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業 “外面是海水,里面是火焰”(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3:0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中國紡織業 “外面是海水,里面是火焰” 本報記者 左志堅 上海報道 出擊 9月6日,浪莎集團董事長翁榮金踏上了飛往日本的飛機。 日本一直是浪莎較大的一個市場,但是翁的這次日本之行卻比之前更為忐忑。這種忐忑也源自美國。 烏云正從太平洋對面而來。數天前,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紡織業團體計劃盡速提交數十項請愿,要求美國商務部在明年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包括服裝)采取保護性限制措施。而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阿爾東納斯日前表示,布什政府將密切關注并可能批準這一請求。 再往前一多個月,美國政府受理了對中國襪類產品重新設定配額限制的請求,并已展開調查。這意味著曾在美國長驅直入的浪莎襪業可能不得不放緩腳步。 身為中國襪業老大,翁榮金已經率領義烏本地一干襪子企業展開應訴。然而他們的命運并不全在自己手中。2003年,美國的民間組織也向政府提出了其他紡織品的特保請求,當年11月17日,美國政府果然對中國三類紡織品實施了限制。 這種所謂的“特保”成功之后,中國相關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增幅被限死在7.5%。可想而知,浪莎只能未雨綢繆。翁榮金此去日本就是要洽談一個合資項目,進一步開拓市場,“我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一天之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遠赴歐洲。 曹新宇是中國紡織品貿易界的資深人士,當2005年全球紡織品服裝配額取消引發中國紡織業投資熱的時候,他曾數度面對媒體為這股熱潮“降溫”。 曹的一個著名的觀點是,“雖然2005年1月1日起紡織品配額將全部取消,但是受多種因素制約,中國企業不太可能大幅增加紡織品出口,平穩均衡的發展將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主要特點”。 其中一種制約因素正是中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拋開美國不說,歐盟對中國紡織業的壁壘也正在升級。 曹新宇此去歐洲,也正是因為歐盟設置的相關貿易壁壘。 而中國官方也在行動之中。10月1日,一個由中國商務部官員及貿易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將參加WTO貨物貿易理事會會議。 這個會議的議程之一是《伊斯坦布爾宣言》,該宣言要求WTO推遲取消配額。自從土耳其、墨西哥、美國等國的行業協會發起該宣言以來,短短5個多月的時間,已有52個國家的90多個組織在該宣言上簽字表示支持。 企業、行業協會、政府的精英們都在四處出擊,爭取給中國的紡織品“許一個未來”。 夸大的“中國威脅論” 商務部研究特保的專家認為,由于美國政府在中國加入WTO的談判中就留了一手:特保條款。因此,美國企業在中國加入WTO后就開始著手打今天這一仗了。 2002年1月1日,中國剛入世,美國商務部部長埃文斯就親手設立了一個“紡織品工作小組”(Textile-WorkingGroup),其職能之一就是“嚴格監控中國取消配額部分紡織品的增長情況”。 隨后,美國的紡織及服裝制造商對中國紡織品的競爭力早有防備,并做了詳細的調查和預測。 美國紡織業制造協會(ATMI)就曾出具了一份頗具蠱惑力的行業分析報告。這份名為“中國威脅世界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報告,標題以紅色粗體顯示,甚是惹眼。 這一長達22頁的報告其核心內容是根據以往的數據,分析2005年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品對美國同行的影響。 該報告認為,紡織品和服裝配額被取消之后,中國這類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到2005年時會達到44%,2006年將達到71%。 隨之而來的結果是,2004-2006這三年期間,美國將失去63萬個工作崗位,將有至少1300家紡織企業被迫關閉。而且,報告還進一步推斷,中國的市場份額提高,也意味著美國其他貿易伙伴的訂單會轉移到中國。具體數字是,加勒比海盆地(CBI)轉移62.79億美元、墨西哥轉移54.23億美元、歐盟24.77億美元、加拿大18.61億美元……中國大約能從其他國家手中一共搶得至少420億美元。 最后,報告呼吁美國政府和其它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利用特保條款迅速采取措施,并在WTO框架內對中國的紡織品設置新的限制。 但是作為利益相關方,ATMI這份報告顯然片面地過分夸大了“中國威脅論”。作為中立機構,WTO經濟研究部也于日前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其結論與ATMI的結論大相徑庭。 WTO報告認為中國和印度將在配額制度取消后獲益最多。“2005年紡織品配額取消后,在紡織品領域,中國占據美國紡織品市場份額將從11%提升到18%,占據歐盟紡織品市場的份額將從10%提升到12%。” 十面埋伏 盡管WTO認為“中國威脅論”是站不住腳的,但是各國已經紛紛筑起貿易壁壘,抵擋中國紡織品的沖擊。 7月下旬,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宣布,決定受理美國行業協會提出的對中國進口襪子實行紡織品特別保護措施的申請,也就有了本文開頭,翁榮金急拓日本市場一幕。 美國紡織團體提出特保申請的理由之一是,2002年美國有9家襪子工廠關閉,1569人失業。然而正如義烏襪業在寫給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主席的信中所說,“2002年,美國襪子的進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126.64萬打,但從中國的進口量僅比上一年度增加489.75萬打,如果美國9家企業的倒閉果然是因為2002年突然增加的進口量所導致,那么只占進口增量很小一部分的中國襪子是否應當承擔這全部的責任?” 盡管理由看起來甚為牽強,但是CITA還是展開了調查。9月下旬,該案就將公布初步結果。 美國的特保還只是中國襪業碰到的最近的一顆“地雷”。寧波紡織貿易商人厲捷(化名)就覺得今年的生意做得頗為辛苦,SA8000認證已經讓他失去了不少單子,美國對襪子實施特保的話,他明年下半年只能做歐盟的單子。 但是歐盟下一步可能取消對中國紡織品的普惠國待遇。歐盟的官員已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這一態度,并將在本月正式討論這一問題。如果這一提議通過,將意味著中國的紡織企業去歐盟的關稅可能上升20%。 甚至秘魯也于8月末開始對中國紡織品展開特保調查。 “這樣的話,明年下半年我就只好把襪子生產線關掉,做跟襪子使用同一個銷售渠道的產品,比如皮帶、襯衫等等。” 但是襪子以外的商品也不“安全”。9月3日,有美國權威媒體報道說,可能從2005年1月1日開始,美國就會對中國的褲子、襯衫和毛巾設限。 至于其他產品,風險也難以判斷。7月上旬,歐盟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化纖布展開反傾銷調查,其涉案金額高達5億美元左右,這是目前中國紡織品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反傾銷案。 即便美國不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中國還是有可能遭遇其他壁壘。印尼前任駐WTO大使哈利達說:“我敢打賭,美國將對中國的紡織產品提出許多傾銷訴訟。” 于是,在配額本應取消的大好形勢下,美國領銜其他各國合唱了一出“十面埋伏”。紡織業的出口危機像水底的暗礁一樣,令人防不勝防。 厲捷容易忽視的另一個危機則是,他的本土競爭者越來越多。去年年底,厲捷在南通新開了一家工廠,但是他的同行們,甚至業外人士也都為紡織品貿易自由化而鼓舞。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紡織及紡織服裝業投資495億元,同比增長29.3%。 但是正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預測師祝寶良所預見的那樣,“紡織品出口前景并不樂觀,最大壁壘障礙是特保”。2003年新增了1700多萬錠紡紗能力中,相對落后的約占1/3,厲捷先生的工廠可能就屬這1/3。而這部分紡織品恰恰最有可能遭遇貿易壁壘。浙江省外經貿廳一位處長也向記者表示,目前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引導企業提高投資質量,提升產業層次。 商務部秘密獻策 不過,商務部世貿司貨物貿易處相關人士認為,歐美目前的反對聲主要是在民間,政府部門尚未介入。因此《伊斯坦布爾宣言》之類的聲明不會對取消配額有什么影響。歐美政府高級官員也都已表態,會遵守烏拉圭回合的談判成果,如期解除紡織品配額限制。 但是浙江外經貿廳一位處長感覺,從明年開始,中國紡織品將會遇到相當多壁壘。這種危機意識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好在中國政府其實早有防備。 2003年下半年,美國即將對中國部分紡織品實施特保之前,商務部下屬研究院立即做了一份調查報告,并提出了一些分析和預測。今天看來,這份從未公開的調查報告分析縝密,預言也相當準確。事實上,在該報告的作者眼中,眼下中國紡織業面臨的十面埋伏不足為奇。 當ATMI拋出“中國威脅論”時,中方專家就意識到,“中國會遭到發展中國家的群起而攻,美國行業協會顯然有著長期目標”。 “比如在多哈回合的談判中,中國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美國充分意識到這點。美國利用紡織品保障措施一事以擴散‘中國威脅世界’,‘中國威脅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圖在多邊談判中孤立中國。” “從長期看,光打自衛戰是不夠的。中國企業和政府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摩擦和爭端要有預測能力,甚至要有先人一招的出手能力。”報告提出了許多戰略性的建議,其中很多條建議明顯已為決策層所采納并實施。建議包括,“加快區域經濟的融合,與更多成員形成利益共同體、增強報復力;密切關注和研究其它區域一體化組織的進展,避免貿易投資轉移效應”,“我國在多邊談判中應提出新的提案,以引起WTO其它成員的關注,使WTO能有效監督其它成員實施‘特保條款’,使特保條款不至于像反傾銷協議那樣被發達成員所濫用”。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建議則是,報告認為“一些非貿易措施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這些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止紡織業投資過度增長,這被認為是“控制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的關鍵”。 圖: cns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