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11月1日報道,深圳市有關領導在與市人大代表召開的相關座談會上明確表示,深圳教育只能提供給那些為深圳作出貢獻者的子女。
如果深圳市民這么說,可能不會帶來什么影響,可是,深圳領導也這么說,將會嚴重的誤導該市的教育政策。
深圳外來子女入學問題一直是社會較為關注的問題,此前還曾引起了廣泛議論。該市出臺系列措施限制外來子女入學,與某些領導干部在觀念上存在封閉保守分不開。正是因為在這種觀念的主導下,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時不是從疏導去考慮,而是從限
制的目的去出發。有兩組數據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組,深圳暫住人口及其子女入學人數。深圳有關部門統計表明,在深圳生活的已達到120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只有116萬余人,暫住人口與戶籍人口之比約為9:1。目前在深圳就讀的學生有40.9萬人,其中暫住人口子女21.21萬人,外來人口子女就讀數與戶籍人口子女數之比約為1:1。兩組數據之比嚴重失衡,充分說明,外來人口子女遠未達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第二組,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深圳去年的財政收入是1183億元,去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為98億元,其中市本級財政投入62億元。也就是說,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還不足財政收入的10%。各地財政對教育投入均在15—20%左右,甘肅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占三分之一。與這些數據相比,深圳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明顯不足。
從這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外來人口子女并沒有達到膨脹乃至于嚴重影響深圳發展的地步,外來子女入學問題是一個觀念問題,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對教育的投入不足,吸納民間資本辦教育的鼓勵政策不到位,其他疏導措施沒有跟上,因而患上了頭重腳輕癥。
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戶籍人口與暫住人口失衡,顯然有計劃經濟的影子在里面。既然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就得制定與此相適應的政策,其中包括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問題,而不是處處設卡、筑壩、劃定小圈子去封堵。試想,假如,外來人口全部撤離深圳,僅留116萬人的戶籍人口,深圳還稱得上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嗎?
外來人口為深圳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子女也應該享受應平等的受教育權。讓外來人口子女充分入學,不僅深圳會從中獲益,而且,也為提高國民素質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實現這一目標,有關領導就需要有戰略眼光和大局觀念。否則,深圳的嚴控辦法會被其他城市效仿,那對原本入學就難的外來子女來說將是雪上加霜。
(作者:謝茂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