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迢迢2004
中國石油業對內開放系列報道之五
國務院下令原油勘探“內部相互開放”
本報記者 陳挺 北京報道
這意味著,我國石油工業三分天下、南北對應、陸海相隔的基本格局將被打破。
此次放開背后的原因,業界分析,應該與國內有55%勘查項目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有關。但國土資源部的多位官員對此都予以否認。
不過,石油工業上游市場化變革,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7月6日上午,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率團赴內蒙古,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簽署了資源開發利用協議書。中海油開始嘗試登陸。
而中海油的海上油氣資源壟斷權也被正式打破。
今年4月,國務院下發文件規定,打破國內石油天然氣(以下簡稱:“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海陸分界線,允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簡稱中石化)兩大集團可以“下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也可以登陸進行油氣勘探開采活動,但都限定在自營范圍。
5月,國土資源部正式向中石油發放了南海18個區塊的勘探生產許可證。而早已下海的中石化在渤海、東海地區新的勘探開發申請也已經遞交到國土資源部。
這意味著,我國石油工業三分天下、南北對應、陸海相隔的基本格局將被打破。
此次放開背后的原因,業界分析,應該與國內有55%勘查項目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有關。但國土資源部的多位官員對此都予以否認。
不過,石油工業上游市場化變革,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中石油下海的背后
中石油“下海”了。7月6日,各媒體傳出新聞。據國土資源部一官員介紹,中石油是在去年向國土資源部遞交了上述的申請。去年年底,國土資源部受理了中石油的申請。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中石油提交的在南海南部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申請。5月,國土資源部向中石油發放了這18個區塊的勘探開采許可證。
在4月份的會議上,國務院還出臺了一項重大的改革政策———勘探環節對內相互開放。
“這次改革的大意是國內幾家石油公司不用再局限于陸上和海上的界線,陸上公司可以下海去做勘探開發,海上公司也可以到陸上來。如果說這其中有放開的成分,那就是國內公司之間不再受地域限制。但這不能講是簡單放開。”上述官員介紹,“但是,此次開放只局限于各大石油公司的自營權。陸上油氣資源的對外合作權,還是過去授權的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而海上的油氣資源對外合作權,同樣也由中海油來執行。而這次最大的變革是鼓勵陸上、海上公司在行使對外專營合作權的時候,也鼓勵他們內部聯合。”
據這位官員介紹,中石化在2001年8月收購原新星石油公司后,就已經獲得了“下海”權利———新星在我國海上登記有不少的區塊。
與此同時,據來自內蒙古的消息,在7月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自治區主席楊晶分別會見了前來內蒙古自治區考察合作的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一行。雙方還簽署了資源開發利用協議書。
根據協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將為中海油在內蒙古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其它資源的勘探提供水、電、交通運輸等基礎配套設施和相關幫助。
但記者隨后向中海油核實時得知,雙方還只是一個意向,而且主要的方向是煤變油工程。
7月7日,記者向國土資源部處證實,中海油目前還沒有向國土資源部申請陸上油氣資源開發。
政策等待再突破
專家估計,中石油在短時間內將不會開工。因為此次發給中石油的是南海深水牌照,而中石油、中石化有關渤海勘探開采的申請此次并沒有獲批。
“現在南海的頒證更多是頒而不做,發而不勘。因為現在發給中石油的是深水區塊。國內三個石油公司現在都沒有進行深海勘探的實力。”業內一位專家認為。
這個觀點同時也得到了國土資源部高層的印證:“(中石油現在)深海是下不去的。”
而中石化雖然早已擁有海上自營權,但因沒有海洋油氣資源對外合作專營權,所以一直動作不大。而在近海領域,中海油把該占的區塊都登記得差不多了。中石油中石化可以騰挪的空間并不大。在去年年中,中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情急之下要去搶中海油已經登記的渤海區塊。為此,雙方的官司從國土資源部一直打到國務院。
對此,中石油也心知肚明。3月25日,中石油副總經理周吉平在該公司2004年科技工作會議上表示,中石油已為進軍海洋加快了相應的技術儲備。旗下的遼河、大港初步積累了淺水區域油氣勘探開發的經驗。在此基礎上,要加快發展深水地震、鉆井、開采、管道鋪設、海洋工程等系列技術,“為中石油集團今后新業務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而技術和研發的積累非一日之功,要想速成,對外尋找合作伙伴是一條捷徑。但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在海上得到的都是作業自營權,而沒有對外合作權。
我國的海上油氣資源對外合作權由中海油獨家專營。針對近期業界要求打破中海油的海上對外合作權壟斷的呼吁,中海油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強調:“中海油的海上石油對外合作專營權是根據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規定的,有立法保證。要取消需要全國人大來通過,不是簡單的事。”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今年5月23日,巴西石油公司(最具深海油氣作業技術的世界三大公司之一)在北京宣布,將與中石化進行一攬子合作計劃,切入中國的海洋油氣資源作業。巴西石油公司駐北京首席代表卡斯迪里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巴西石油公司會和中石化首先在南海合作開采原油。”(詳見2004年5月26日本報9版文章《聯盟巴西石油中石化虎視中海油領地》)。
卡斯迪里奧之所以敢這樣公開對外宣布,肯定不是本意是“有根據的”。
55%勘查項目沒有完成最低投入
去年年初以來,面對國內強勁的需求,國家領導人紛紛加大外交力度,為了油氣資源而親自四處出擊。
但國土資源部在對2003年國內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勘查開采進行年檢時發現,最低勘查投入不足成為首要問題。在提交的875個勘查年檢項目中,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項目中有395個,占實際參檢勘查項目的45%;而沒有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項目竟然高達480個,占實際參檢勘查項目的55%。
而在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480個探礦權中,有315個探礦權無任何實物工作量的投入,占參檢探礦權總數的36%。在全國范圍內,油氣勘查資金投入不均勻,東部地區每平方公里最低勘查資金投入高于西部,完成情況好于西部;老礦區的投入高于新礦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在1999年以后登記的油氣探礦權投入不足的問題更為嚴重,西部地區的礦權人在享受國家減免探礦權使用費政策的同時,不按照現行法規履行礦權人的義務,占而不探的現象十分嚴重。比如,有油田分公司在西部地區持有127個探礦權,其中有106個沒有投入勘查資金。
而這些年來,中石化與中海油的渤海區塊之爭、中石化與中石油新疆區塊之爭,都隱含了一個因素———大量的區塊占而不探引起了后來者的不滿。
所以,國務院在石油市場一攬子對內提前開放的方案正在醞釀之際,提前放開了勘探開采市場,讓有關人士對兩者之間的關聯引起了很大聯想。雖然國土資源部的多位官員在接受記者的咨詢時,都否認了兩者間的關聯性。
為解決這些問題,國土資源部要求各大石油公司根據2003年油氣礦權年檢結果,核定具體區塊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情況,按照《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完不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勘查區塊核減面積,于今年10月底前,將落實結果報國土資源部。在2004年度仍達不到法定最低勘查投入工作量的,各公司應于2004年10月底以前主動辦理勘查許可證注銷手續。
更大的動作還在后面。據接近消息的權威人士透露,國土資源部正在進行一項勘探市場化的專題研究。
“現在區塊都已經被登記了。但上游要開放,就必須要能讓別人進來。”這位人士說,“所以你再圈而不探,那我們部里就要求他們退出來。將來國土資源部有可能搞招投標,對市場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