月內不見回音即可投其他媒體,其實等上三年也不會有回音;第二,稿費偏低,有的媒體千字稿費只有三四十元,有的媒體甚至借口忘記而不開稿費。
撰寫內容極少涉及政治
據記者了解,絕大多數自由撰稿人,都有意識的與政治話題保持距離。
作為一位頗有名氣的自由撰稿人,楊葵幾乎為北京所有市場化媒體撰寫過稿件,且都是應約而寫。他的稿件主要有兩類:生活隨筆和書評。一般六七百字在半小時內即可完成,每篇稿費約1000元。楊葵告訴記者,他一年大約能寫100篇稿件。
“我只寫文化、生活方面的文章,因為我對政治經濟不感興趣也不懂。人的精力有限,把這一塊做好就行了。”對于一些學者的思想類文章,楊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些人大都言之無物,忽左忽右;言行不一;精英意識濃厚,觀念狹隘。“既然他們是金字塔的塔尖,就要忍受寒冷,不要又想高高在上,又想什么都沾。”楊葵說。
作為樂評編輯,蒙鶯也從不沾染政治方面的題材。她說:“娛樂和政治時評不一樣。你到網上的時評版去看,沒有什么人,相比之下,娛樂、文化版面要熱鬧得多。”
龔震算是和嚴肅話題比較接近的人,但他也只是撰寫經濟時評,從來不涉及政治話題。龔震說:“我的數據、材料是準確的,結論只代表個人觀點。”作為九三學社成員,龔震坦言,提建議案時的文字表述會更直接、更尖銳,給媒體寫文章就要變換角度和寫法了。
對不少自由撰稿人來說,“爬格子”是他們的樂趣。他們在注重自己文筆的同時,也會十分恪守各自的撰文準則。
“我的生活在別人看來可能很單調,但我自己不覺得。我對自由撰稿人的狀態很滿意,因為我可以經常把自己的想法發表出來。”龔震說。“我平時將大量時間耗在了圖書館里。”
上海的朱學仕是《知音》雜志簽約作者、《健康必讀》雜志特約記者。他曾是一名在上海打工的甘肅民工,因自小酷愛文學,幾經努力成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民工作家”。朱學仕告訴記者,他現在一個月最多能寫1萬字左右,稿費為兩三千元。
朱學仕說,他在采訪中會遵守幾個原則:第一,一定要采訪到人,如果采訪不到人,寧愿放棄選題;第二,不做“文抄公”,絕對文責自負;第三,應用準確的事實,避免吃官司。
“很多人對自由撰稿人有偏見,認為他們瞎寫,的確,有些自由撰稿人把自己的名聲寫壞了。但我不會,我會小心謹慎地寫,珍惜寫作的機會。”朱學仕說。
作者:楊金志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