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內訌風波”追蹤
本報記者 吳江
真功夫董事會一則譴責潘家姐弟的聲明以及后者的迅猛反擊,再度為這家中式快餐連鎖的內訌事件添加了新的情節。故事顯然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透過這場喧囂,我們不難發現,一家企業兩大股東的利益之爭折射的是一個更具普遍意義的現象:如何實現家族企業的永續經營?企業如何渡過創始人隱退或是分手的危機?
專家觀點{1}:均分股權容易引起糾紛
真功夫從1994年到2007年底引入風投之前,一直是靠自有資金發展。自今日資本和聯動兩家風投合計3億元人民幣注資后,公司股權結構開始發生變化,董事長兼總裁蔡達標和副董事長潘宇海各占47%,兩家風投公司共獲得6%股份。真功夫方面將此舉作為企業開始打造現代治理結構的標志。“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真功夫管理升級已經成功在望!闭婀Ψ蚋笨偛煤槿藙偵踔梁軜酚^地認為,眼下事件只是企業必須經歷的“去家族化”過程中出現的陣痛。
了解事件進展的專家對此則要謹慎得多,股權比例的安排被認為是真功夫企業治理結構設計的一大敗筆!斑^于均分的股權結構為家族企業的發展埋下了禍根!睆V東商學院商業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直言不諱地稱,各占47%這樣的股權結構很容易引起股東之間的糾紛,因為誰也沒有占優勢的表決權。
長期研究珠三角企業運營的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江教授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導致蔡達標與潘宇海在人事任命上發生沖突的根源并不是先前股東之間的那些約定,而是在企業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約定和董事會章程出現矛盾。根據真功夫當初制定的《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人選由蔡達標方和潘宇海方分別委派,這種分豬肉的方式本身就不符合現代公司管理理念;而后來制定的董事會章程并沒有明確廢止這些約定,使得舊協議仍具有法律效力,這樣的制度設計埋下的“地雷”如今被引爆了。
專家觀點{2}:“家族企業保守僵化”是偏見
幾乎所有關注真功夫的研究人士都認為,這家企業一開始是兩個朋友一起創業,后來他們成為姻親,使得企業成為家族企業的一種模式,因此兩個創始人如今的紛爭非常具有代表性,整個事件就是中國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成長過程中集體“陣痛”的縮影。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家族企業,就認為是保守僵化,這是偏見!绷纸J為,家族企業本身實際上是中性的,它也可以是規模非常龐大和具有完備現代企業治理機構的組織,如杜邦、洛克菲勒;也可以是很小的家庭生產單位,如在法國和意大利的一些服裝和家具企業,它們同樣也有很強的競爭力。而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近年的一份報告稱,世界范圍內80%以上的企業屬于家族企業或帶有家族企業的影子,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7%由家族所有或經營。
在林江看來,真功夫寄希望的“去家族化”這個提法本身并不妥當,容易激化矛盾。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尊重歷史和事實,通過談判給予合理價格予以退出,意氣用事并不符合經濟理性;同時,并非“去家族化”就萬事大吉,對內對外都應該確立唯才是舉的標準。
也有專家認為,隨著第一代創業者將陸續退出,中國民營企業交接班高峰在未來10年將陸續到來,企業界將會出現兩個高潮:一是職業經理人走馬上任、二是民營企業改制的高潮。這些職業經理人掌握經營權后,為了增加長期激勵,一大批私營企業就會變成經營者和老板合股的股份制企業。
事實上,在市場法則下,家族企業究竟要保持怎樣的治理結構并無統一的標準,是“不求所在、但求所有”還是“家天下”,這跟企業所處的行業性質和規模緊密相關。但包括真功夫事件在內的現實卻一再昭示,沒有合適的企業制度安排,“茍富貴毋相忘”就仍然只能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