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效果圖
引子
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三農”問題,一直給予高度的重視,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國務院頒布加快建設小城鎮的政策之后,推動了一些有發展前景的鄉鎮建設牞也踴現了一批好的鄉鎮帶頭人,他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開拓創新,以新的風貌和實踐“三個代表”的優異成績,用長遠發展的眼光制定了發展戰略,并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實施。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的發展正是這樣堅定的走過來的。當我們雙腳踏在浦江鎮的土地上時,這里的變化讓我們驚奇不已……
上篇:鑲嵌在黃浦江岸邊的“意式”水城———浦江
好風憑借力,送爾上青云。上海閔行區浦江鎮位于閔行區浦東地區,是于2000年由原陳行、杜行、魯匯三個鎮合并而成,全鎮面積1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國家一級公路浦星公路縱貫南北,毗鄰相接的盧浦大橋、外環線、徐浦大橋、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其車程均在半小時以內,同時浦江鎮又是距人民廣場(市中心)最近、岸線最長(黃浦江)、地域面積最大的城鎮,被譽為“臥室”城鎮。在借助良好的區位優勢的同時,浦江的發展也借助于上海建設“一個龍頭”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大背景,伴隨著黃浦江兩岸的綜合開發,洋山深水港、東海大橋,即將動工的軌道交通M8線等一批大市政工程的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浦江鎮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歷史關注著浦江,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同樣關注著浦江。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開放的春風,激勵了浦江人為城鄉一體化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國務院一位副總理曾踏上浦江這方熱土。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區里領導曾多次來浦江視察,指導工作,對浦江的新一輪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期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來浦江鎮開展工作調研時,殷切的希望浦江人民再接再厲,爭創新優勢。領導們的鼓勵對成就的肯定,給予了浦江人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鎮黨委、鎮政府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結合鎮的“十五規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設想的總體目標,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規劃未來的基礎上,提出了:“抓住機遇,進位爭先”的發展思路。為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浦江鎮抓住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基礎、以技術進步為核心,以地域環境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鄉、村級經濟,幾年來,撤三建一的浦江鎮富而思進,奮發有為,不斷提升發展速度,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發展總量有了新的突破。在地方政府的積極扶植下,非國有經濟得到有序健康的發展。私營經濟城憑著實力強、發展快、信譽好的優勢,為個體業主、私營企業等非公有經濟提供了規范、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2003年,浦江實現社會總產值86.1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3.02億元,財稅收入6.48億元,吸引內資7.6億元,外資1.76億美元。
讓浦江人感到更榮幸的是:2000年浦江鎮被上海市政府確定為郊區重點城鎮建設的九個中心鎮之一,這給浦江鎮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據悉,“十五”期間,市委、市府提出發展經濟“一業特強”的要求,浦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緊緊圍繞上海郊區重點城鎮建設的目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引資力度、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經濟發展速度和提升城鎮建設速度是浦江的契機。而浦江鎮的建設又是上海市“十五”期間“一城九鎮”發展戰略中率先啟動的重鎮。新鎮占地約9.6平方公里,規劃采用國際方案征集的方式,由國際著名的意大利格里高蒂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引進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借鑒國外建設的經驗和不同城市的建筑風格,值得一提的是,浦江新鎮的建設不是一味的“拿來”,而是借鑒的同時,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塑造具有時代特征和特色風貌的新型城鎮。尤其在城鎮市政設施與公共設施方面,城鎮區的廣場、公園、商貿中心、行政中心等大型公建配套和娛樂設施,按照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的要求配置,重點突破,有序推進,具有鮮明的意大利特色風貌。以人為本的環境配制,是展現浦江新鎮跨入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新鎮的建設突出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強調西方園林藝術和東方園林神韻的完美結合;在規劃布局上,充分利用浦江鎮水系發達,擁有黃浦江獨到水資源的特點,依傍黃浦江規劃建設4.2平方公里的高檔別墅區,0.4的容積率,60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使浦江鎮的規劃更具有生態和環保的意義。浦江中心鎮的總體規劃充分體現了綜合性、生態性和現代化的特點,其在投資重點上的建設,充分體現了從重視直接經濟效益的基礎設施建設向注重社會效益的人文、生態和環境建設的轉變。建成后,浦江新鎮應該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而是按照人本主義的設計理念,最終將建設成為高品位、高起點、時代風貌鮮明、人居服務體系完善,代表21世紀人類住宅發展方向和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城鎮;將成為高品位、高起點、風貌鮮明的城鎮。不遠的將來,一個擁有30萬人口(在目前12萬人口的基礎上,導入18萬人),一個規劃科學、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環境良好,并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中國一流的現代化“意式”水城將屹立在浦江之濱,展現在世人面前。
隨著浦江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經濟園區化格局的轉變,改變了浦江人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固有的農村生活方式,人們一時難以適應(居住物業的收費等)。社會學家說過:“社會是一個大致的概念,社會是由各種各樣的客觀要素組成的,而社會最簡單最根本的組成部分莫過于人,解決了人的問題,任何社會的問題都會解決。”如何處理好“優越性”和“穩定性”這兩者的辨證關系,對浦江鎮的發展進一步適應國際化大都市的脈搏至關重要,鎮領導清醒的意識到,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鄉鎮,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具體到生產、生活等方面,讓人們實有所感,實有所得,才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堅定穩定性的基礎,趨于這種認識及時代的要求,鎮黨委書記連正華帶領黨政班子從管理和觀念上來樹立人們的生活意識、質量意識,并把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穩定作為提高群眾積極性的重要環節來抓。同時揚棄長期以來,在鄉鎮的管理中存在著的“家長式”管理,諸多的親緣關系、裙帶關系的弊端,對鎮的各個機體各個組成部分均納入科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范疇,從而形成了制度面前不分遠近親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將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了實處。如今的浦江已很難尋覓農村的傳統陋習。
下篇:通往后工業市場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
前不久,隨著國家宏觀調空和國土資源部對土地資源的調整,國家相應的取消了一部分開發區的建設,面對這樣的宏觀形勢,為了進一步發展浦江經濟,完善浦江投資環境,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尋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規劃占地面積8.3平方公里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而在這次土地的調整中,因時因勢所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由市級開發區,提升為國家開發區,提高了產業能級。因此,加快建設浦江高科技園區,是實現區域經濟總量有一個較大提高的重大步驟。
浦江高科技園(8.3平方公里)產業能級的提高是浦江鎮的又一亮點。浦江高科技園的產業能級的提高并不是在一般意義上的,在園區規劃開發定位之初,經過對不同開發區的細致分析,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對周邊高橋、張江等開發區進行充分調研,通過長久的課題研究,對技術、環保、土地產出率等均作出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同時經過專家的論證,對我國固有的第一產業(農牧業)、第二產業(生產制造業)、第三產業(服務、商業房、地產)以及突破產業的概念提出的內涵產業(思想創新、廣告媒介、工業設計)的再分,并以先進性、環保性、綜合性的統一,提出了產城聯動、錯位競爭、服務是金的發展新思路———“浦江智谷”。從浦江高科技園提出的后工業時代“浦江智谷”,不難讀出其突破產業的創新定位。正是其大膽的突破產業的概念,使浦江高科技園起步就具競爭力,給園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正效應,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真正意義上的后工業時代在這里拉開了帷幕,使人們擺脫原有工廠在腦海中的概念(煙筒林立、百丈平方),其意義是及不尋常的。園區人十分清楚,把握發展機遇,瞄準一流園區,開發建設好浦江高科技園與上海的經濟再次騰飛息息相關。因此,規劃高起點,開發高標準,使園區形成高產值、強輻射,符合“浦江智谷”的發展戰略,在加快園區建設、營造環境的同時,扎扎實實的完善園區的管理與服務職能,積極構筑人才高地,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努力使工業園區形成尊重智慧資本平臺。改革開放中的上海,崛起的“浦江智谷”,必將成為上海東部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成為長江三角洲乃至整個長江流域最能云集投資者的“智慧園”。
為確保園區環境美化、綠化凈化、道路亮化,體現國家級園區,營造后工業時代氛圍,為投資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空間,營造投資軟環境更是浦江高科技園全體員工的共識。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是園區的宗旨。為充分體現園區的服務優勢,園區專門制定了為中外投資者提供從項目受理直至項目建設工程規劃的“一門式”服務規范,在這里不僅可以享受到國家級開發區的所有優惠政策以及“一城九鎮”的待遇,同時提供靈活的財稅政策、合理有效的土地價格和全方位的服務,園區的功能開發、基礎設施及投資環境的日趨完善,在這里更有別于其他開發區的是,只要你帶個“腦”來,其他的全部為你解決好了。通過深化服務創新,不斷完善園區投資的“軟環境”,使前來投資的客商親身感受到園區的熱情、周到、方便。為了把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辦成一個后工業時代的高科技園區,園區在提升能級的同時,規劃了入住人才的生活區,園區的人口政策將“以人為本”,多渠道吸引外來高級人才,實行“投資性、智力性移民”的準入政策。致力于營造一流的后工業新城,以不斷提升工業化、推進城市化、融入國際化、加快信息化,率先實現工業現代化。形成合理的經濟產業結構,建立完善的現代化企業制度,高新技術開發運用能力和特色經濟,優勢產業效益明顯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的內涵產業鏈。
浦江高科技園的規劃建設,以高科技、無污染為追求目標。讓中外客商進一步了解園區的投資環境和投資的有利條件,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高科技園的招商工作重點十分明確,重點引入國際著名的“頭腦”總部,注重洽談項目的質量,不搞盲目上馬,防止“放在籃里就是菜”的做法,真正做到投資、投產、運營和收益的有機結合。致力于發展智慧經濟,智力于結構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IT領域。借助“世博”的契機,以文化浦江,生態浦江,發展“浦江智谷”,如今國家科技部863軟件孵化器基地———全國的軟件測試中心的落戶更是對“浦江智谷”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園區的知名度、美譽度直線上升,并已成為“投資者理性的選擇,創業者成功的福地”。從空中俯視,浦江高科技園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浦江上;而貫穿園區的聯航公路,又宛如一條“神龍”,映出了園區經濟發展的“黃金走廊”,給生機盎然的浦江高科技園增添了無限美意。浦江高科技園確實有許多優勢。然而,園區人十分清醒地意識到,新機遇同樣會帶來新挑戰,發展不會一帆風順,發展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種種困難,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與變數。但是園區人將揚長避短,務實開拓,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和提高自身素質,充分發揮創造能力,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切實增強創業責任,千方百計地做好園區開發、管理、服務這篇大文章,把浦江高科技園辦成一個真正意義的后工業時代的新園區,為國家、為社會、為浦江的經濟騰飛作出更大的貢獻。
聚焦浦江:讓人們看到了突破產業的新概念;
解讀浦江: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農村城市化進程;
展望浦江:讓人們看到浦江人送給人們的不止是新型城鎮,更是美與文化;撤三建一的浦江,建設中的浦江高科技園,將成為亞太地區“頭腦”市場重要集聚地。一幅新的產業構筑宏偉藍圖,一個新生活理念勾勒的輝煌未來,已在浦江這片開放的熱土上畫上了靚麗的輪廓。
不是尾聲
展望未來,建設“一城九鎮”的浦江,將成為上海城市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浦江將以園區建設為依托,在加快浦江現代化城鎮建設的同時,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開明的思想觀念環境,健全的法律、法規環境、公開高效的行政環境,公正的人文生態環境,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配套一流的大市政環境,使之成為具有全國性的后工業時代為特色的“頭腦”產業集聚地。按照上海市提出的“三個集中”,把園區努力建設成為“投資條件更好,綜合成本更低,交易機會更多,投資回報更好”的國家級現代化園區。浦江人將同心同德、奮發有為、意氣風發的爭創優勢,求得新發展,鑄就新輝煌。置身于熱浪滾滾的開發區,漫步在園區平整寬闊的道路上,望著這片上海市未來首期啟動的生態片林的試驗田(城市綠肺),聽著園區人無暇的暢想,心中油然涌起一股熱流……
人們在期待:浦江———“意式”集鎮的崛起,與西上海城鎮的建設交相輝映,成為上海東大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實踐證明,浦江人、園區人的手筆歷來是恢弘大氣的,因為他們深深懂得“只有站得更高,只有永不滿足,只有面向世界,才能豪情滿懷、昂然闊步地走進后工業時代”。新的內涵產業在這里積聚,新的太陽在冉冉升起。走在前列的浦江,通往后工業時代的浦江高科技園,正展開它的雙臂迎接四方賓朋,中外客商。讓我們與浦江人同行,與園區人攜手,意氣風發地去搏擊那萬紫千紅、燦爛輝煌的明天。
編后: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經濟要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的歷史責任,小平同志在中國改革之初就旗幟鮮明的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和“改革開放才有出路”的英明論斷,并成為中國經濟工作的基本思想和方向指針,成為衡量經濟行為對錯的試金石。怎樣更好的利用這一基本思想來制定宏觀經濟決策無疑是政府發揮主導職能,是指導經濟工作的關鍵。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的區域經濟建設不僅實現了高起點、高規劃,以跨越式的發展,在上海的130多個鄉鎮中掀起了波瀾,提高了浦江的整體形象和文明程度,促進了文化浦江、生態浦江的發展,走出了一條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隨著浦江高科技園的規劃建設,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使園區面臨著交通、人流、物流等生產要素與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需求不適應的格局。面對園區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鎮黨委書記連正華帶領浦江人民,在市、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地提出了產城聯動、錯位競爭、服務是金,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快速城市化為重點、以園區現代化管理為基礎、以社會穩定為根本的發展方向,走出了一條與園區配套服務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思路。從而使地域優勢與經濟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調整了產業結構的改革步伐,帶動了以思想為增長點的內涵產業快速發展,凸現了產業新優勢。
《市場報》 (2004年11月23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