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EMS獨立運動(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2日 13:09 21世紀經濟報道
fotote

  本報記者 左志堅 上海報道

  自6月以來,國家郵政總局就在全國挑選了多個區域試點EMS獨立運作,全國的EMS業務則將在年底之前徹底獨立。

  EMS獨立之后,“諸侯割據”的問題依然考驗著改革者的決心和智慧。

  獨立運動

  郵政改革終于向核心地帶挺進了一大步。

  7月12日,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國家郵政總局正醞釀將各地EMS業務獨立出來,以此為基礎組建全國性的EMS總公司。

  據悉,自6月以來,國家郵政總局就在全國挑選了多個區域試點EMS獨立運作,全國的EMS業務則將在年底之前徹底獨立。

  “從此以后,EMS總公司、各地EMS公司都將是獨立法人、自負盈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并參與市場競爭。”

  在這之前,中國的郵政系統采用國家局和各省級郵政局的兩級法人單位制,目前各地郵政局已經有許多介入了EMS業務。不同的是,有些地區的EMS業務由獨立的EMS公司完成,是當地郵局的下屬公司;另一種是由當地郵局的國際速遞局辦理EMS業務。

  對于前者而言,必將面臨人和財權的獨立;對于后者而言,第一步是將國際速遞局中速遞業務剝離,第二步是政企分開,成立獨立核算的EMS公司。

  以上海為例,上海目前的EMS業務由其國際速遞局辦理,那么上海首先面臨的變革是國際速遞局中的EMS業務將獨立出來,隨后成立獨立核算的上海EMS公司。

  “國家郵政總局這一次也是想看看EMS在獨立的市場環境中能夠活得怎么樣”。

  多年的彷徨之后,EMS還是要順應市場競爭的潮流,此時的市場分額卻早已被外資和民營快遞蠶食過半。

  EMS的市場份額在2002年時,就已從1997年的97%降到了40%。國家郵政總局2002年的年報還顯示,2002年,全國特快專遞(EMS)業務量完成14062.3萬件,同比增長11.1%,但收入卻同比下降2.15%。

  此時,民營和外資快遞公司卻繼續發力,DHL更是在今年高調宣布進軍國內快遞。盡管被郵政視為不合法,但是DHL的國內業務并沒有停頓。

  在很多專家看來,EMS應盡快從中國郵政中剝離出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并實行政企分開,即行業管理與經營剝離。

  “EMS從中國郵政中剝離得越早,競爭力就越強。”

  整合難題

  上述消息人士還認為,各地EMS獨立之后,郵政總局肯定要成立總公司,統一品牌,統一運作。

  EMS的這一舉措令人想起了去年年初掛牌的中郵物流。

  當時,各地的郵政物流業務也是先向獨立的物流公司轉變,等中郵物流公司成立后,將以省級區劃為單位的31個省級郵政局下屬的物流業務進行重組,組建31個子公司,統一以“中郵物流”為品牌開展業務。

  當年物流業務的剝離與EMS現在的獨立如出一轍。當年郵政物流遇到的問題,如今EMS也遇到了,或許還更為嚴重。

  郵政物流業務剝離時,輿論普遍認為,“31個物流子公司如何形成一個以資產為紐帶的一體化物流配送網絡,成為郵政物流重組的一個關鍵問題”。

  如今各省即將剝離的EMS業務不僅相互獨立,還存在著嚴重的“內耗”。

  上海本地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各地EMS之間也有競爭。往往是兩地郵政局互相打折,許多用戶為了省錢是舍近求遠,誰的折扣低就從誰那里走。

  “杭州的折扣不如蘇北低,往往就從蘇北走,有些地方打折打到1.2折,”而按郵政部門規定,EMS營業量再高也不可能低于6折。

  6月上旬,郵政總局試點EMS獨立前后,曾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各地開展打擊“兩低一跨”專項整治(所謂的“兩低一跨”是指,“低資費攬件、低價傾銷郵品、跨地區攬件”),并對責任局課以重罰(發現一票,罰款20萬)。但是具體效果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

  EMS獨立之后,原本激烈競爭的快遞業可能會更加殘酷,“諸侯割據”的問題依然考驗著改革者的決心和智慧。

  競爭與競合

  隨著EMS的獨立,郵政與民營、外資快遞之間的關系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原本高度對立的場面可能消失,“化干戈為玉帛”也未嘗不可能。

  有接近郵政總局主管官員的人士稱,郵政當局正考慮主動與民營快遞合作,“比如讓試點獨立的EMS公司改制給民營快遞公司”。

  同時,早在EMS獨立的消息出來之前,就一直有民營快遞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如果EMS獨立,我們希望能夠參與改制”。

  除此之外,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也是EMS和非郵快遞之間的分歧所在,隨著EMS作為一個獨立法人的地位行將確定,相關業內人士對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也有了心理準備。因為郵政儲蓄轉存利差已被取消,郵政失去了最大的利潤來源,郵政的負擔已經非常之重。

  在《郵政法》修改稿中,就曾經有條款要求非郵快遞企業繳納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用于支持邊遠、農村和西部地區郵政建設,但被四大快遞公司強烈反對。

  這一次,又一大利潤源EMS被剝離之后,一些快遞公司已經有心理準備,“國家在這一塊可能會有強制性政策”。

  一位快遞企業老總可以接受的方式是,快遞企業的稅金拿去做普遍服務基金。只不過,屆時,所謂的“快遞企業”也包括了曾經凌駕于非郵快遞之上的EMS。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索愛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爭議
2004范堡羅航空展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法自行車賽 亞洲杯
海巖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