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似乎是在不知不覺間,中關村的電腦節居然已經辦到了第七屆。9月8日,筆者恰巧路過中關村,結果在車上被堵了好半天。大街上人潮洶涌,高音喇叭喧囂震天,錦旗、廣告鋪天蓋地,絢爛得一塌糊涂。
感慨之余,忽而想到這其實就是中關村的特色所在。雖然如今的它完全是一副現代化的城市商務中心模樣,但本質上卻依舊像是一個雜貨薈集的農貿市場。即使有高樓大廈充門面,但骨子里其實還是惟利是圖,人欲橫流。
促銷,還是促銷
“各位鄉親父老,兄弟朋友……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是了,這是過去天橋地界上耍把式賣藝人的說辭,而今大概只能在相聲、電影里面聽到。然而不論是平日還是電腦節期間,只要到中關村轉一轉,相信你一定發現很多相似的聲音,相似的場景。不同之處也許就在于,天橋把式賣的是狗皮膏藥,中關村賣的是IT。
時代進步,賣的東西自然不一樣了,賣東西的方式卻沒有多大改進,最要緊的還是“嘴皮子”,越是說得天花亂墜,便越是生意紅火。因此,中關村盛行的便是促銷,從開春直到年關,寒促、暑促、長假,還有就是這個電腦節,無時無刻不在以各種各樣的名頭推銷產品。
在目前整個市場供過于求的形勢下,促銷既是商家必要的手段,也是一種無奈。因此在表面的紅紅火火之下,卻掩藏著越來越難掙錢的隱憂。雖然說永遠都是“買的不如賣的精”,但促銷、降價搞得過于頻繁,買家也就能慢慢看出一些門道,其結果就是生意更加難做。拿近幾年的電腦節來說,人氣已是一年不如一年,銷售自然好不了。
促銷手段似乎已經用到了極限,但除了促銷,中關村還能有什么?
其實是一種回歸
歷經數年連續不斷的商業基礎建設,中關村的現代化氣息是越來越濃厚了,然而筆者跟一些人聊起來,似乎大家都還比較懷念原先那個擁擠、臟亂、破爛不堪的中關村。
不愛新興愛陳舊,這多少有些令人不解。然而細細琢磨其中的道理,便會發現,原來大家心目中還是認為原來的農村模樣的中關村更符合它所應該具有的形象。說得難聽一點,也就是更符合“騙子一條街“的形象。那是一種類似趕廟會、趕大集那樣的感覺,雖然有些土里土氣(而且更容易上當受騙),但那種熱熱鬧鬧的氣氛卻頗讓人留戀。
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嗎?也許是。但如果讓天橋把式們到旋轉舞臺上演出,則無論演員還是觀眾都會覺得不自在,不倫不類,意興全無。而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中關村的賣家其實就是些天橋把式,或者說越來越像天橋把式。
把式自有把式的特點和習慣,文質彬彬的坐著談判顯然非其所長,他們更習慣于當街撂地攤兒叫賣。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關村的促銷其實是在回歸本色。
也許不是壞事
如此說來,中關村沒必要給自己戴什么“中國硅谷”的高帽,心甘情愿地定位于“IT天橋”或許更恰當。也不要搞什么文縐縐的這個促、那個節,統統改叫“大集”也許更能吸引顧客。如此,領導們的講話可以免了,虛無縹緲的論壇可以免了,中看不中用的展示也可以免了,大家一門心思地做生意,豈不更實在、更實際。
筆者此意,絕非笑談。近些年中關村發展不是很順利,原因就在于它總是不切實際想要拔高(流行的說法是“提升”)自己,又是建園區,又是建基地,極力擴張,幾乎要吃掉小半個北京城。其目的,就是要擺脫掉那個看上去不太高雅的“IT大賣場”形象。其實做一個全國最大、國際馳名的“大賣場”有什么不好?目標有限,資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集中與最大效率的使用,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帽子無論多高、多大,總要與腦袋的尺寸合宜才行。
電腦節期間,聽說有商家推出送方便面的促銷活動,不禁拍案稱快。因為只有這樣實實在在的優惠,才符合IT促銷的本質,值得推廣。
《市場報》 (2004年09月17日 第九版)電腦節一角
肖楊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