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上月9日,西班牙東部埃爾切城一把火,燒毀了中國鞋城價值100多萬歐元的鞋子。“燒鞋風波”不僅驚動了溫州鞋商,也震動了制鞋大省廣東的造鞋企業。日前,記者采訪了惠東黃埠、吉隆等制鞋專業鎮,不少企業都在思考同一問題:在國際貿易博弈中,廣東鞋業應當如何自處。
國際競爭要“留余”
據業內人士介紹,惠州制鞋業發展要略早于溫州,從1981年廣東惠東縣黃埠鎮出現第一家作坊式鞋廠后,惠東鞋業發展迅猛,短短數年間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群,區內制鞋和相關企業達2000多家,當時,大批溫州人到惠東學習制鞋技術和購買皮革、膠水等制鞋原料,拿回當地加工、生產。在上世紀80年代的邊貿生意中,大批惠東、溫州鞋商涌到中俄等邊境從事邊貿生意。盡管惠東沒有在歐洲開店,但惠州鞋業進入國際市場由來已久,每年國際上的幾大鞋展,惠東都有數十家企業參展,每年有上億雙鞋出口到俄羅斯、英、法等國家。
惠州鞋業商會會長林友慎認為,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鞋的競爭力來自于低價,近年來,頭腦精明的溫州人到歐盟等國家開設鞋店的越來越多,而低價競爭成為溫州商人的不二之選。據了解,為了爭得市場,當地商家賣8歐元,溫州商人可以賣5歐元。這無疑激起了西班牙等國當地鞋業的不滿。
據了解,僅2003年,西班牙就從中國進口鞋子6190萬雙,占其鞋類進口總額的近一半。而且中國鞋的價格要比當地鞋便宜許多,這自然會對當地生產中低檔皮鞋的廠家造成沖擊,并引來“傾銷”的指責。實際上,歐盟早已對部分中國鞋舉起了“反傾銷”的利劍。前不久,歐盟便裁定對中國部分紡織面鞋征收49.1%的反傾銷稅。
林會長指出,近年來一些企業深信“中國鞋占領全球市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林寧愿稱其為“世界車間”)并沾沾自喜,參與國際競爭的國內企業也簡單照搬了這種理論,在國際競爭中,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原則打拼,然而,在國際貿易中,除了遵循競爭的原則外,還要知道“留余”。他認為,“留余”的提法是古時河南一位與沈萬三齊名的商人“康百萬”的家訓,這位當時中國最有錢的人富了十二代,他治家和營商的宗旨是,做人和商業競爭都要給對方留有余地。歐美的跨國企業,半個世紀前就已認定,向海外擴張的策略,必須與當地民情及文化相融合。一些大企業還聘請學者和市場行銷專家為顧問,以確保產品和企業的形象不至于冒犯當地的民俗和文化。而中國市場經濟不過20多年時間,“中國制造”要成功走向世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上圖:惠東鞋業正面對新的國際市場形勢。本報記者 王寧德/攝
中國鞋要克服品牌缺失
專家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國,目前制鞋業產量占世界的53%,鞋類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量的60%。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制鞋大國。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國內鞋業目前還沒有催生出一個國際性的品牌,大都通過貼牌、低價進入國際市場。
之所以造成國際品牌缺失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制鞋業多年以來主要以來樣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襲為主。盡管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這種短期行為的危害性,但由于創立和培育品牌、提升產品檔次需要長期的、雄厚的資金支持,目前制鞋企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實力承擔這種投入,這也造成在國際鞋類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中國品牌。
專家指出,目前,制約鞋業發展主要問題是我國出口鞋類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低,低價競銷現象嚴重,這也是造成出口鞋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另外,技術創新能力薄弱,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少,產業主體技術依靠國外。此外,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同一類產品出口量太大,我國鞋類市場多年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等,而對非洲市場、南美市場、中亞市場多元化開發還遠遠不夠,以致造成國外反傾銷指控頻繁,對我國鞋類出口影響很大。
西班牙的燒鞋事件顯示,廣東企業若要在海外擴展市場,不能單以成本低為作為競爭條件,而應努力建立企業和品牌的公關形象。
鞋業要走出壓價“怪圈”
實際上,近年來,業界對創出自己的鞋類國際知名品牌愿望迫切。專家認為,制鞋業必須強化行業自律,從競相壓價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同時,應集中推銷中檔以上的中國鞋類產品,讓國外消費者逐步了解中國的品牌,創出中國的中高檔鞋品牌。
專家認為,要使中國鞋走出競相壓價的“怪圈”,除了企業自律,政府作用必不可少,應加強對制鞋業的宏觀調控,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進行必要的產業引導,避免生產領域的重復建設和供求關系的進一步失衡。根據不同市場和不同時期的要求,調整我國鞋類出口品種,積極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鞋類產品,從而避免西班牙燒鞋事件的重演。
本報記者 彭紀寧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