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談中國報復措施對中美貿易的影響
主持人:我估計美國估計數字有相當一大部分是美國制造商在中國制造的一些產品的出口。下面我想問龍秘書長一個問題:世界貿易組織11月份最終裁定,美國政府去年鋼鐵征收保護性關稅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有關規定,而且這些名單涵蓋的報復金額為歐盟5.83億美金,中國9400萬美元,挪威600萬美元,中國如果采取報復措施,對會中美貿易產生什么影響?
龍永圖:在這個多邊框架下中國采取的報復措施,如果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最終裁定來,其他的國家也會做。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最終裁定來做,世界貿易組織的最終裁定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平等的。當然現在還不是最后采取貿易措施的時候,還是希望在世貿組織的協調之下采取一些措施,最終幫助一些重大的貿易行為來避免矛盾,這樣對多邊貿易體系都是好的,如果在借貿易組織框架之下,不會對中美的雙邊貿易有影響。
海聞:企業應避免隨意進行反傾銷立案
主持人:請問海聞教授:今年美國對中國的反傾銷立案已經七起,有媒體評價美國掄起了反傾銷的大棒,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待?
海聞:我覺得不應該很驚訝。中國遭受反傾銷既有一般的原因,又有特殊的原因。一般的原因是中國采取了外向型的發展戰略,出口多了一定會對很多國家造成壓力。中國改革開放后很多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對別國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從這點來講反傾銷增多是中國出口能力增強的表現。日本、韓國他們早年起步的時候也遭到了反傾銷,從這個意義上,這是中國遭受反傾銷的一般性。
中國遭受這么多反傾銷的特殊性原因就是中國特殊的經濟體制。中國現在遭受這樣大規模的反傾銷,包括從美國,從歐洲來的反傾銷,最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經濟體制問題,我們企業的產權問題。因為我們仍有大量的國有企業存在,所以他們利用這個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而美國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的主要依據就是利用“非市場經濟”。應當看到任何國家的企業都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只要有空子好鉆,就沒法讓他不鉆這個空子。關鍵是怎么對付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積極應訴。反傾銷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傾銷存在,第二是進口國同行受到傷害,第三是傾銷和傷害有因果關系。由于我們的體制問題、政策問題、或企業的經營策略問題,我們在出口中往往會出現傾銷。有時企業為了爭取出口,為了要達到一定的指標,常常在出口中競相殺價,自己競爭把價格壓的很低就存在了傾銷。但是傾銷存在并不等于外國政府和企業可以采取反傾銷的行為,因為還有另外兩個條件需要滿足。我們很多出口的產品是低端產品,雖然通過壓低價格擴大了市場份額,但并不一定是真正對他的產業造成傷害。低端產品降價不一定對高端產品造成傷害。因此,我們要應訴的話以無傷害結案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如果我們應訴成功率提高,也提高了美國企業采取反傾銷的成本,但是如果不應訴,人家一告一個準,對他來說沒有什么成本只有利益,他當然可以隨意地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在積極應訴方面,政府要進行一些引導,企業也要有積極的態度。最根本的是要加速產權改革,在國際競爭當中盡可能按照國際規則辦事,盡可能避免政府的補貼包括變相補貼,這樣也避免被人家用非市場經濟作為口實,來非常隨意的進行反傾銷的立案。
主持人:作為中國的這些律師行業或者經貿界的人士,特別是能夠在國際上應訴的人才,我國是很需要的。
海聞:我們確實需要人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在這方面的人才需求突然增加。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要了解國際規則,而且用這些規則去反擊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也要用這些規則去限制別人的行為。在國際規則下從事商業活動,解決商業糾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想當然的,不能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判斷事務。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有道理,但在國際規則下也許沒道理。在加入世貿組織后,不僅對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也要求我們的企業家懂得國際規則。我們的企業家必須有國際眼光,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也要從國際要求出發,即使許多企業目前只是在國內經營。我們的律師我們的會計也都必須跟國際接軌。
龍永圖:中國政府認真對待WTO承諾
主持人:我還注意到今天中國銀監會主席公布了新的外資銀行在華可以進行人民幣業務的一些新的區域。我接下來想問龍秘書長一個問題: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有西方國家認為在中國實現WTO承諾實現方面不夠,不知道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龍永圖:用比較公正的眼光,不帶有偏正都會看到中國政府對待承諾做是比較認真的。中國在承諾方面是非常堅定,表現出來的有:中國關稅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中國的進口比前一年增加21%,進口的增加值達到500億美金,今年的進口增加的更快,在九個月當中就增加890億美金。而且對于那些有時候不是像關稅這些非剛性的擴大服務貿易的承諾,也是可以從實際的結果看到我們的決心是很大的。開放了貿易的投資領域,2003年外商投資服務業的企業就達到八千多家,投資的金額達到100多億美金,整個投資增加了80%,說明中國在開放服務產業已經做的不錯。當然也應該看到有一些國際上的政府有成千成萬的企業,關于知識產權的問題我們確實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政府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的機制更加完善,而且實現了一些體制來確保這些措施,因為有很多企業確實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不能說中國政府有問題。
海聞:加入WTO給民營企業帶來更好發展機會
主持人:海聞教授,我知道你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我國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方面的研究,你曾經談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因為這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為開放的,公平的競爭環境,可以使民營企業和其他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且來自政府的干預會減少,民營企業可以發揮更大的優勢,這可能是你幾年以前的觀點,現在你能就這個問題談一談好嗎?
海聞:民營企業參與競爭的前景非常廣闊,而且是中國企業未來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世貿組織有很多規則,但歸納起來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自由,一個是公平,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所謂公平,就是要求企業在競爭中沒有政府的背后支持。當然,完全做到這一點現在不可能,但要盡可能的要避免政府行為。所以,國有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往往會受到挑戰。在競爭中,如果國有企業競爭不過外國私有企業,他們就不在乎,反正你不如他。但如果他競爭不過中國國有企業的時候,他就會找毛病說你有政府支持,屬于不公平競爭,F在很多反補貼和反傾銷問題都跟國有企業和政府行為有關,所以未來真正能在國際競爭中最有希望獲得成功的是民營企業。加入世貿后中國民營企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第一是領域的開放。原來好多領域是不允許民營企業經營的,如電信、金融等,現在允許外商進來,外商都是民營企業,從法律上來講給也給了中國民營企業一個進入這些領域的合法理由:既然外國的民營企業可以進入,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什么不可以進入這個行業?當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也不長,目前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開放仍然不夠快,很多行業限制仍然很多,當然外資進來也不多,所以說這是一個準備階段。再一個是資本市場,入世給中國民營企業帶來的另一個機遇是融資。金融改革和開放可以為民營企業帶來更多的籌資渠道。金融市場目前也沒有為民營企業做好準備,從民營企業的角度看現在也只是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民營企業的規模和發展戰略現在還不能夠真正進入世界與國際上的大企業競爭。中國民營企業都比較小,發展速度慢,有很多企業還在多種經營,還在想怎么多賺點錢,還沒有多少民營企業在認真地考慮成為跨國公司的戰略。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但總的來講加入世貿組織是給了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機會。
總的來講加入世貿組織還是我們前幾年發展的那樣是給了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機會。
主持人:民營企業確實在中國經濟發展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出口導向民營企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龍永圖:中國不會因外壓調整人民幣匯率
網友:中國的外匯也大幅增加,龍秘書長您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控制熱錢的流通和膨脹,您認為中國當前經濟有多少泡沫?
龍永圖:關于熱錢,主要和國內一些現象有關,我估計是有些人采取一些比較偏激的行為,中國政府也反復強調中國政府不會在外國的壓力下調整人民幣匯率。
整體上來講中國經濟的泡沫問題,現在不是需求的問題,現在需求很旺盛,市場的需求是好的,市場驅動經濟發展。
網友:海聞教授有一種觀點認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一部分貿易,比如煉鋼產業是以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為代價的,而且對發展中國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是有害處,如果環境污染與外部的問題存在,相對可比性怎么樣?
海聞:對環境的控制是一國的國內政策,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在生產和出口鋼鐵時候對自己的環境進行控制,但是否控制和控制多嚴則取決于控制的成本和收益。我不認為因為有些產品具有環境污染的性質我們就不應該發展,在發展中國家有環境污染,在美國也有環境污染。美國的煉鋼業為什么到中國來?不是因為它把環境污染轉移到中國來,中國也可以對環境污染進行控制。我認為它主要是產品技術的周期,在經濟學領域里面有一個產品周期理論,一個產品在最初的時候往往是技術比較重要,這個時候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到一定程度以后技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任何國家只要把這個技術買來就可以生產產品,就變成勞動密集型。鋼鐵、汽車等最早的時候可能在歐美國家有比較優勢,后來有了生產線,我們只要把生產線引進以后,生產鋼鐵也好,生產汽車也好,現在更多的是比勞動成本。我想這是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主要原因。
龍永圖、海聞對話中國對外貿易(實錄一)
龍永圖、海聞對話中國對外貿易(實錄三)
附:“中國經濟展望”論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