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遠東之星”將創造奇跡(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13:00 21世紀經濟報道
印度印象·之五·

  本報記者 趙憶寧 印度報道

  印度正在經歷著類似于中國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經歷,國際金融組織的大量貸款投向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數額之多遠遠超過對中國貸款。一旦印度獲得改善了的基礎設施,加上已經具有的軟件的優勢,在下一輪“中印比較”中誰能最后勝出?

  “為什么歐洲人要飛越印度到中國去做生意?”這是印度前外長辛哈去年12月在新德里舉行的第四屆印歐商務峰會開幕式上提出的問題。美國某跨國公司的一位職員說:“如果依照個人意愿到亞洲海外公司任職,首選是日本,其次是中國,基本上沒有人愿意來印度。”

  置身印度每件事的感觸都在回答辛哈的問題,印度基礎設施狀況之差,令旅游者和投資者人望而卻步:較少的國際航班和昂貴的國內機票價格,使你沒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更談不到使用的便捷;印度沒有國際通用標準意義上的高速公路,邦與邦之間過往車輛要交上千盧比地方稅,必然使投資者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與資金成本;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吃一頓午飯停電4次,電力供應短缺,居民基本生活用電不能保證;喝水必須要喝瓶裝礦泉水,刷牙使用了自來水會讓人飽受拉肚子之苦。這些抱怨解釋了印度吸引不到投資而中國能夠吸引到比美國更多的投資的原因。

  但是情況正在改變。印度正在經歷著類似于中國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經歷,國際金融組織的大量貸款投向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數額之多遠遠超過對中國貸款。一旦印度獲得改善了的基礎設施,加上已經具有的軟件的優勢,在下一輪“中印比較”中誰能最后勝出?這將是不遠的將來即將揭開的答案。

  盛名之下的“遠東之星”

  圣經中講述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跋涉到神所賜予的彼岸“流奶與蜜之地”———印度的故事。如今,人們再次開始把目光投向被譽為“遠東之星”的印度。但是,21世紀的今天,到達“遠東之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國外飛往印度的航班沒有多少選擇余地。

  從北京晚上7:30上飛機,途經上海,印度當地時間凌晨3:40抵達德里,飛行時間8小時左右,加上轉機一共10多個小時。這是目前從中國飛往印度最短的路徑,中國東方航空公司2002年開通每周兩架班機,由上海飛往印度首都新德里,也是目前中國航空公司唯一的直航班機。如果繞道香港或新加坡,還要多出1/3的時間。

  來自美國的一位同行者沒有我們幸運,他要先飛到法蘭克福,再轉乘飛往德里的飛機,因為目前美國五大航空公司沒有一家開通直飛德里的航班。國際大航空公司開通到德里或者孟買的航班屈指可數,德國漢莎航空、英國航空、荷蘭航空、新加坡航空、瑞士航空等不足10家。

  昏昏沉沉下了飛機,走南闖北世界各地,第一次看到條件如此之差的國家國際機場:衛生間沒有手紙,身邊一個水龍頭和一個小舀子是衛生紙的代用品,清潔工旁若無人地躺在長條木椅上睡覺;機場大門外躺著的人用“堆”或者“片”形容比較恰當;來自人們半醒半睡的目光的齊刷刷的注視,除了有點不自在之外,如果是一個人會害怕。

  記者到達德里是星期天凌晨,主人推薦說可以利用星期天到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所在地觀光。從新德里到阿格拉的直線距離200公里,主人告知,這一段路程是印度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200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整整5個小時,行駛在“最好的高速公路”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牛、行人混行,“What kin do fhigh wayis this?(這是哪門子的高速公路?)”心中不免生疑,如果與中國作比較,充其量也就是北京到順義(京順路)的路。據2001/02年的統計數據,印度公路總長約330萬公里,國家級路有5.8萬公里,占1.7%。而中國的數據顯示,到2003年底,中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81萬公里,高速公路3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只是印度的一半!凡是到過印度的人都會質疑,是否印度有自己的公路工程標準體系?印度“公路總長”是否包括可以行走的鄉間小道?

  盲目的自尊常常讓印度人表現得十分可愛,這種相當于中國的二級公路在竣工之前就被冠以“世界級水平”的稱號;“Subway”的標志在老德里隨處可見,但那不是地鐵,只是地下通道而已。到印度之后總結一條經驗:一切事情一定要“看看再說”,一個不過二三十家小店的購物市場,在印度人眼里至少也是“亞洲頂尖”。僅僅一年前,“精英”們還在網上熱衷于討論諸如“再不加把勁,孟買有可能被上海趕上”之類的話題。

  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就是五星級飯店也不能幸免。在國際連鎖假日飯店吃中午飯,飯前去洗手間,剛剛邁進衛生間門口突然停電,只能等待來電時再解決燃眉之急。由于電力缺乏,印度69%的企業需要自備發電機。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在基礎設施領域中電力行業是發展最慢的,印度57%的農村家庭通不上電,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邦缺電問題嚴重。在城市,盡管印度酷熱難忍,但是由于制造業發展的滯后以及進口空調價格的影響,少有使用空調者。一位中國軍事專家訪問印度國防部后說:“大樓內沒有任何空調設備,幾乎所有的房間都只是安裝了一個吊頂電扇。最讓我難以相信的是,在標有海軍參謀長或陸軍參謀長標牌的房間內,也是如此!

  目前印度每人每年平均消耗314千瓦時電力,我國人均耗電量約為1000千瓦時左右,雖然遠遠低于2216千瓦時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高于印度兩倍。電力的短缺影響民生,使得印度必須向國外購買電力,如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但其鄰近國家無法滿足供給印度龐大市場之需求。

  370億美元貸款砸向印度

  一位印度朋友總結性地說:“前十年中國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印度把精力放在軟件的開發上;未來十年,印度將把注意力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彼脑挍]有錯。

  雖然印度的基礎設施之落后遠遠超出記者的想象,但是情況正在發生著變化。最值得關注的是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以及日本政府,正在鋪天蓋地向印度的基礎設施貸款,其情形恰似1980年末、1990年代初對中國基礎設施的貸款,甚至超過中國。

  中國基礎設施的成功,得益于來自于國際金融機構的大量投資與貸款,他們以種子資金的作用出現,帶動了各級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與此相伴而生帶來是的國際經驗———收費還貸,解決了資金的還貸方式以及可持續建設的回報。

  到目前為止,世界銀行已向印度提供總額近240億美元的借款,其中的大部分是由世行的軟貸款機構———國際開發協會(IDA)提供的信用貸款或軟貸款;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正在爭取總額100億美元的世行貸款,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將分5年完成,每年20億美元,貸款利率低于2%。該貸款將用于支持印度道路、電力和鐵路建設。道路項目包括國家級公路、邦級公路和鄉村道路建設;電力貸款將用于水電建設,主要是在印度東北地區建水電站;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將包括水供應項目和衛生設施項目。

  亞洲開發銀行(ADB)也參與部分項目的融資,ADB計劃今年將給印度17億美元貸款,用于公路局NHAI的公路項目、天然氣公司清潔燃油項目、克拉拉邦城區開發項目和一個電站項目。亞行的國別主任Louis de Jonahe說:“去年亞行給印度的貸款為15億美元,今后兩年將增加到2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日前確定了2004-2005年對印度4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重點投資于基礎設施、制造業、金融市場、衛生保健與水處理領域。

  據印度《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在去年向印度提供了9億美元的軟貸款,貸款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河水污染治理項目,貸款期限為30年,利率1.8%。將收益于這筆貸款的主要項目包括將于2005年建成通車的德里地鐵,所占份額2.8億美元,亞穆那河污染治理占1億美元等。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獲得國際金融組織和別國政府貸款將近370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最近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撰寫的一份對《國際金融組織在中國貸款的評估報告》中披露,從1981年到2002年的21年間,國際金融組織共向中國貸款504.6億美元。而對印度的貸款在短短的7年間就達到了370億美元。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國際金融組織最大的貸款國家。這些貸款大部分用于投資周期長,社會效益顯著,對借款國家經濟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影響的部門和領域,如農業與農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環境保護、扶貧等,都是那些外國私人投資者不太愿意介入的公共投資領域。

  為何目前印度成為國際金融組織最大的貸款國家?首先是國際金融機構一致認為,印度在電力部門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投資機遇很大。其次是國際社會鑒于中國的發展,給中國發放了“發展中國家的畢業證書”。前些年結束了對中國的軟貸款,近些年來中國對國際金融組織的硬貸款需求量也在迅速下降,因為國內貸款利率較低,使政府和企業不愿意接受它們的貸款。最后是,此局面造成世界銀行面臨貸款貸不出去的窘境,貸款利息收入減少使世界銀行面臨預算平衡的新問題。在這交集階段,印度開始成為取代中國成為世界銀團的最大貸款國家。

  印度印象之一、之二:《冷眼靜觀印度民主》

  “現在有些人一味強調印度民主制度的優勢,說得好聽是無知,如果說得不好聽是有意誤導,也不排除某些人期望影響中國選擇某種模式。”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張文木博士說。香港中文大學王紹光教授更加直白:“印度的民主制度在過去50年沒有起大的作用,有什么理由相信它今后50年會起比較大的作用?今后的民主和過去的民主能有什么大的區別?”

  5月24日、5月27日本版

  印度印象之三、之四:《向世界敞開的“印度門”》

  在政府有良好的“21世紀成為印度的世紀”的政治意愿之外,工商界人士則給予強烈推動,它們利用各種渠道呼吁:世界上各工業化國家在實現經濟騰飛的過程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借助了國際資本。

  7月19日、7月22日本版

  印度印象終結篇:印度上演“中國奇跡”

  從目前看,假定印度民主制度是不變定量因素,而資金的缺乏是動態變量因素,雖然議會民主會增大印度的建設成本,拖延建設速度,但是在變量因素資金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尚沒有看出何種決定因素的出現不會使“中國奇跡”在印度再次上演。

  即將推出,敬請關注。反饋請EMAI至:jackyzh@263.net

  圖:

  印度夏天酷熱難耐,但鮮有空調,冰塊生意異常火爆新華社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爭議
2004范堡羅航空展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海巖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