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 在林林總總的加鈣食品面前消費者有些無所適從。范舟波 攝
部分加鈣食品功效被夸大
專家指出有些食品所加的化學鈣人體難以吸收
關注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日益關注,生產企業(yè)越來越注重在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上做文章。近日,記者在不少商場發(fā)現(xiàn),高鈣牛奶、加鈣餅干、加鈣面條等一系列食品紛紛打起含鈣旗號,盡管這些食品的價格相對其它普通食品要高,但還是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不過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加鈣食品不但含鈣量參差不齊,而且有的食品所加的鈣不是生物鈣而是化學鈣,人體難以吸收和消化,而有的食品根本沒有必要加鈣。面對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加鈣食品,消費者應如何選擇?
消費者對加鈣食品知多少
昨天記者在市場上采訪時發(fā)現(xiàn),加鈣食品主要是牛奶、餅干和面條等產品,其中一些餅干有的標注加“鈣鹽”,有的標注加“鈣奶”,其售價比同類普通食品高0.5元—1元。
對這些加鈣食品,有的消費者認為會優(yōu)先選擇,原因是可以起補鈣作用。有的消費者則表示會考慮價格因素,如果價格高出普通產品30%-40%就不會購買。不過也有個別消費者質疑這些加鈣食品是否真能起到“補鈣”功效,甚至有的擔心會否起反作用。
記者在采訪第一軍醫(yī)大學安教授時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不少高鈣食品問題較多,例如高鈣牛奶。她說,牛奶本身就是高鈣食品,過量補鈣容易引起腎結石。安教授介紹,她的病人中就有因食用過量高鈣牛奶而引起腎結石的兒童。
加鈣食品質量參差不齊
記者了解,從目前中國市場上加鈣食品的情況看,加鈣或補鈣的產品多種多樣,片劑、粉劑、飲料、谷類食品等,但包裝及整體質量參差不齊。
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一位負責人表示,從市場上銷售的29種加鈣食品的最新對比檢驗結果看,有相當一部分加鈣食品的鈣含量不符合要求。首先是沒有把好原料關,對所用的補鈣原料僅憑標示值計算增加量,造成產品中實際含鈣量不足或超量。其次是鈣含量混合不均勻,對粉狀產品來說,主要是均勻工序和設備落后,無法達到均勻狀態(tài),使小件食品個別含鈣量一些有一些無,一些多一些少。對液體物料來說,主要是原料鈣的溶解度較差,無法使鈣在液體中均勻分布,造成產品中鈣含量不穩(wěn)定,以致產生低于標示值的現(xiàn)象。另外,一些不良生產企業(yè)甚至利用消費者注重補鈣的心理,以低鈣充高鈣欺騙消費者。
專家認為,鈣是當前中國人民在膳食和營養(yǎng)狀況上普遍缺乏的重要礦物質之一,盡管目前加鈣食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但由于我國還沒有關于加鈣數(shù)量、鈣種的標準,一些企業(yè)在食品中加入以石灰粉或海螺粉為主要成分的鈣,嚴重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鈣是按最小比例吸收的
對目前市場上的加鈣食品是否能夠達到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標準問題,廣東營養(yǎng)學會理事長蘇宜相表示“此事很敏感”,婉拒記者的采訪。
但有營養(yǎng)學家指出,加鈣食品的宣傳已經夸大,商家宣傳的高吸收率應慎重對待。以牛奶為例,人工添加的化學鈣和牛奶自身所含的鈣分子結構不同,人為添加的化學鈣人體吸收率一般僅為30%到40%。雖然很多食品都標榜鈣吸收率高,其實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是按最小比例吸收的,超出部分不僅造成浪費,還要經過人體排出。
全國營養(yǎng)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城鄉(xiāng)人均每日鈣攝入量為405.2毫克,僅為“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中成人鈣推薦供給量的49.2%。營養(yǎng)專家建議,奶和奶制品是鈣的最好來源,以牛奶為例,每100毫升通常含有110毫克—130毫克鈣,每天飲250毫升—300毫升牛奶可獲得300毫克的鈣。此外注意飲食,合理調整食物結構,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洋食品等,可基本達到成年人鈣的推薦量。
本報記者 高素英(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