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圖:書壇獨有氣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08:31 南方日報 | |||||||||||
書畫齋 張瑞圖是明代的書畫家,在市場上出售的作品大多是書法。他的一件《行書》(10×2.94尺)2000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出46.5萬港元的高價。2001年7月他的行書《白溥池上篇》(4.2×1.5尺)在北京翰海,當時估價為12萬—15萬元,結果拍出30.8萬元。同年12月,他的一件《書畫合壁》(1.1×12尺)手卷在北京翰海拍出38.5萬元。2004年春,他的行書《興慶宮侍宴詩》立軸拍出30.8萬元。 張瑞圖(1570—1644年)明代書畫家,字長公,號二水,泉州晉江人,神宗天啟元年(1626年)擢武黃殿大學士。張瑞圖工書善畫,書法奇逸,于鐘繇、王羲之外,得張旭、懷素、孫過庭流韻,后學蘇軾《醉翁亭》、《書心經》、《郭田流水圖》、《十八羅漢圖冊》。 當時書壇崇尚柔媚的書風,張瑞圖和王鐸一改時弊積習,獨有氣骨,甚得時人好評,與邢侗、董其昌、米萬鐘并稱為明末四大書家。張瑞圖書法獨特性主要體現在用筆和結體方面,起筆以挫為主,頓挫結合,行筆以撐為主,起伏跳躍,撐中有轉,筆畫伸展,斜傾出險,氣勢宏大,險中求正。若將他的書法與前人比較,很難找出類似相近的作品。張瑞圖的書法對日本書壇影響甚大。史論家認為,在書法的風格上,張瑞圖另辟蹊徑,是有創新的,他對我國書法的豐富和發展是有貢獻的。其山水學黃公望,骨格蒼勁,點染清逸,用筆與王孟津相近,傳世作品有《山水圖》卷、《觀音像》等。 從1994年春拍到2004年春拍,張瑞圖共113件作品上拍,成交65件,成交率為57.52%,市場總值1078萬元,市場平均價每平方尺高達15493元。從10年間的市場走勢看,剛進入時市價較高。從1996年到2002年春拍,成交價基本在平均線上下運動,最高點是2002年秋拍,每平方尺高達43590元。對這些古代書畫,時間和文化的沉淀已顯示出它的經濟價值。就其對書法史的貢獻,張瑞圖的市價是偏低的,按其在書畫史的地位,他的大幅精品成交價應在100萬元以上。張展欣(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