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曼 董穎 2004年1月13日,中國建設銀行一位人士透露,建行正在與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談判,欲收編其800億元的郵政儲蓄資金。這位人士說,建行與郵政儲匯局的談判其實早已展開,“大約去年11月份開始,建設銀行希望能通過大額協議存款的方式,購買郵政儲匯局800億元資金。”郵政儲匯局有關人士沒有否認該局與建行的談判,只是“由于價格問題,目前還沒有最終定案”。
截至2003年8月,郵政儲蓄已擁有高達8464億元的儲蓄資金,而這筆錢卻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猶如一只“困獸”,急需尋找出路。
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央行后,不僅不能享受巨大的利差優惠,反而要為利率為1.98%的定期存款倒貼0.09個百分點的利差損失
郵儲改革箭在弦上
郵政儲蓄曾經歷了十余年高枕無憂的日子。
1986年在嚴重通貨膨脹的形勢下,我國重新恢復郵政儲蓄將其作為回籠貨幣的一個手段。當時的操作辦法是郵政儲蓄把個人儲戶的錢收進來,轉交給當時還未政企分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并被支付0.22%的手續費。此時郵政儲蓄與央行之間完全是代辦關系。
從1992年開始,利差取代了手續費。由央行給郵局儲蓄固定利率,用戶的利息由郵政支付,利差收入構成郵政儲蓄的毛利。郵政儲蓄存款轉存人民銀行,其轉存款利率為4.347%,比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2.097個百分點,比同期活期存款利率高3.3498個百分點,比同期定活兩便存款利率高2.339個百分點,轉存款利率高,獲利空間較大且無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郵政儲蓄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吸收了大量的存款。截至2003年8月底,郵政儲蓄余額超過8400億元,而且郵政系統3.2萬個網點每年吸收的存款在1500億元以上,郵政儲戶數量達到1.1億戶。
然而,郵政儲蓄的飛速發展卻給央行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當時央行給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是4.131%,而假設央行以最高再貸款利率———3.24%的利率轉貸給商業銀行,那么它仍然要承受0.891%的貼息損失,以郵政儲蓄8000億元的存款余額計,利差損失達70多億元。
為了扭轉這個局面,2002年3月20日,央行將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從4.6008%降至4.357%,對郵政造成了不小的震動。2003年9月1日,央行又發出通知,宣布自2003年8月1日起,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人民銀行部分,按照金融機構準備金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即1.89%。這就意味著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央行后,不僅不能享受巨大的利差優惠,反而要為利率為1.98%的定期存款倒貼0.09個百分點的利差損失!
這就使郵政儲蓄陷入了被動局面,郵政儲蓄改革箭在弦上。
如果讓郵政儲蓄自主運用資金,而運用資金是有風險的,那么,如何有效歸避風險將成為重要課題
危機意識由來已久
其實,郵政儲蓄的危機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
早在1999年,郵政改革的呼聲就一浪高過一浪。央行甚至已經制定出了郵政儲蓄銀行的改革方案,并上報到了國務院,且得到了批復表示同意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停辦。郵政總局不愿意落得為他人作嫁衣的尷尬境地,而且,郵政儲蓄事實上已經成為中國郵政的主業,其貢獻的利潤占整個中國郵政的1/3,比例還在不斷增長,成了中國郵政扭虧的重要籌碼。
2002年和2003年央行連續兩次降低轉存利率已經為郵政儲蓄敲響了警鐘,尤其是2003年的降息更是將其逼到了懸崖邊。如果一年之內找不到出路,將虧損一筆巨款,所以,不愿放手的郵政總局必須想盡辦法來彌補這一損失。
繼央行版改革方案后,國家發改委又制訂出一套有關郵政儲蓄改革的方案。這一方案的考慮重點之一就是找到平衡郵政儲蓄業務與國家郵政總局利益的有效辦法。發改委的方案中也提到了進一步拓寬郵政儲蓄資金運用的渠道問題。郵政儲蓄將加大中間業務開發力度,例如投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進入同業資金拆借市場等,都是郵儲資金的主要出路。這時有人提出,如果讓郵政儲蓄自主運用資金,而運用資金是有風險的,那么,如何有效歸避風險將成為重要課題。
郵政儲蓄的優勢仍在于網點遍布全國大小城鄉,郵政儲蓄很難從郵政總局的管理體系中脫離出來
風險規避任重道遠
郵政儲蓄目前處于利息倒掛的處境,郵政儲蓄必須要為自己的新增存款尋找新的出口。沒有多少金融經驗的郵政儲蓄,又如何直面風云多變的金融市場呢?隨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穩步推進,郵政儲蓄問題已嚴重影響到金融體系的安全運行和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順利開展。
在資金吸納上,郵政儲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因為郵政儲蓄的一大特點就是儲戶多為個人,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而當前郵政儲蓄地位的危機狀況,會使儲戶擔憂自己的資金安全,不利于郵政儲蓄進一步發展業務。
由于中國郵政儲匯管理體制的特殊性,郵政儲蓄從一開始就是以特殊的身份出現的:一方面它獨立于郵政局的其他業務;另一方面它又隸屬于郵政局,沒有獨立的核算體系和行政管理機構,從而造成資金上的相互占用。郵政儲蓄使用的是郵政局的場所和固定設施,在人員上交叉使用,郵政儲蓄依托郵政,大量房屋、人員、設備都與其他郵政業務共用,資產很難劃分。恢復開辦郵政儲蓄以來,郵政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設網點。時至今日,郵政儲蓄的優勢仍在于網點遍布全國大小城鄉,而且郵遞員每天穿梭于各城鎮和鄉村間,兼任儲蓄代辦員,為城鄉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務。這種情況下,郵政儲蓄很難從郵政總局的管理體系中脫離出來。
網點的優勢、儲戶的優勢,使郵政儲蓄在社會經濟生活的地位極為穩固,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然而現實卻是郵政儲蓄處于貼息賠本的尷尬境地,自身難保,這種相去甚遠的局面使郵政儲蓄成為一個矛盾體。分析人士稱郵政儲蓄就像是中國金融業存在了15年的一個怪胎———它不是金融機構,卻從事著吸收存款的金融業務;它吸收存款,但卻又不能貸款,資金只能夠轉存央行;它屬于央行監管范疇,但其最高權力機構———國家郵政局儲匯局,卻接受國家郵政局垂直管理。
在資金的自主運用上,郵政儲蓄存款的主要使用方向有三個:銀行間同業拆借、國債市場運作和商業銀行的大額協議存款。一些人士因此提出質疑,從郵政儲蓄的存款來源看,65%來自農村,可是,卻幾乎沒有用到農村的建設上來,而是抽向了工業領域和城市。這樣一來農村資金倒流回城市,削弱了金融支持農業的應有力度,影響了農村經濟的正常發展,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金融的二元化格局。
“沒有風險而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本身就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理。”所以,郵政儲蓄面臨改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現在,手握8000多億存款的郵政儲蓄,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解困,然而,無論今后郵儲資金進行何種投資,其收益都將遠遠低于當年轉存央行的收益。所以,改革任重而道遠,坐享其成的免費大餐將成為遙遠的過去。如何能夠成功地改革,重現往日的輝煌,將成為郵政儲蓄和經濟學人士共同面對的課題。
《市場報》 (2004年02月17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