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資企業稅收有望一視同仁(組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9日 09:58 南方都市報 | |||||||||||||
一度推遲的增值稅轉型東北試點終于確定在今年下半年啟動。記者昨日向有關人士證實了這點,雖然沒有確切的日期,但是應該不會再遲于今年下半年。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合并將會在后年實行,一些關于資本市場稅收,如股息所得稅和印花稅等稅率降低也將出現在最近的稅改計劃之中。不過,國家稅務總局研究院院長劉佐指出,目前不少關于稅收的改革多處于討論之中,何時推出還沒有最后的時間表。 今年1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在國務院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實施的增值稅轉型改革,即從生產型增值稅轉向消費型增值稅,涉及八大行業,包括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汽車、船舶、高新科技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軍品工業等行業。隨后,國家稅務總局向黑、吉、遼三省及大連市國稅局發出《關于開展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然而,接下來的幾個月,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轉型試點的實施細則遲遲沒有出臺。直到現在,增值稅轉型試點終于重新進入了啟動“軌道”。 增值稅轉型試點不應推遲 不過中國稅務學會理事、中山大學稅收與理財研究中心主任楊衛華表示,其實該試點不應該因投資過熱等因素影響而推遲。因為目前的投資過熱只是局部性,涉及的只是某些行業和地區。而且經濟有“熱”的一面,也有“冷”的一面,如能源、農、林、牧等方面的投入卻相當不足。如果說擔心設立增值稅試點會影響東北增值稅收入,楊衛華估算減少的收入大約在300億-500億元左右。另一方面,從東北老工業區的特殊性來看,東北增值稅轉型的試點就更加迫切了。因為東北老工業區更多的是改造項目,如果仍然實行生產型的增值稅,固定資產購進所交的稅金要企業自己背負,而且還不能抵扣。這但影響出口退稅,還增加了公司成本,影響企業的技術革新和革命。 “由此,增值稅轉型是必要的。”楊稱,“轉型將更有效地推動企業進行技術革新和革命,尤其是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據了解,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消費型的增值稅,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實行生產型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法》幾經易稿 據一位稅收專家透露,《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其實早已成稿,不過后來又經過了幾次的修訂,其中關鍵的爭議是吸引外資和稅收優惠的關系。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法各自遵循《外商獨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基本上內資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較國外資出一倍。 針對以上不平等的情況,據悉,此次企業所得稅改革的核心,是調整優惠政策,從現行的“區域優惠為主”轉變成“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在優惠的方式上“以間接減免為主,直接減免為輔”。除保留對西部等少數地區給予區域優惠政策,其他的區域優惠政策將一律取消,而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凡鼓勵發展、促進投資的產業,將不受地域和企業所有制限制,都可以享受相應的產業優惠政策。 不過,楊衛華認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合并應該有一個過渡的形式,也就是說,不要一下子取消所有對外商的優惠,建議在3-5年內逐漸取消對外商的優惠。如原來對外商的稅收優惠是從獲利年度起減二免三,可改為從投資年度起免三減五。此外,還應該保留特區的稅收優惠,因為改革有延續性,稅收優惠也需要有延續性,而且特區稅收優惠的保留將有利于其作為稅收改革的試點。 股息所得稅應減半征收 自從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后,關于減輕資本市場各種稅收的討論就一直爭論不休。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研究院有關人員指出,應減少或免除股息所得稅,而原來針對證券市場稅收的優惠政策不會取消,但會有所調整。被業界公認重復征收的股息所得稅終于被提上了改革的日程。 據了解,香港是不對股息征收所得稅的。原因是該股息所得稅是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給股東的,企業已經為此交納了企業所得稅。若該筆收入到了股東身上,卻要股東交納所得稅,顯然就是重復征稅了。為此,楊衛華建議,股息所得稅可以實行減半征收。據了解,在國外,對股息所得一般給予間接抵免。 本報記者 鄧瑞燕 鏈接 外企納稅享受“超國民待遇” 改革開放以來,為吸引外資,我國對外資企業實行了優惠的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用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楊志清副院長的話說,“給了他們超國民待遇”。 這主要表現在稅前費用扣除標準和稅收優惠兩方面。在稅前費用扣除標準上,外資企業按實際發生費用算,而對內資企業則有所限制。比如工資、捐贈、交際應酬等,外資企業按實際費用算,而內資企業只能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計算。 他舉例說,如果一家外資企業給一個員工發了兩萬元工資,不計入企業所得稅征收范圍;而一家內資企業給員工發了兩萬元,計稅時只能扣除國家規定的部分(比如800元),剩下的19200元則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內資企業招待費超出一定比例,就不能計入成本,而外資企業則可實報實銷。 此外,按照相關法律,國家給外資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楊志清說,中國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比較雜亂,稅率就有10多個。內地企業所得稅,一般地區為33%,沿邊、沿疆、沿海為24%,而特區為15%,這3個稅率分別減半,就是外資企業稅率。 “總的算下來,內資企業的稅負比外資企業高出一倍左右。”楊志清認為,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國內許多領域限制外資進入,內外資企業稅收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許多行業、產業都放開,問題自然就出來了。同樣的經營項目、管理水平,憑什么我要多交稅? 據了解,面對稅負上的不公平,一些內資企業通過各種辦法爭相戴上“洋帽子”。北京一家洗滌用品企業,投資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其投入企業的資金也都是在國內賺來的,但企業的性質卻是“外資”。據說,這是投資人在上世紀90年代去了一趟加拿大后的成果。 對于一些老企業來說,突然搖身變為“外資”,顯然說不過去。于是,合資成為一種流行。有專家介紹說,不排除一些企業需要國外的資金、管理和技術,但同樣不能排除一些企業正是沖著稅收優惠才合資的。 本報綜合報道 圖: 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以地區優惠為主,如對特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老少邊窮地區以及沿海、沿疆、沿邊地區的優惠等。本報記者 吳偉洪 攝責任編輯:楊拂玄何潔(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