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吸儲大戰起烽煙(財經觀察)(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6日 03:37 人民網-市場報 | |||||||||||
貸款利率浮動打開利差空間 6月末,不少地方的存款介紹費突然飆升至4‰-6‰。為了吸引到1萬元的定期存款,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往往會給介紹人40元的好處費,甚至是60元以上。 除了半年度的時間周期的因素,銀行存款資金的高速分流,是導致吸儲大戰烽煙再起的內因!扒皫啄,雖然也有不少金融機構給存款介紹人好處費,但費率沒有這么高。金融機構近來熱衷高價吸儲,是因為貸款利率浮動打開了利差的空間!币粯I內人士透露。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目前的貸款利率可在4.78%-9.03%區間內按市場原則自主確定,而農村信用社的浮動范圍還要大許多。即使一年期貸款按照5.31%的基準利率,金融機構已有不小的賺頭。若按最大的浮動空間計算,除農村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可獲得7.05個百分點的利差。事實上,現在很多金融機構給客戶的貸款,就是按照“一浮到頂”來操作的。 即使扣除掉給存款介紹人的好處費,金融機構還有好幾個百分點的利差。 2004年以來,拉存款是各銀行業務特別是信貸部門的首要任務,而在去年,金融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發放貸款、爭奪大貸款客戶。 居民儲蓄連續四個月少增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并表的各項存款余額為23.7萬億元,增長17.9%,增幅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2.5萬億元,增長19.1%,增幅比4月回落1.3個百分點,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幅比4月回落0.9個百分點。 這已經是今年連續第四個月的同比少增了。 根據計算,居民儲蓄存款今年前五個月的平均增幅為17.6%。17.6%的增幅,雖然比第一季度的18.6%減少不多,但相較去年四個季度的20.1%、19.5%、19.9%、19.2%來說,降幅明顯。 根據過去的經驗,每年從3月份開始出現儲蓄旺季,儲蓄增量一般能夠達到全年的40-50%。但今年許多銀行3月份以來的增量資金,只有往年的三成多。 針對目前這種狀況,已經有業內人士判斷說,如果目前這種勢頭繼續保持,今年就將是維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長的居民儲蓄的拐點。 根源在于“車拉馬” 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實行差別準備金率制度的實施可以看出,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力圖在中國推進“以資定貸”的國際經營模式,但中國的商業銀行的實際經營幾乎仍舊在按“以存定貸”的模式操作。受到差別準備金率制度沖擊的銀行,為了保持與其它銀行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往往會更加絞盡腦汁地設法吸儲。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一位營銷員在公布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當天就說,營銷人員是這個政策的直接受害者,他認為上面肯定會設置出更高的吸儲指標。 變相提高存款利率,擾亂的不僅是存款秩序,而且還有可能造成今后一個時期的信貸風險高企。但要遏止變相提高利率的吸儲,又并非是自下而上能夠改變得了的。正因為如此,已經有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的人士上書中國銀監會,建議改進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方式,主要從改變商業銀行目前的“車拉馬”入手。 所謂的“車拉馬”,是指銀行通過先大量放貸來擴大資產規模,然后再根據相應的差額去補充資本金。在這種經營模式下,銀行完全可以不顧成本,用“以存定貸”方式拼命擴大存貸款規模。在可供貸款的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一些金融機構不惜拿出了用短期存款滾動支撐中長期貸款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 據估計,在銀行體系中,目前至少有2500億元的中長期貸款是靠短期存款滾動支撐的。由于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和定期儲蓄存款比重的持續下降,這一矛盾日漸尖銳。短期存款滾動支撐中長期貸款的問題,被稱為存貸款期限錯配。 存貸款期限錯配的負面影響,可能并不亞于信貸規模過快增長的沖擊。解決存貸款期限錯配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適度提高中長期定期儲蓄的利率下限和降低短期及活期存款的利率上限,借以扭轉儲蓄結構。但基于利率工具的雙刃效應,使中國人民銀行不會輕易動用。 吸儲大戰沖擊上市銀行 目前的吸儲大戰,必然帶來銀行運作成本的抬高。而由于幾家上市銀行都在年初制定了龐大的年度吸儲計劃,吸儲大戰將對它們的貸款運作帶來不小的沖擊。 由于只有長期存款的快速增長,才能為年末的存款余額做出較實在的貢獻。因此,長期存款在一季度快速增長的銀行,實現全年吸儲目標會輕松一些。但5家上市銀行,只有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的長期存款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兩者的增幅分別為73.81%和28.57%。 眾所周知,凈利息收入目前仍是中資商業銀行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幾家上市銀行來自于利差的收入,平均要占到經營收入的2/3。也就是說,決定貸款能力大小的存款目標的實現與否,將直接對全年的利潤產生影響。欲在愈演愈烈的吸儲大戰中拿到更多的存款,包括上市銀行在內的所有商業銀行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市場報》 (2004年07月06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