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鋼建:謹防大部委權力過大(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8:12 21世紀經濟報道
杜鋼建:每次改革的任務是不同的,而本輪改革和2003年那次比較接近,是按照WTO規則要求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兩次改革都延續了十六大確定的一些改革思路,十六大后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處理中已進行了一些嘗試。 機構改革、體制變革、職能轉變是本輪改革的三大方向。在行政管理體制中,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者的分離厘清,也會繼續受到重視,并將在更大范圍的部委重構中,得到實踐。 <21世紀>:為什么厘清這“三權”如此重要? 杜鋼建: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們的行政管理體制存在“四化”弊端,即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獲利途徑審批化,審批方式復雜化。一些政府行為中,政府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不利于正常行政體制的建立。厘清“三權”有助于去除這種體制弊端。 <21世紀>:厘清“三權”的思路,必然涉及到政府審批體制的改革,職能的重新劃分,這當中如何保證分工落實? 杜鋼建:決策權要由綜合性部門來負責,政策研究、法規條例制定的部門,也應包含其中;具體執行由業務部門負責,占政府人員的“大頭”;監督部門雖然人數少,但應該保證足夠的權威。 當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具體的劃分可能不同,要結合地方實際。但無論決策、執行還是監督,今后都可能會涉及到市場化外包,這就需要制定嚴格的規程,并進行適時的驗收、監管,外包不意味著放權了事。 “大部委”更要重視外部監督 <21世紀>:在此次大部委改革推進過程中,如何協調原有部門和新成立部門之間關系,并進行合理分工呢? 杜鋼建:就以往的實踐經驗看,以往分流的干部、公務員一部分會到下屬事業單位、行業協會或企業工作。對事業單位,可以市場化的要逐漸淡化機關色彩;可以中立化的要逐漸脫鉤,依法進行一些審批工作;和機關聯系緊密的則繼續保留。而對各種協會,要促使他們自強自治,形成對決策權的支持。 <21世紀>:推進改革過程中,如何妥善安置人員并進行合理的分流? 杜鋼建:應該說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確有才能、管理經驗的人,無論在哪個地方都能待下去。比如前兩次機構改革都有這種情景,很多企業聽聞風聲,直接開車到部委門口等候,聘請分流人員。而且,有關部門也會采取一些措施來分流,諸如轉崗就業,提前退休,培訓學習等等。 總的來說,在中央一級,這不是個問題。倒是基層政府人員的精簡分流問題值得重視,但這要等到明后年才能看出來。 <21世紀>:有沒有設想過改革可能遇到的難題和障礙?您對此有何建議? 杜鋼建:從透露出的信息看,對現代法治社會倡導的“審議制民主”著墨并不多,這個其實相當重要。這是指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由各級人大委派,成立對應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的決策咨詢委員會,對領導干部重大決策進行充分的論證,不合適的甚至可以依法叫停。 從以往的經驗看,若不采取這種方式,改革的初衷很可能達不到,改革的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 因為我們的初衷是將相關的部委協調統合在一起,減少部委間的扯皮,但是部委權力一旦過大,很可能又變成“政府權力部門化”,大部門權力獨大,這一點一定要謹防。而且依法行政不能作為一句空話,每個部委背后一定要有一部法律做支撐,規定其法定職責、權力分配等。 <21世紀>:如果建議實現,那誰來監督這些委員會呢?您對委員會的成立有信心么? 杜鋼建:委員會是沒有任何審批或執行權力的,這使得其鮮有利益沖動。我相信假以時日,今后的行政體制改革方案會逐漸采納這種設想。即便未來幾年做不到,未來一二十年也將可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