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才女梁鳳儀舞袖財富人生(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3日 13:1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說梁鳳儀是香港最富有、賺錢最多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才女,大概沒有人有異議。在商業上,她首次創業即開先河,引入菲律賓傭工,為萬千香港家庭服務。在寫作方面,她開創財經小說這題材,80年代末風靡全中國。到目前為止,她出版了超過100部作品,全球銷量逾1000萬本。同名小說不斷被改編成電視劇,例如近期的《第二春》、《豪門驚夢》,據悉收視率穩占前列。 她的丈夫黃宜宏出身顯赫,目前是香港永固紙業有限公司主席、合興集團(0047.hk)副董事長、金利來集團(0533.hk)及亞洲金融(0662.hk)董事,同時是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華工商會副會長等,投資遍布世界,財富難以估計。 夫婦創立的媒體服務公司勤+緣(2366.hk)在三年之間凈賺9000萬人民幣;六月底勤+緣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發行1億股,集資凈額約1.08億,由于兩人的“明星效應”,公眾認購方面獲得超額87倍的成績。以上市價每股1.28港元,夫婦持股46.34%計算,單這一家公司,他們擁有的財富市值達2.37億港元。其公司上市,獲李嘉誠、李兆基、曾憲梓等富豪入股,亦可見其江湖地位。 梁自稱自己是“九流作家,一流商人”,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自己的歷史化成小說 除了錢之外,她喜歡收集的東西,就是回憶。 她不需要很多照片、影像幫助記憶,因為早已藏在心中,她帶點感性地說:“要記得的一定記得。”事實上,回憶在梁鳳儀事業生涯中的確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己不相信不熟識、沒有感覺的事情,是寫不好的。我的朋友經常問我,為什么你小說中的女主角都是短頭發,臉圓圓,像本人一樣?”于作品梁傾注了百份百的感情。 她出身金融世家,自小便接觸到風起云涌、旦夕禍福的金融市場。父親梁卓與母親戰時由廣東移居香港,父親任職銀行,同時持有金銀貿易場和證券交易行牌照,兼營金銀股票買賣。梁鳳儀是獨女,小時父親生意發達,生活優裕,才十二、十三歲,已參加當時工商界流行的餐舞會,小小年紀,閱歷與同年女孩不可相比。 然而,梁鳳儀十四歲時,父親生意失敗,只能靠一份銀行工作,維持生計。1966年梁鳳儀十七歲,考進香港中文大學,主修中文,副修中國歷史。父母為了讓女兒安心向學,不受經濟困擾,甚至還要籌措留學海外費用,母親決定賣掉房子,搬到條件頗差的廉租屋居住。“當時只有兩個選擇:賣掉父親在銀行的小量股份,或是犧牲居住環境,母親決定賣掉房子,因為父親要站到人前去工作,股東身份可作為職業保障,如果出售銀行股份,無異將他的身份貶低。”梁母的見識與勤苦令女兒敬佩不已。 可是她從來沒有立志當女強人,少女時代的她熱愛學術,大學畢業后進研究院,取得碩士學位。她與前夫何文匯(目前中大教授)結識于中大戲劇沙龍,1972年締結如小說內公主與王子般的婚姻,爾后,一起到英國進修。1972至1974年間,梁鳳儀為了增加收入,也曾當女侍應,后來在倫敦大學當圖書館助理,同時進修圖書館學,并涉獵文學戲劇。 70年代的香港經濟剛起步,工作機會很多,大環境對女性勞動力需求殷切。梁鳳儀早在大學時代,就為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編寫話劇,賺取零用錢。1968年至1972年,總共撰寫了60個電視劇本,并且自任制作人,成為麗的第一個有廣告客戶贊助的節目。1975年,佳藝電視開臺,力邀梁加盟,在盛情難卻之下,梁鳳儀便受聘回港任編劇。 然而,由于娛樂圈的環境與其性格不合,加上當時香港工商業發展十分繁榮,與其“受人二分四”(廣東俚語)每月賺取固定月薪,不如嘗試創業,賺得更豐厚回報。而且朋友認為其性格開朗活潑,適合從商。 首次創業即成功1970年代開始,職員女性日漸增加,但偏巧女傭這行業式微,老一代退休,年青一代寧可在工廠打工,也不愿接受工作時間長的“住家工”。梁鳳儀對職業婦女的困難,了解甚深。她雖未讀過商科,但運用求學時搜集資料、分析形勢的訓練,知道在菲律賓招攬女傭工,薪金低廉而供應充足,故毅然在1977年創立碧利菲傭公司,單槍匹馬到勞工署、駐菲的英國領事館、當地的職業介紹所等多個部門周旋。千辛萬苦之下終于取得成功,創香港之先河。 她的干練,為已故金融業巨子、新鴻基證券創辦人馮景禧所賞識,即禮聘到旗下,主管新鴻基的公關廣告部。可是,由于與當時身在加拿大當大學教員的何文匯聚少離多,婚姻亮紅燈,于是梁在1983年轉任跨國公關公司奧美任高級顧問,方便穿梭加港兩地。同時在短短兩年間取得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再創奇跡。 1985年梁鳳儀與何文匯和平分手,正式離婚。而同一年,她再度應邀,協助聯合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前身)創立國際事務部。1987全球股災,聯交所停市四天,復市后恒生指數大瀉,引發了華資經紀與外資經紀的權力斗爭。此外,當時的港英政府也計劃改革聯交所,不同派別的辦公室政治令梁鳳儀倦極,于是梁在1988年間離開交易所行政總監高職。 寫作光華蓋不住 1988年是梁鳳儀的人生轉折點。當時的她已經離婚,事業也看似走至谷底。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梁鳳儀在這一年加盟了現任夫婿黃宜宏家族旗下的永固紙業,并成為董事。接下來便開始了一段廣為人知的戀情。另一方面,香港逐步邁向回歸中國,政經界風起云涌,她本人身處圈中,經過多年江湖風波,感慨萬千,況且她本來就是出色的編劇,正好以此為題材撰寫小說。自此,文學創造力與市場敏銳力兩種天分便爆發開來。 任職交易所時,梁鳳儀已在明報撰寫“勤+緣”專欄,并聲名鵲起,1989年,梁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小說《盡在不言中》,從此走上了“財經小說”的創作路。她是天生快槍手,三星期可完成一部小說,一日可寫出一萬五千字。1988年至1992年,共出版了五十種作品,而她的才華也受到讀者及評論家的肯定。1992年,梁獲香港市政局與香港藝術家聯盟合辦的作家年獎;1993年,香港市場調查公司報告,評定她是香港三大暢銷作家之一。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中國大陸正初嘗經濟發展帶來的美麗與丑惡,倫理關系的變遷,而且十分渴望了解香港,梁鳳儀的小說正好滿足他們的期望。她在1990年于中國大陸出版了《醉紅塵》等6部長篇小說,1991年更是推出了《花幟》等一系列作品,于是全國卷起了“梁旋風”,她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 為星光暗淡做準備1995年,梁鳳儀與黃宜宏結婚,并共同創立勤+緣媒體服務公司,進行電視制作、公關、廣告三線發展。經過多年經營后,決定公司今年上市。她解釋:“公司上市,引入第三者伙伴(即Aegis集團,全球五大媒體集團之一,現持股量18.75%),大家已想得很清楚。因為要為股東負責,不可以說退便退。”梁鳳儀深知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今年55歲的她已為公司將就未來之路,就是本人幾年之后淡出,讓公司完全企業化。 “目前的心愿是讓公司成熟至不依靠創辦人。如香港的匯豐控股(0005.hk),其品牌就是優秀企業的象征,主席是誰,都不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她聲稱從前認為五至七年才可達成上述心愿,但公司上市后,吸收了人才資源,深信三年時間,便可達到目標。 她直言:“做生意,我不覺倦,但寫作,我會倦。這份工作比其它工作艱難百倍,因為必須獨自進行,沒有旁人點撥扶助。”事實上,她已三年多沒有寫小說了。 談到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困難,她沒有具體說明,但語出驚人:“1992年時曾經對人說,在中國談生意,真是會生癌的,對方也會生癌。因為大家語言所代表的意義不同,溝通上要花大量精力。”雖然現在也有不少問題,但中國已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學習國際貿易操作,最困難的時間已過去。加上目前中國對電視內容制作方面,還末完全開放,故公司優勢仍在。她本人歡迎外來的沖擊,因為大家有交流,才有進步。 創作需要感性,經商卻需要計算準確、冷靜做判斷。梁說自己性格,是罕有的感性與理性并存,而且不曾出亂子。“每個人的容忍及委屈都有底線,每人都會有特別談得來的客人,為他們工作時,我也會很投入。對于不喜歡的客人或工作伙伴,我會計算他們可帶來多少利益。但不代表利益大就可不顧尊嚴地為他辦事,若是超過了自己的底線,寧可放棄利益。”梁還稱,“你要是問我,事業與家庭何者重要,我會選家庭。” 解讀勤+緣 勤+緣經營方式獨特而全面,根據協議,勤+緣為電視臺一手包辦電視劇的劇本構思,代找制作公司拍攝,再為這些電視劇尋找發行渠道及贊助商。但另一方面,電視臺的“貼片廣告”(在每集電視劇播出前和播完后的廣告)時間,必須交勤+緣委托的廣告代理出售。為了保證拍劇不蝕本,勤+緣會將部分貼片廣告,預售給廣告商,像賣樓花一樣。“廣告花”收費會較低,一般而言,1.5分鐘可分為六段15秒的廣告,愈貼近劇集的時間,廣告價愈高。 其實,這種操作方式是經過時間漸漸確立的。1995年,“勤+緣”跟香港銀都、臺灣東方及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其同名小說《花幟》,當時央視臺長提出以劇集開始前的1.5分鐘貼片廣告時間,代替付出金錢。1996年,該公司套用《花幟》的模式拍攝《歸航》,梁鳳儀發現結合逾30個省級臺的網絡,廣告的刊例價(rate card)會比央視更高,于是放膽嘗試。根據國家規定,港商并不可以直接制作及發行電視節目,故《歸航》由福建電視臺負責投資、發行及制作,勤+緣負責所有策劃工作,并跟其它多家省級臺個別洽談播映時間及其它安排,勤+緣就取得《歸航》于逾30個省級臺播放時的貼片廣告時間作為酬勞。 勤+緣拍攝第三套電視劇《世紀末的童話》時,再進一步用省市結合的形式,所得廣告刊例價更高。假如省級臺播放的話,省內觀眾都能收看,該省的市臺就不會再播;若由市臺播放,覆蓋率只限該市。因此同一個省,只可以選擇省級臺,或多于一個的市臺。去年完成的《豪門驚夢》,播放聯網合共為190個電視臺,覆蓋全國,各電視臺平均付出兩分鐘的貼片廣告時間,部分電視臺甚至可以付出三分鐘。 梁鳳儀指出,央視現時的貼片廣告時間,每15秒的刊例價為9.8萬元,而160個臺的聯網則為38萬元。基本上,1.5分鐘廣告收入,已可以抵消制作及其它成本,多出來的半分鐘就是凈利潤。 勤+緣過去三年,合共策劃了175小時的電視劇及兩小時的綜合節目,錄得經審核純利約9,000萬港元,平均每小時的利潤逾50萬港元,而該公司已經跟福建電視臺簽訂6,000小時電視劇/電視節目獨家合作的合約。梁鳳儀表示內地共有1,300家電視臺,對電視節目需求量極大,勤+緣可再擴大業務范圍,跟小型電視臺如小市臺或縣臺合作。 標準普爾亞洲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勤+緣每股價值為1.78港元,因為該公司能提供一條龍服務,以每小時制作成本為40萬港元計算,估計可創造100萬收入。而公司上市后,資金足可應付幾年業務發展。其策略性伙伴Aegis,亦協助公司發掘海外客戶。唯高達證券認為,該公司盈利模式特別,不可與其它傳媒股直接比較市盈率,新加入者不易提供與之相同的服務,與之正面競爭。而黃梁兩大股東在中港政經界的人脈關系,是公司特有的資產。然而,另有分析員指出,公司回數期長達121日至280日,而且主要依賴創辦人,是其主要風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