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上漲才賣出 股票差價收入占基金總收入九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01:11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竇彬 一般而言,基金的收入構成主要包括股票差價收入、債券差價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股利收入等。對基金的收入構成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找到基金的收入來源,進而對基金的投資手法進行分析。
國內基金運作的一個特點是,只有等到股票或債券上漲后才會賣出,這樣,即使基金凈值跌破面值其收入往往也是正數。據天相統計,127只基金在上半年實現的總收入達145.9億元,收入超過1億元的基金達到了50只。其中,華夏成長以4.44億元排名第一,基金銀豐(資訊 行情 論壇)與華夏回報處于第二、三位。令人感到頗為意外的是,還有2只基金的收入居然為負數,而這兩只基金均是今年上半年才募集成立的基金。 總體而言,在127只基金實現的收入中,股票差價收入占據絕大部分。統計數據顯示,在封閉式基金中,股票差價收入占到了收入總額的91.63%;在開放式基金中,股票差價收入也占到了收入總額的90.89%。在股票買賣差價收入中,有45只基金超過了1億元,華夏成長與華夏回報分別以4.27億元與3.56億元占據前兩位,基金銀豐則以3.55億元的股票差價收入排在第三。至于股利收入,總數相當少。 令人關注的是,與以往不同,基金在兩項收入上出現了負數:一是今年3月份以后設立的新基金在股票差價收入中多是負數,這與新基金在高位入市顯然有較大關系。畢竟,在高位入市后,基金的股票投資難以有更高價賣出的機會。另一是,基金的債券差價收入均是負數,這與上半年的債市二級市場大幅下跌無疑有直接關系。事實上,即使是考慮到獲得利息的因素,基金上半年在債券投資整體上仍然是虧損,并且是不得不低價賣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