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秀奧運場館的開工建設預示著奧運保險市場的激烈角逐正式開始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為各行各業擺好擂臺,巨大的利潤驅動著國內外的商業巨頭奮勇拼殺。在六個不同行業的勇者摘得合作伙伴的桂冠之后,一直在暗中醞釀的保險業也即將粉墨登場。據有關方面透露,包括人保、太保、平安在內的幾家國內較大的保險公司除了爭奪北京奧運合作伙伴的頭銜外,還將目光瞄準了奧運會本身帶來的巨大保單。
那么2008年北京奧運會究竟有多少風險,保單又有多大呢?
3億元奧運保費并不準確
保險是風險轉移的最有效途徑,作為全球性的體育盛事,奧運會在賽事組織、新聞傳播、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的規劃和安排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付出是驚人的,其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可想而知的。近幾屆奧運會組織者都把購買體育保險,作為保證奧運會順利舉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自然也不會例外。
有關專家根據《北京奧運行動規劃》估算,北京籌備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會帶來近3000億元的保險需求,由此產生的保險費將達3億元。而且這3億元僅僅是奧運會的體育賽事方面帶來的保費收入。但是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卻認為,這個數字并不準確,確切數字要到2007-2008年才能知曉。
至于2008年奧運會到底會有多大風險,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產品開發中心副主任王和也表示,目前無法用數字描述北京奧運的風險,因為奧運會的風險從數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以電視轉播權為載體的運作情況;二是北京奧組委的風險管理運作模式。
“此外,外圍也有許多風險,比如北京2800億元的奧運建筑項目,雖然不是奧組委直接投資的,但是與奧運會相關。”王和說。
都能分走奧運保險幾杯羹
雖然保單數目目前并不確切,但奧運保險市場之大卻是不容置疑的。按照國際慣例,奧運保險多由舉辦國實力最強的保險公司承保,而國外公司則以強大的實力和優越的品牌參與競爭。可是面對3000多億元的巨額保險標的,國內外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都不敢獨自承保。因此,北京奧組委要進行分包招標,這也讓保險市場蛋糕成為多家共享。
前不久,北京奧組委面向保險經紀業內排名靠前的數十家公司進行了2008年北京奧運保險采購方案的正式招標,但由于北京奧運主場館“鳥巢”的停工,所有計劃隨之延遲。至于目前的進度,由于涉及保密協議,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保險采購方案招投標的保險經紀公司、專家、官員都對媒體一直三緘其口,不肯透露。
奧組委有關人士表示,雖然美國恒康人壽保險公司是國際奧委會的TOP伙伴,享有壽險領域的排他權,但是奧運保險的招標是全方位的,并不會因此而把壽險公司排除在外。曾參與奧運保險采購方案的正式招標,并一舉拿下北京奧運會的重要比賽場館———國家游泳中心的北京江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志安透露,奧運保險中的壽險部分一般多為保險公司贊助,而財險才是保險公司爭奪的重要陣地。
實力比拼更要積極主動
正在進行的奧運場館和其他設施的保險招標揭開了北京奧運保險爭奪戰的序幕。在這次實力大比拼中,中資企業近水樓臺,搶占先機,收獲頗豐。江泰保險牽手國家游泳中心;中保則繼“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監理人責任險”后,又將“國家游泳中心建工險”收入了囊中。在此之前,華泰保險北京分公司和平安保險早已涉足其他設施的奧運相關工程的保險。
據郝演蘇教授介紹,奧運保險的招標是根據奧運會項目的安排來進行的。此次場館及其它設施的招標僅是第一步,而在最初的較量中,外資企業似乎優勢不大,據江泰保險經紀內部人士透露,與國際保險巨頭相比,場館投資人更愿意與國內保險公司合作。
“第一,國內保險公司更了解中國的國情和民情;第二,國外企業很多在北京沒有辦事處,不方便及時溝通。所以國內的保險公司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奧運保險項目中來。”這位人士說。
奧運保險變數難定,那么風險多少自然也無法估量。張志安認為,風險的大小取決于管理。管理的措施越嚴密,發生風險的概率就越小。
一些中外人士紛紛向北京奧組委建言獻策:應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風險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和體系,規范各種招標、采購、特許經營、TOP計劃、電視轉播、票務、贊助以及協作活動中的風險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各種風險轉移技術降低人力可以控制的風險。
《市場報》 (2004年12月10日 第二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