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問題何在?(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13:2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隔代教育”成為一個專有名詞還是近年間的事情,提出這一概念的教育及婦聯機構工作者認為,在中國,具有傳統意義的“隔代教育”具有諸多弊端,有必要進行關注和反思。 諸多教育專家都認為,提出隔代教育的缺陷是必要的。隔代教育的弊端主要體現在祖輩對兒童的溺愛,對兒童心理成長構成較大負面影響。同時,祖輩知識面的不足,以致使兒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較好的知識教育。 有學者認為,隔代教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將是長期的,所以更為值得重視。在上海,多年來一直有兒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有關隔代教育方面的研究,并尋找家庭、學校、社區三結合的解決之道。 但是,也有學者提出,沒有必要將隔代教育當作“洪水猛獸”。隔代教育的優點也是明顯的,比如祖輩代的帶養經驗,耐心,社會閱歷豐富等,只要“借用”得當,是有益處的。 但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接受隔代教育”這一提法已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有報道稱,“全國范圍內一項關于中國‘隔代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全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而“據上海市婦聯的調查顯示,上海目前0-6歲的孩子,10個中就有五六個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 隔代帶養和隔代教育 記者在上海地區采訪兒童教育工作者,他們普遍認為,祖輩帶養孫輩目前的確比較普遍,但隔代帶養者并不一定是隔代教育者。 上海家庭教育專家李洪曾提出一個“帶養”概念,這是有別于教育的概念。 李洪曾是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名譽主任,其手中有一份已經調查結束的有關隔代教育的研究報告。 在這份以上海為主,涉及全國各地的調查報告中,將兒童分出0-3歲幼兒組,而家庭教育則改稱“教養”,具體又分為“帶養”與“教育”。 李認為,不分年齡階段,不分帶養與教育是不科學的。 在李洪曾的報告所調查的上海郊區0-3歲嬰幼兒中,祖輩教養比例非常高。祖輩嬰幼兒同住率達76.5%,參與帶養率達到88.8%,為主帶養者達到49.2%。 這組數據明顯比人們所稱的“50%以上隔代教育”的比例還要高。 但是,李洪曾認為,隔代教育比例高,是高在帶養中,而不是高在隔代“教育”上。0-3歲的幼兒,其帶養應該是第一位重要的,在此階段,祖輩帶養具備優勢。現實上,此一時期兒童接受祖輩教育也相對較多。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上海外地”的3-6歲的幼兒調查中,幼兒的家庭由祖輩為主要教養者僅占5.7%。這與50%以上這個概念有本質性的差距。而該報告的另一組數據表明,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少兒,隔代教育的比例呈遞減關系。 這一數據的特點是:將隔代教養兒與單親兒混合統計,將隔代教養定義為隔代教養為主。 協調隔代與親代教育關系 不可否認,“隔代教育”存在問題。李洪曾認為,隔代教育其實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只是當社會發展到現在,傳統的隔代教育的弊端凸顯出來。 李稱,隔代帶養,兒童越小,越有優勢,但隨著兒童長大,帶養需求下降,教育成分益重,而恰在此時,祖輩知識面狹窄或過度溺愛,導致兒童心理發育有所欠缺的問題便容易出現。 據李洪曾的調查報告,隨著兒童的長大,隔代教育的缺陷同比增加。到高中階段如果依然是隔代教育,其負面影響將更為明顯。據調查報告,以祖輩為主教養的幼兒中,在衛生習慣、學習習慣和發展總體上不如父輩為主教養的孩子。 李洪曾認為,隔代教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單純說“50%以上”或單純說“隔代教育為主”都不能概括隔代教育中最有代表性的問題。李認為,在中國,最為普遍的現象是隔代與親代之間的影響力,或兩者之間的非協調性,這才是隔代教育面對的最為實際的問題。 在中國的許多家庭,其實很難以親代為主或隔代為主來區分———更多表現的是混合教育。而在混合教育中,影響力又是最為重要的。 比如有許多家庭,是親代教育為主,但是,祖輩雖然并不在教育上起主導作用,他們的影響力卻是更大的———比如對兒童的溺愛、縱容等,對兒童的影響卻起到了關鍵作用。 所以,真正的方向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改變影響力———削弱負面影響力上,或努力將負面影響引導到正面上來。 據李介紹,在上海,許多社區都建立了隔代教育指導中心,指導隔代正確教養兒童,而幼兒園、學校更是將此作為兒童培養的重大“作業”,一項重點工作。 真正意義上的“隔代兒”———單純接受隔代教育成長的兒童才是最為值得關注的。 隨著中國單親家庭的增多,以及父母外出打工而將兒童寄放在祖輩家中教養,這樣的兒童才是真正的隔代兒。 這樣的隔代兒究竟有多大比例?至今還沒有見到相關調查報告,但由于中國人口基數高,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尤其在農村,出外打工者多的村莊,這一比例將會更高。記者在溫州某鎮調查時發現,該鎮常住兒童中,有80%以上為“隔代兒”。 同時,也存在這樣的情況,許多家庭因為親代所承擔的生存壓力———比如工作負擔過重,工作地點離家庭過于遙遠,以及居住條件所限,親代無力或不愿承擔教育責任,而導致教育或帶養缺位。 此類隔代教育所致的隔代兒,既是教育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如何創造條件減少隔代兒,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改變這些隔代兒的命運?人們有理由關注。 案例一 儒弱的小太陽 讀完高一,剛剛放暑假,磊磊便在與爺爺奶奶的談判中獲勝:他們從下學期開始再也不接送他到學校了。 不允許爺爺奶奶接送,是因為磊磊覺得有些害羞,同學們的背后笑話越來越多,他承受不了。而爺爺奶奶理由也很充分: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磊磊就被自行車碰倒過,結果左手脛腓骨折柳性骨折,而現在上海汽車比前些年多得多,磊磊是再也不能出事的。 于是,談判桌上答應了條件,但私下里老人還是決定改明送為暗送———遠遠地跟在磊磊后面接送他。這是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磊磊家并非“祖孫屋”(指祖輩與孫輩共同生活),而是三代同堂,但是,磊磊的父母早出晚歸,工作壓力一直非常大,所以磊磊的生活學習基本上由爺爺奶奶來照料。 磊磊所讀的是區重點中學,在班上成績排在前5名。他屬于“乖乖寶”型的孩子,教師喜歡,長輩疼愛。但是,磊磊身上卻有難以言說的隱憂———他內向而缺乏個性。 在學校,磊磊從來不舉手發言,老師上課提問他的臉就會紅。下課了也不與同學一起玩,足球、籃球之類的運動一概不喜歡。到現在,磊磊也說不出哪一位同學是他的朋友。 他的惟一愛好是電腦游戲,爺爺奶奶同意他在做完作業后,可以有半小時的電腦游戲時間。而雙周日以及考試成績特別優秀的時候還可以獲得加時。玩電腦游戲,他是絕對高手,同學都傳說在這方面班上沒有誰能出其左右,但這一點沒有得到過證實,因為沒有同學到他家看過他的表演。 磊磊是“全程孫輩”———出生時爺爺奶奶就已退休,所以,老人把所有時間都撲在了孫子身上。 在家里,爺爺奶奶陪著,出門爺爺奶奶相伴,到了晚上8點以后,孩子是不可以出門的。磊磊幾乎所有的生活都給爺爺奶奶安排得好好的。 磊磊的父親知道孩子這樣培養有缺陷,但他執拗不過父親,他很孝順,并且,他的性格也偏于儒弱,因為父親個性強,這使他的個性發展也受到限制。 他知道磊磊將來可能也會有一些問題。他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讀大學上,那時候他會獨立些,雖然爺爺早已決定磊磊讀大學也不能離開上海。 案例二變色龍小蓓麗 小蓓麗屬于典型的乖巧型上海女孩,盡管她才上初中。 長得小巧漂亮的蓓麗似乎屬于不幸的人。從小父母離異,她先是隨母親生活,但后來母親改嫁,便將她交給了姥姥。 在父親面前,蓓麗是乖巧的好女孩。因為從小離開女兒,父親對女兒有強烈的歉疚感,總想努力多給女兒一些。 蓓麗說,她有很高的志向,將來要出國,賺很多的錢給爸爸,帶爸爸也一起出國。在這樣的時候,蓓麗提任何要求父親都會同意。于是,從手機到高檔化妝品到名牌服裝,她都是從父親身上實現的。 在母親面前,蓓麗卻很內向。她一直認為媽媽不喜歡她,其實她很喜歡媽媽,因為媽媽漂亮,又有錢。但媽媽對她卻很吝嗇,很少給她錢,如果買一樣物品給她,就要女兒有感激涕零的感覺。所以她對母親既愛又恨。 五一前,母親打電話說五一節要約見她,她痛恨極了:因為她聽得出來,作為一個小公司經理的母親,將與她見面也作為一場例行公事,她斷然回答說“沒有時間!”但到五一節,后悔的她主動打電話給媽媽,說五一節想見她,但母親說五一的時間都排定了,你看看我還要重新安排! 在姥姥身邊,蓓麗是個乖戾的孩子。她撒野,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爺爺姥姥也只能順從她。 爺爺姥姥寵她,但一點也管不住她。 在學校,蓓麗已經是“校花”了,每天放學都會有男孩子跟在旁邊,但她的成績卻是日薄西山。老師說,蓓麗將來很容易成為“問題女孩”。 案例三拒絕“文革”祖輩教育? 那天,兒子突然就把孫子青青從家里帶走了。吳老伯搞不清,兒子為什么要這樣做。 兒子將孫子帶走的理由是,父母年紀大了,要好好頤養天年。而吳老伯夫婦卻是壯志未酬———他們有一整套培育孫子的計劃,卻突然夭折了。 兒子將孫子帶走的直接誘因其實非常簡單:青青與鄰里小孩發生沖突,奶奶在家里教育孫子,“你為什么不還手打他呢”。 這一幕,兒媳小耿看在眼里,當夜就對丈夫說,孩子不能讓老人帶了。 在國外呆過多年的妻子與公婆關系不融洽一直是個事實,但他也想不通妻子為何在此事上做得如此絕情。因為父母帶青青不僅大大減輕他們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父母年紀大了,孫子幾乎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希望。 小耿說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的心身發展不利。 同為同一時代的上海人,小耿與小吳卻屬不同經歷之人。 小吳是“親代教育”——由小吳父母一手帶大的。老吳夫婦是典型的“文革”一代——青春期經歷“文革”,下過鄉,歷經艱難回到上海。小耿認為,這樣的一代人,除非是最為優秀的人群——其他的絕大多數錯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以及人生事業發展的最佳階段。 而這一代人最大的人生希望就是親手培養自己的子女。小吳就是這一代人培養出來的。小吳講述他這一代人的成長歷程:在最為嚴格的教育環境下長大。而現在輪到他們的孩子———吳老伯也要用如此的手段培養他的孫子。 青青進入的是上海一流的幼兒園,平時還要學鋼琴、美術、英語,回家還要接受家教學算術、語文。 小耿雖然也是上海人,但是,從小卻是爺爺奶奶帶大到幼兒園,十多歲便去了美國讀書。所以,她無法接受中國式的家教方式———或更準確地說,“文革”一代的家教方式。 “這其實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文革”一代,沒有承繼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與經濟時代的思想又有距離,這對孩子今后的發展非常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