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昱 “當你在一個酒店里醒來時,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在東京、巴黎還是紐約,那么這個酒店設計是最糟糕的。”德國著名室內設計師雅斯米·瑪木蒂說。
在這樣的語境中,如果把“酒店”換成“別墅”,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結果呢?想必沒有人會心甘情愿地用一大把鈔票去換回一堆毫無特色和記憶的建筑軀殼,即使這架軀殼被取名為“別墅”。
然而,現實卻往往并不令人樂觀。在別墅開發中,“只見建筑不見人”,割斷建筑與地域的聯系,不正視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心理感受,忽視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的現象可謂比比皆是。
業內人士呼吁,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在“人文奧運”的時空大背景下,在“8·31”之后當土地愈來愈成為稀缺商品的房地產市場現狀下,對于別墅開發,人文價值的追求亟需、也理應成為更多開發商和消費者關注的方向。
北京這座有著3000年建城史,被建筑大師梁思成譽為“世界城市史上無比的杰作”、“中國古代都城建設最后結晶”的都市,毫無疑問,別墅應該同這座城市所特有的人文氣質和底蘊血脈相通,別無選擇。倘能如此,“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若干年后,或許今天的許多別墅也能夠和過去留下來的許多建筑精品一樣,成為這座城市不滅的人文風景。
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說:“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僅是空間中被欣賞的物體,如果將建筑簡化到如此就太膚淺了。建筑必須融入人類活動,提升這種活動的品質,這是我對建筑的看法。”人文關懷是大師設計思想的最高體現。
主持起草《北京憲章》的城市規劃界泰斗吳良鏞教授在2003年11月“中國科學家人文論壇”上發表題為《人居環境的人文科學思考》的演講時也認為,文化、人文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文化積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匯在人們的生活中,對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觀念和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
事實上,隨著建筑藝術和建筑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早已不再是原始的遮風擋雨的居所,而已經發展成時代生產力水平、價值觀和文化意識的象征。對于作為居住建筑最高形態的別墅而言,無論從文化品位、建筑設計本身,還是從居住者對生活方式的要求而言,對文化、人文關懷的追求都是不言而喻的。
這就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馬斯洛所解釋的那樣:一個健康的人,亦即“所謂自我實現的人”,就是那種在其基本需要已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又受到更高級的需要———超越性需要———所驅動的人。這種人最大的內在驅動力來自于對一種超越性的高級需要,亦即是在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和愛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包括個人責任、意志自由、探求真理以及美的創造和欣賞在內的需要。
顯而易見,對人文價值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追求是這張高級需要“菜單”里最核心的東西。
而住在別墅里面的人,大概他們每天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翻翻這張“菜單”。
《市場報》 (2004年11月02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