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12月1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商業周刊》發表封面文章稱,盡管惠普公司2004年第四季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家成立了66年之久的“硅谷偶像”依然需要證明“她有能力執行多元化戰略”。
文章稱,盡管報表顯示惠普公司2004年第四季度的利潤上升了27%,達到11億美元;銷售額上升了8%,達到21.4億美元。但“市場在短暫的歡娛之后就讓位于了嘆息。”投資家們迅速開始調查惠普公司在“歡快數字背后的脆弱性”。投資家們注意到,惠普依然嚴重依賴于其“超級”打印業務,而其巨型PC和服務器市場卻不盡如人意。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惠普的利潤增長很大部分來源于它對研發經費的削減和稅率的降低。如果不算這部分,惠普的利潤增長只有10%,而不是27%。高曼公司的一位分析家在11月17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到,“惠普的效益并不如它表面上看起來那般風光。”
《商業周刊》稱,自卡莉·費奧瑞納大刀闊斧地改造惠普公司的五年來,她仍然未將惠普扭轉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位有著迷人微笑的魅力型首席執行官一直熱心地推行“越大越好”的戰略,希望將惠普打造成世界第一大IT巨頭。但現在,透過惠普的打印業務這塊“王冠上的寶石”,惠普在許多業務領域內喪失了活力:個人電腦領域內,惠普比不上戴爾;而在公司計算機方面,惠普又比不上IBM。而更糟的是,當費奧瑞納的團隊力圖穩定業務時,他們又面臨著艱巨的經營挑戰。文章援引J.P.Morgan的一位分析師的話稱,“惠普需用一套不同的戰略,以同戴爾和IBM競爭。”為此,《商業周刊》調查采訪了100多位相關人士,以探討惠普的困境和可能的出路。(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