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湯加的漁業資源和開發情況
湯加是位于南緯15-23.5度和西經173-177度、東北鄰薩摩亞和西北鄰斐濟的南太平洋西部群島國家。其主島湯加塔布島周圍的海域面積約947平方公里,主要為深淺不一的瀉湖,其中礁脈和紅樹林分別約占11.2%和0.36%.1887年湯加政府宣布其專屬海洋經濟區39.50平方公里,海岸線約419公里,因未與周邊國家就海域劃界達成協議,現尚未宣布新專屬海洋經濟區,估計有可能擴大到約70平方公里。
湯加漁業資源的調查和評估工作是通過與國際組織以及其它國家的援助來完成的,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太平洋島嶼論壇漁業局、中西太平洋金槍魚委員會、日本及澳大利亞等組織和國家。總體上說,湯漁業自捕能力差、經營管理水平低、生產技術落后、資金缺乏并沒有自身抗風險能力,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1、作業劃分
(1)、遠洋捕撈
據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SPC)2003年10月3日公布的材料預計,湯加商業性遠洋合理年捕撈量約4000噸,主要品種有金槍魚、笛鯛魚、石斑魚。但從近年來實際捕撈情況看,湯加遠洋漁業資源遠遠達不到如此高的水平。
(2)、近海捕撈
現僅允許本地人和湯籍漁船作業,主要品種有觀賞魚類、礁脈魚、龍蝦、水生有殼動物(牡蠣、貽貝、蝦蟹等)以及海膽(SEAURCHIN)等。其中觀賞魚類全部出口,其它供本地市場消費。
(3)、海產養殖
海產養殖現尚處起步階段,允許建立湯資控股的合資企業經營水產養殖,現涉及海藻養殖、水生有殼動物(蚌、綠蝸牛、圓錐型大螺殼等)的孵化以及珍珠養殖的實驗和小規模生產。
2、漁業在湯加經濟中的地位
漁業是湯加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之一。據湯財政部資料顯示,2002/03年度包括漁業在內的大農業占GDP的27%,是湯經濟發展的第一支柱產業。另據湯加漁業部資料顯示,2002年水產品出口凈收匯1747萬潘加,是僅次于南瓜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2001年水產品產量創迄今的歷史最高水平達1919噸,02年下半年以來因受厄爾尼諾氣侯現象影響,資源銳減,大多數漁船停產,僅有少數漁船不定期出航,造成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使脆弱的湯加漁業陷入困境。(二)、外國公司在湯開展商業性遠洋捕撈的情況
湯加商業性遠洋捕撈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83年至1998年,當時僅允許本地人和湯籍漁船作業,產量低,效益差,發展緩慢。第二個階段為1999年至今,發展較快。1999年湯政府開始施行“外國漁船入漁證”制度,一船一證,年費1萬美元,外籍漁船被允通過當地代理或湯資控股的合資漁業公司有條件地進入湯遠洋漁業領域,這是湯發展漁業的重要舉措。但被許可入漁的外籍船的魚貨須先運回湯加報關出口,而湯籍船可從漁場直接出口魚貨。
按照湯加法律,外國人在湯工作生活5年后,可申請加入湯籍,來自美國、新西蘭等國的船主相繼歸化加入湯籍,他們的漁業企業實現了本地化,享受到了包括免交1萬美元入漁年費以及其它優惠政策。
據湯加漁業部最新資料顯示,現有許可遠洋捕撈漁船20艘,其中本地船12艘,外國基地船8艘,來自我福建省。另湯漁業部有一艘遠洋實驗船,教育部有一艘遠洋教學船。二、南太地區主要漁業管理組織的情況
(一)、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
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是該地區的政府間漁業專門組織,總部設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HONIARA),包括澳大利亞、庫克群島、密克聯邦、基里巴斯、斐濟、馬紹爾群島、瑙魯、新西蘭、紐埃、帕勞、巴新、薩摩亞、所羅門群島、湯加、托克勞(TOKELAO)、圖瓦盧及瓦努阿圖等17個成員。該組織主要是向其成員提供專業管理咨詢和服務,幫助各成員在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開發金槍魚資源;幫助各成員加強金槍魚資源保護和開發管理,特別是在《中西太平洋地區漁業公約》的框架內,制定各自的發展規劃;向成員提供國際市場金槍魚市場信息、開發項目的經濟評估、管理入漁證配額并辦理相關事項、協調有效執行有關公約和其它安排、提供法律服務等。為加強本地區高度洄游魚類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而出臺了《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公約》,根據該公約,成立了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委員會。
(二)、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委員會
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委員會是中西太平洋區域內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間漁業組織,總部設在密克聯邦首都帕利基爾(PALIKIR),成員包括論壇漁業局成員和〈〈公約〉〉注明的美薩、法屬波利尼西亞和新喀里多尼亞、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瓦利斯和富圖那等地區。該組織是根據《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公約》的規定而建立的,目的是通過有效管理,以確保對該區域高度洄游魚類的長期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開發。
(三)、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
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是地區性專事技術援助和研究的政府間組織,向其成員提供技術咨詢、培訓及研究,是本地區僅有的使用英語和法語的雙語組織,總部設在法屬新喀里多尼亞首府努美阿(NOUMEA)。該組織現有庫克群島、密克聯邦、基里巴斯、斐濟、馬紹爾群島、瑙魯、紐埃、帕勞、美薩、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巴新、薩摩亞、所羅門群島、湯加、托克勞(TOKELAO)、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皮卡恩群島(PITCAIRNISLANDS)、圖瓦盧、瓦努阿圖等22個成員,主要資助國為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英國和美國。該組織的海洋資源項目包括以養殖為主的沿海漁業、以金槍魚保護和可持續開發的遠洋漁業、對區域內(含單個成員)的漁業資源進行評估等。
三、湯加及地區性組織的漁業政策
(一)、湯加漁業政策
1、遠洋漁業
特點是立法逐漸細化、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根據《1989年漁業法令》第59章制定的《1992年漁業法規》就入漁資格和條件、資源保護和管理做出了規定,明確規定了外籍漁船來湯作業必須有當地的湯籍代理人,且被授權處理船主、船長或租賃人的利益,并負責其利益、任何行為、司法以及其它事務。04年4月10日開始執行的《2002年漁業管理法令》進一步強化漁業資源保護和管理,規定可向漁船派駐觀察員監督作業、到港魚貨抽檢、對違反入漁規定的行為課以包括罰款和中止入漁等的各種處罰以及嚴禁專捕鯊魚等。
04年4月27日湯加漁業部宣布,經調查評估湯海域內漁業資源銳減,為保證現有經營企業的利益,該部決定暫停接受辦理新的以湯加為基地的外國漁船金槍魚捕撈證申請,但對于之前已接受的申請將按以前的有關規定逐個認真審查辦理。另漁業大臣將在充分聽取金槍魚管理委員會建議的基礎上對入漁證的延期做出新的決定。
04年5月底湯加與澳大利亞政府代表在湯簽訂了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協定。根據協定,澳將未來4年間向湯提供820萬澳元援助,其中500萬澳元(約合700萬潘加)將用于漁業開發,其余用于社區環境改善,以支持作為湯收入主要來源的漁業和旅游業發展。
04年湯成立了跨部門的漁業執法行動隊,漁管部門與湯國防軍和警察部門采取聯合行動,打擊非法捕撈、無證捕撈。04年3月剛進入湯加的臺灣籍“慶豐1號”違反《2002年漁業管理法令》有關鯊魚的捕獲量最多只能為批準捕撈魚類30%的規定,被沒收其捕獲的13.5噸鯊魚、1.3噸魚翅及被罰4.5萬潘加的罰金,并被中止入漁,被迫于7月離湯返臺。
2、近海漁業和海產品養殖
按照湯加現行法律,12海里以內水域的漁業生產僅為湯加人保留,不對外開放。
2004初開始執行的《2003年養殖管理法令》是湯加第一部海產品管理法規,旨在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海藻養殖、水生有殼動物的孵化以及珍珠養殖。由湯漁業部歸口管理,并確定每年的生產和出口企業。不允許外國獨資經營,但可建立由湯資控股的合資企業。
3、漁業管理機構和外籍漁船入漁證的申領程序
湯加漁業部是負責實施漁業政策和歸口管理漁業資源的政府部門。
外籍漁船入漁證的申領程序:首先在所羅門群島的太平洋論壇漁業局登記漁船查驗證書(SURVEYCERTIFICATATE)和無線電臺資料,被核準后向湯漁業部申請入漁證,并向湯海事港監部申請登記漁船的停靠。
(二)、地區漁業政策
1、目前中西太平洋地區是全球唯一尚未實行遠洋漁船產量配額管理的地區,資源保護和管理相對滯后。在過去20-25年間,多數小島國或地區相繼宣布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由于國力和財力有限,缺乏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手段和力度,更無力保護和管理該區域的公海漁業資源。
1992年在里約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呼吁提高對公海漁業資源、特別是高度洄游魚類和沙丁魚資源存量的管理和保護,1995年召開的聯合國洄游魚類和沙丁魚資源存量大會并達成的《聯合國漁業存量協定》賦與地區性漁業管理組織對該地區包括公海海域漁業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權利,使各島國逐步達成了建立共同漁業政策,進一步加強地區性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共識,并于2000年9月出臺了《中西太平洋地區高度洄游魚類保護管理公約》。《公約》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本地區專事高度洄游魚類存量保護和管理的委員會、加強對本地區公海漁業資源的管理、公海水域和各成員領海水域的管理措施相一致及委員會的秘書處具有執法和科研的職能等。經包括湯加在內的12個論壇漁業局成員政府通過后,《公約》已于2004年6月19日正式生效執行。04年9月27日,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存量保護和管理的委員會臨時秘書處宣布將于04年12月6-7日在密克聯邦的波那佩舉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該委員會成立的預備會議。
《公約》的執行將對湯加漁業產生一些影響。湯漁船須得到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存量保護和管理委員會秘書處的許可方能進入公海作業,“委員會”可向湯船派駐觀察員。
(信息來源:駐湯加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