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TEX
本報記者 李進 上海報道
縱觀健力寶集團此輪收購的三家上市公司,每次出手的同時都會在當地建立一個發展飲料的“健康產業園”或給予在當地投資的承諾,張海此舉在業內被稱為產業和投資相結合的“左右手策略”。
收購華意壓縮(000404.SZ)受挫并沒有能夠阻止昔日凱地系靈魂人物重返資本市場的腳步,在湖北和兩家公司爭奪雙環科技(000707.SZ)的步伐剛剛邁出,張海又將資本之手伸向了地處西北蘭州的西北化工(000791.SZ)。
這是張海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通過健力寶集團收購的第三家上市公司,這與此前消聲在資本市場上的凱地系“兇猛的收購”相比毫不遜色。
所不同的是,當年的資本平臺凱地投資“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在“舞臺上的是健力寶集團”。紀治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顯得很謹慎,他的身份是健力寶集團的董秘。
玄妙的收購計劃
如果說因為兩個競爭對手的出現使得健力寶入主雙環科技平添了一些變數;健力寶此次進入西北腹地蘭州收購西北化工則顯得步驟有序。
西北化工的大股東西北油漆廠持有上市公司的1.098億股權,占總股本的58.09%。即使按照每股凈資產1.72元的最低價格計算,重組方全部收購這些股權至少需要支付1.88億元的真金白銀,同時,由于超過了30%的上限還需向證監會申請豁免要約收購。
實際收購過程中當然沒有出現上述問題。
8月6日,一家成都公司首先浮出水面,西北油漆廠擬將其持有上市公司的3000萬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15.87%)轉讓給成都成電正元(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電正元”)。
8月16日,西北油漆廠再次將手中的5000萬股權轉讓給健力寶集團,轉讓價格仍舊是每股2.01元。
經過兩次轉讓之后,健力寶集團已持有西北化工26.46%(5000萬股)的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成電正元以15.87%的比例排在第二位。而原大股東西北油漆廠手中的股權僅剩下2980萬股,占總股本的15.77%,屈居第三。
“30%的要約收購上限必須繞過。”榮正投資的一位專門從事上市公司收購兼并的專家表示,“但如果僅僅是健力寶出面要從58.09%的股權比例中獲得低于30%同時又要處于控股地位的股權,前兩大股東之間的股權比例必然會太接近;這樣就難以避免第二大股東在二級市場吸收籌碼舉牌的風險。而成都那家公司的出現正好解決這個問題。”
資料顯示,率先受讓上市公司股權的成電正元的大股東成都創先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創先”)出資3850萬元,占總股本32.08%,其他五個股東分別為電子科技大學(27.5%)、成都中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83%)、成都匯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10.42%)、成都成電領先軟件股份有限公司(8.33%)和自然人雷鳴(0.84%))。
盡管公告中明確表示,“上述股東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也不是一致行動人”。但記者調查時卻發現,成電正元的自然人股東雷鳴同時持有成都創先49%的股本。成都創先的另兩個股東分別是成都申建實業投資有限公司(36%)和自然人譚先麗(15%)。
這樣,自然人雷鳴通過成都創先間接控制著西北化工的第二大股東成電正元。
然而正是這家成都創先公司和當年的凱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2000年凱地系通過收購中國高科(600730.SH)的大股東東方時代投資開始了資本之旅,當時出面收購的公司是深圳凱地投資,而成都創先正是深圳凱地投資的股東之一,持有26.67%的股本。同時,成都創先公司還是上市公司中國高科的第三大股東。
凱地系核心人物張海和雷鳴也同時出任中國高科的董事。
對此,健力寶集團的紀治表示,不排除張海和雷鳴認識的可能性,但兩個公司之間并沒有任何關聯關系。
“左右手”策略
縱觀健力寶集團此輪收購的三家上市公司,每次出手的同時都會在當地建立一個發展飲料的“健康產業園”或給予在當地投資的承諾,張海此舉在業內被稱為產業和投資相結合的“左右手策略”。
“健力寶集團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塊。一方面,健康產業仍舊是健力寶的主營業務,這塊業務去年盈利近兩億元人民幣;另一塊是投資業務,涉及的行業面可能要寬些,這幾次計劃收購的上市公司就是屬于這塊。”紀治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今年1月健力寶集團出手收購華意壓縮時曾在江西景德鎮計劃投資2億元建立一個健康產業園,旨在打造“一個以江西為中心的區域性茶飲料生產基地”。
兩個月后,健力寶集團正式對外宣布投資2億元涉足茶飲料市場的決定。
今年7月,健力寶集團計劃收購湖北雙環科技時又表示將在上市公司所在地城市投資3億元建立一個年產10萬噸的生產線。
就是在7月,健力寶集團完成了管理結構的調整,將所有業務分別整合到集團下屬的飲料、包裝和綜合三大事業部中。其中飲料事業部以地處三水的飲料廠為龍頭,包括分布在北京、西安、成都、鎮江、昆明和漳州六個城市的子公司,總計產量達150萬噸左右。
健力寶在上述六個城市的布局中惟獨缺少華中地區,如此看來將武漢作為華中地區的飲料基地的想法和收購雙環科技正好契合。
這點從紀治的口中也得到證實,“即使對方(雙環科技的大股東)不選中我們,湖北地區我們肯定是要成立一個廠。”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中,張海專門就建立華中生產基地一事到武漢進行實地考察,武漢市市長李憲生在會見后表示希望健力寶集團能夠在武漢進行投資。
據了解,此前因為在華中沒有生產基地,運費成本相當高,健力寶計劃在武漢建立一個輻射華中地區的生產基地,預計銷售額達到8億-9億元人民幣。
一位參與此次考察的人員向記者透露,張海當時就表示“對武漢其他領域的投資也有濃厚興趣”,這也就帶來了后來健力寶集團參與雙環科技的重組競爭。
紀治告訴記者,健力寶集團已經和湖北方面簽訂了一個投資額為3億元的意向性的協議。健康產業園還沒有開始動工,但通水通電的問題已經完成。
他還表示,這次湖北的健康產業園不僅僅包括飲料的生產線,還包括罐裝線,包裝配套等方面。
和前兩次不同的,因為“當地缺乏消費需求”,健力寶集團在這次收購西北化工的同時并沒有在當地建立“健康產業園”。健力寶董秘紀治對此的解釋是:“上兩回是產業園的土地問題已經落實了,而我們又有一個類似的規劃;但這回土地沒有現成的,所以就沒有建。”
事實上,健力寶集團并沒有放棄在西北發展飲料業的打算,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明確提出“利用甘肅當地資源,發展新興果飲產業”的計劃,而這一點正是健力寶集團被甘肅方面看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此種種,張海復出后幾次出手中,總是將“發展飲料廠業”和“對外投資”結合在一起。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健力寶是一個很好的孵化器”,他希望通過健力寶來打造“核心的價值鏈和產業鏈”。
“健力寶系”走向何方?
說起凱地系在資本市場上的兇猛收購則離不開“三劍客”之一的操盤手李友,他將自己的身份歸為“打工者”。盡管兩人此前的配合較為默契,但2001年6月兩人離開中國高科后卻有了不同去向。
李友去了方正科技,幫助魏新操盤并購事宜,其中包括收購蘇州鋼鐵,間接控股ST合成(000788.SZ),整體收購武漢正信從而間接控制其下屬的武漢證券、武漢國投等公司。
而張海則去浙江國投,去完成此后浮出水面的“健力寶系”的平臺搭建工作,半年后張海是以浙江國投副總的身份前往三水市和李經緯簽下了收購健力寶集團的合同。
也許從那時候開始張海就有了離開凱地另起爐灶的打算,當時李友的一番話是最好的佐證:“凱地不是健力寶最后的買家,浙江國投也是受人之托。”
此后張海便開始了自己的資本部署。
在如今健力寶集團的股權架構中最上層是三個自然人,張海、葉紅漢和祝維沙作為三水正天投資的股東分別持有40%、30%和30%的股權。
三水正天投資和張海個人分別出資90%和10%組建健力寶飲料廠,而健力寶飲料廠持有健力寶集團75%的股權。
據了解,其他25%的股權分別由香港商人張金富(15%)和澳門南粵集團有限公司(10%)持有。
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末,健力寶集團的總資產為46.87億元,凈資產為12.69億元。
入主健力寶之后,張海一直著力塑造“做實業”的形象。
他將自己在飲料行業的目標細化為三個方面,“首先,我希望健力寶繼續保持運動功能飲料和碳酸飲料的民族第一品牌,同時要跟進口的國際品牌競爭,在未來的兩年內達到10%的市場占有率;第二,在果汁飲料、茶飲料這兩個領域要晉升到前三名;第三,今年我們將會大力開展飲用水和礦泉水業務,推出健力寶品牌的飲用水。”
然而在余凱看來,張海此輪收購的幾家上市公司和飲料行業偏離甚遠,很難讓人信服健力寶在專心做實業。
“茶飲料市場競爭已經比較激烈,健力寶選擇的時機有些晚了;另外它的產品和康師傅、同意相比顯得有些單一。”余對健力寶今年年初作出進軍茶飲料市場的做法也不看好。
其實,除了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外,健力寶集團還從事著為數不少的對外投資,其中包括在河南平頂山的寶豐酒以及廣州的房地產等。
記者問及前些時間平安保險上市時張海實際控制的江南實業持有上市公司1.6%的股份時,紀治表示這也是出于一種戰略投資的考慮,健力寶對于實業方面除了健康產業方面另外不愿意涉及太多。
當年健力寶集團總經理李經緯在位時曾為企業定下過“雙百”目標,即“到2000年,實現銷量100萬噸,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然而李未能圓夢掛冠而去。
此后入主健力寶的張海也曾向外界描述他的計劃:到2004年產值達到100億。
現在的數據是,2003年健力寶集團的銷售收入約為32億元;如今還剩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張海能夠如期實現他的夢想嗎?
紀治透露,健力寶集團正在具體制定整個集團新的發展戰略規劃,預計不久就會向媒體公布。
一向喜好馳騁資本市場的張海的下一步棋究竟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