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葉檀:面對內蒙古新豐電廠 建設銀行應感到羞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08:40 每日經濟新聞
一家有尊嚴的企業,應該向世人展示超過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完善的內控機制以及對法律與規則的尊重。可惜,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在最近關于內蒙古新豐電廠的表態中,給企業尊嚴提供了反證。
這倒并不僅是因為建行間接給違規上馬的內蒙古新豐電廠投入了巨額貸款,更是因為建行新聞發言人在闡述這一事件中,自始至終未對此事表現出反省之心,整個發言基調是成績總結會,并對銀政貸款作出了與眾不同的獨特理解。
早在今年4月25日,發改委、財政部、建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簽發了一項緊急文件關于加強宏觀調控,整頓和規范各類打捆貸款的通知》。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地方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沖動,防止銀行與地方政府聯手推高固定投資比例,這也成為宏觀調控手段的重要一環。
在《通知》下發之時,打捆貸款的肇始者國開行與建行、交行等商業銀行似乎不以為意,以“銀政合作”代替了如同過街老鼠的“打捆貸款”,堅持認為這是完全正常的業務合作。建行一位高管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言之鑿鑿:“銀政合作框架內的貸款都要逐筆走單獨評審程序。銀政協議一般都明確規定,對所包含的項目以及企業本身的貸款程序、審批辦法和對風險的管理,完全是按照銀行程序去評估、審批和調查。協議中不帶任何指令性和絕對承諾,符合條件方才發放貸款。”建行新聞發言人的此次發言如出一轍,堅持為銀政合作辯解,并認為在銀政合作中市場化操作已取代了以往對于政府信用的一味依賴。
按照該發言人公布的數據,今年以來建行先后與內蒙古、四川等15個省、區(市)政府簽署了銀政合作協議,協議信貸額度合計13486億元。這樣如數家珍,建行顯然視此為一項重大成績。
以銀政合作代替打捆貸款,形象地反映出在地方政府投資沖動、銀行流動性過剩以及投資方向不多的情況下,沖出五部委的特急文件所構筑的貸款圍城的過程,銀行與地方政府仍然春風暗度。即便建行如數家珍地搬出了一大堆榮譽,卻仍然無法遮掩住與國內其他銀行一樣的投融資方面的困境。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既然銀行在銀政合作中“全面推進和落實銀政協議約定的內容,密切跟蹤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積極營銷和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那么,為何會對此次合作的具體項目毫無所知?
雖然建行聲明是“向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貸款”,但2005年7月新豐電廠事故發生后,內蒙古被國家叫停的電站建設項目有10個,其中7個違規建設項目全部屬于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就包括新豐電廠。共有9家銀行和2家財務公司對這家集團進行了貸款,貸款余額超過200億元:國開行56.97億元、工行40.17億元、建行31.35億元、中行22.91億元、農行18.05億元、交行11億元,其他有中信、招商、民生等各家銀行,幾乎將中國各大銀行一網打盡。當時,各家銀行爭搶內蒙電廠大餐是業內人盡皆知的秘密。
這次叫停內蒙古800萬千瓦的電力新建項目,大約涉及800多億元的投資,其中銀行占了投資中的大部分。究竟該由誰來承擔壞賬風險?
明知銀政合作是固定資產的助推器,明知項目違規風險極大,明知政府擔保毫無法律效應,這些銀行依然如飛蛾撲火,前赴后繼。這些已經上市或者打算上市的正在改革進程中的金融機構,如何面對投資者,如何面對儲戶,如何面對納稅人的付出?
葉檀 每經評論員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