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論壇中講話全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31日 11:59 新浪財經 | |
主持人:下面一位發言人是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先生。他在加入高盛之前在MF工作過,曾經為很多跨國公司做過咨詢工作,而且本人又是一個學者,他也是清華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的主任。我想今天本地的媒體圍住胡祖六先生進行了很多采訪,他也是受媒體歡迎的人,下面就請胡先生上臺發言。 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 無論按哪一種尺度衡量,中國作用經濟大國的崛起,應當說是21世紀人類社會最顯著,最壯觀,最令人振奮的大事。目前我們正在經歷,正在參與中國的經濟革命,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如果你翻開世界經濟史,大概只有美國在南北戰爭差不多1860年,到二戰結束1945年這個期間發生了工業革命,可以與中國目前存在的近來革命相提并論,但是也不能同日而語。尤其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迅速的走向全球經濟,跟國際經濟進行整合、融合。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和人口,以如此快速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當然不可避免的會引起世界經濟的振蕩、沖擊,這是我們選擇的題目。也會引起全球很多國家地區的經濟體進行調整,也不可避免引起中國國內經濟的調整與適應,這種摩擦和沖擊對很多產業,對國際收支,對勞動市場的就業、工資、物價等等都會產生影響。但是這幾年我們觀察到,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與日俱增的影響和恐慌,也有很多無端的職責。 2002年中國經濟論壇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時候,我在這里也做了一個發言。當時做了一個報告,就是很多人對中國經濟的悟解所做出的回應,就是用實證來證明,我們叫做五大神化。日本的經濟全部復蘇正好是中國的經濟所拉動的,中國由于強勁的內需,尤其對原材料,對人員,對石油等等的需求,是推動這幾年全球初級產品,價格上漲主要的因素。所以,中國不但是沒有通貨緊縮,而且幫助全球經濟復蘇。 第二種觀點,中國日益強大的出口競爭,搶走了鄰國的飯碗。這幾年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出口市場,因為中國的內需,重要的開放是中國成為亞洲的鄰國經濟體,日益重要的出口市場。通常很多觀察家往往只看到中國出口的增長,我們出口確實是非常強勁,30%的年增長速度。但是,中國不只是一個出口大國,中國更是一個家口大國,中國進口的增長速度要遠遠高于中國出口的增幅,是40%的增長速度。2003年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出口國,但中國是全球第三大進口國。從亞洲來說,中國已經取代了日本和美國,成為亞洲最大的出口地,這點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中國的GDP是1.4萬億美元,只不過是日本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中國成為比日本更重要的出口市場。中美雙邊貿易赤子,還有制造業的失業,中國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受到很多的職責。 我想補充一點,就是怎么看目前工業化世界,尤其像美國制造業的失業問題。有大量人研究,發現失業最主要的推動因素是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這是導致失業最根本的原因。全球國際貿易,尤其中國的出口競爭,對美國制造業就業的變動影響甚為。還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學家發現,既使來華投資生產外包的美國企業,他們也在中國創造成百萬的工作機會,但是本國因為生產基地轉移,效率的提高全球供應鏈的優化,使美國本國在無論是研發、服務方面的工作機會創造更多。中國的崛起,中國參與國際經濟也是一個積極的,正面的因素。但是種種的誤解,種種的批評,目前中國成為一個目標,成為一個靶子。最近一兩年很多反傾銷的案子很多都是針對中國,這個也是對中國的一種影響。在很多有很多歧視性的法案,使中國已經成了受害者。從某種程度上,國際上對中國某種誤解,已經不感到奇怪,但是讓我感到奇怪和景氣的是,目前在中國國內也有一種令人不安的思潮,不少學術界和知識界還有媒體,對我們過去的一些開放政策。比如說引進外資政策提出很大的質疑,認為中國這些引進外資政策是錯誤的,我們引進的外資已經太多了,而且這么多年的外資在中國,并沒有給中國帶來技術進步,也沒有解決多少就業,對中國的經濟沒有什么貢獻。還有人聳人聽聞的說,中國的經濟已經被跨國公司所占領,已經是拉美化,中國變成巴西第二。這個是一種非理性的,不合邏輯的,不符合事實的。正因為這種保護主義的思想抬頭,我們很多重要的改革,因為這些反對和抵制,往往不得不擱置。還有我們加入WTO的承諾,我個人覺得這種盲目狹隘的個人主義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要能影響到我們決策的話,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這個對中國25年來的改革開放政策的一種否定,是對我們成果的一種否定。今天中國經濟強勁的活力,引起全國這么關注,中國的經濟奇跡有很多因素可以來解釋,我們很高的國民儲蓄率快速的投資成長,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受過教育的工人,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我們很多卓有成效的國內改革,物價改革,最早的農業改革,從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責任制,后來逐漸推進 城市國營企業的改革。尤其是90年代外匯制度的改革,央行的改革,財政和稅收的改革。這些都是給中國的經濟打下良好的基礎,都是中國經濟成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我認為,這里面最關鍵的奧秘就是開放,就是中國經濟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1978年做出最有遠見的決策,立深圳有特區,作為出口加工區,這個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以后進行一系列國內的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認為把這些的政策跟開放政策進行比較,沒有一項比開放來的更有革命性,更有歷史性。你說物價改革由政府制定物價,由市場變化物價,都是對計劃經濟的否定。計劃經濟是1949年以后才陸續引進中國的,歷史相對比較短。但是閉關鎖國是中國久有的心態,我們幾千年的歷史除了漢朝、唐朝中國是比較開放以外,從明代以來中國基本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經濟體。只有鄧小平1978年發動改革之后,我們才有25年的輝煌成就可以回顧,可以總結。 正因為我們所取得的一切,都跟開放,都跟全球化密不可分,也保證我們中國的經濟繼續可以持續快速的發展,也一定要繼續減持這個開放政策。所以全球化是大事所趨,今天上午蒙代爾教授講了幾個趨勢,全球化是第一個趨勢,這個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中國是環球化最大的收益者,所以,中國在下一步怎么樣千方百計鞏固全球化的程度,我有五條建議。 第一,中國應當認真的、忠實、一絲不茍執行WTO的協議。無論是關稅的降低,公益產品的關稅,農業產品的關稅,還是非關稅貿易堡壘,進口許可,出口許可等等,尤其是金融服務的開放,我們都要認真的按照當初入世的承諾協議,一步一步往前推進,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贏得中國投資者的信任,才有可信度。 第二,中國應當花大力氣真正促進十家一,十加三自由貿易區的實現,中國政府提出十家一,因為當初經過亞洲經濟危機,亞洲經濟一片簫條,只有中國經濟沒有受到波及。中國要發揮這個領袖的作用,盡早達到東亞近來一體化的目標,這樣使我們的鄰國地區都吃一個定心丸,可以跟中國企業共同繁榮。 第三,在多邊會合的貿易談判中,中國不應該是被動的角色,不應該是應付的角色,應該發揮積極、主動,建設性的作用。因為中國的地位很特殊,從人均GDP來說,中國是一個地道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跟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趨同,但是跟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不一樣,中國是一個貿易大國,今年年底中國有希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大國,尤其是我們制造業出口的強國,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的利益跟很很多發達國家,工業化國家的利益相同。所以中國應該在WTO的談判中,應該扮演非常獨特的角色,就是說是一個橋梁,可以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進行溝通和協調,從而打破這個僵局,這樣才能促進多邊自由化的進程。所以在多邊圍合中,中國不應該是一個觀望者,更不應該是反對者,應該是一個先鋒,是一個倡導者。 第四,人民幣匯率走向彈性制。今天蒙代爾教授講了人民幣浮動的十二個缺點,如果我們保持目前和美國掛鉤的固定匯率制,這個至少有24個缺點。其中很重要的缺點,就是我們的匯率被認為是人為的壓低匯率。中國出口確實有競爭力,但是我們不需要人家匯率,靠人家匯率的發展戰略是絕對不可取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目前這種固定掛鉤的制度只是給國外提供了借口,其實得不償失,我們是自討苦吃。 最后,我們政府的功能、角色應當做更大更深遠的調整,進一步降低政府對經濟的敢于。我們在宏觀調控中很遺憾,至少前一段時間有一些都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手段,這方面也給我們貿易伙伴,比如說歐盟為什么沒有自由市場經濟的待遇,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中國政府對經濟敢于非常厲害,我們宏觀調控恰巧也是給他們提供證據。我們給我們政策提供更多的透明度,加強法制,加強財產權利保護,尤其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IPR,是中國在崛起過程中跟我們住主要貿易伙伴國,尤其是美國最主要摩擦的焦點之一。 中國經濟奇跡與中國的開放戰略密不可分,這是25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與發展經驗最核心的地方。中國的崛起對外部世界確實創造了調整壓力,但中國絕不是威脅,基本上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有益的,積極的。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個越來越重要,越來越不可缺少的增長引擎。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全球化,25年來中國取得巨大的成功非常順利可以說,但是后面的道路會越來越艱難,現代化的進程,全球化的進程將是漫長的,痛苦的。我們絕對不可以盲目自滿,人均GDP一千美元沒有自滿的資本,要特別警惕目前的潛流,否則我們25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可能會付諸東流。而且,中國應當接近所能,在各種多邊的組織體系中,發揮領袖作用,抑制貿易保護局,做自由貿易的先鋒。謝謝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謝胡先生,剛才胡先生提到了中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全球發展中中國能夠做出的貢獻,同時也提到了很多改革措施的重要性。尤其他是提到了中國開放的重要性,這對于重要的現代化來說,是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