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壓垮下游企業
反傾銷造成的價格壟斷使國內多家高吸水性樹脂企業停產、倒閉
廣泛用于農業、工業、生活領域,極具發展前景的國內高吸水性樹脂行業,由于反傾銷后原材料市場形成壟斷,價格暴漲,導致30多家高吸水性樹脂企業紛紛倒閉、停產,與此同時,國外產品趁機大量涌入國內市場。
反傾銷后丙烯酸價格驚人上漲
作為國內生產丙烯酸及酯的最大生產企業———北京東方化學工業集團(以下簡稱東方化工)、上海高橋石化丙烯酸廠、吉聯(吉林)石油化學有限公司,針對國外出口丙烯酸酯的大量低價傾銷行為提起了反傾銷調查。2001年6月和2003年4月,國家先后公布了對原產日本、美國、德國以及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進口丙烯酸酯的反傾銷案終裁決定,三家企業獲得了反傾銷的勝訴。
據了解,近10年來,我國丙烯酸工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滿足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國內自給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由1996年的80%降至2001年的44%,對進口依賴度相應由20%增加到56%。
實行反傾銷措施后,國內丙烯酸由原來的供過于求,一下變為奇貨可居,其價格出現了驚人的上漲:東方化工乙烯產品出廠價格報單顯示,從2003年7、8月份至今年2月,丙烯(基礎原料)單價一直穩定為5700元/噸,但丙烯酸酯的最高價格為每噸17000元,上漲了1倍。而相關產品丙烯酸,由最低時的每噸6750元漲至21600元,上漲約3倍。
化工專家介紹,東方化工等三家企業的丙烯酸酯產品在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它們同時又是丙烯酸的僅有生產廠家。反傾銷后,由于利潤較低,國外已基本不再向我國出口丙烯酸。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三家企業生產能力有限,對丙烯酸的價格又具備排他性。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大大超出成本的反常提價行為,令丙烯酸下游產業、高吸水性樹脂行業難以為繼。
下游企業遭受“滅頂之災”
投資達5000萬元的唐山博亞科技工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保水劑生產示范基地,如今企業已經停產半年。財務主管任海霞說:“去年8、9月份,丙烯酸價格往上猛躥,實在太離譜了,我們的產品賣一噸要賠3000多元,賣得越多,賠得就越多,不停產拖不下去了。原料廠家獲得這樣的超額利潤不正常。”
另一家被迫停產的陜西漢中樹脂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國有企業,去年丙烯酸價格漲到1.3萬元左右,就無力生產了。總經理隆建民說:“我們1989年就正式推出高分子產品,到2000年占據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光設備投入就有500萬元。誰想到,市場剛剛發育并替代了進口,就遭致‘滅頂之災’,職工放假8個多月了。”
反傾銷是把“雙刃劍”
著名反壟斷法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勇教授認為,我國雖然沒有反壟斷法,但相關精神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價格法中都有體現,問題是很多關鍵的技術性衡量指標無法可依。高吸水性樹脂行業的遭遇,反映出反壟斷與反傾銷也存在協調問題,特別是要防止對原材料產品占有壟斷地位的企業借機抬高價格,使相關產業的發展受損。
一般而言,判斷其行為是否發生壟斷,有三個構成要件:一是企業是否占市場支配地位;二是企業之間是否有共謀,可從其價格上漲趨勢、后果等進行推定;三是在一定時期內不正當地維持高定價。市場支配地位很好判斷,但是否濫用就要進行更細致的調查。需要明確一點,各國的反壟斷法不是反占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而反的是對其支配地位的濫用行為,因而,國家應加快出臺反壟斷法。
黃勇教授同時指出,反傾銷也是一把“雙刃劍”,實施這項措施,特別是對化工類原材料產品,要進行上下游及相關產品的成本核算。丙烯酸酯反傾銷,維護了國內幾家企業的利益,但相關產業卻瀕臨倒閉。這是令人深思的,表面上我們奪回了丙烯酸酯市場,但又拱手相讓了高分子樹脂市場。不管是反傾銷還是反壟斷,要建立制度性的溝通和協調機制,最終目的是維護公平的競爭格局,保護消費者福利的整體提高。
化工是一種鏈條產業,上下游的依賴性十分明顯,因此也是非常脆弱的行業
供圖/photocome
作者: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