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央行降息1.08個百分點 > 正文
唐 杰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
當今世界央行的共識之一是盡可能下調利率以保持經濟增長,從美國到歐盟以及中國名義利率都有向歷史最低水平靠攏的趨勢。問題是減息是否真的能夠有利于經濟增長?進一步說減息能夠使我國的經濟增長率提高多少?減息如何能夠提高經濟增長率?
本文有兩張配圖,一張是中國利率變化與GDP增長率變化關系圖,另一張是美國利率變化與GDP增長變化圖。從中我們很容易看到,1990-2008年中國央行所確定的名義利率與GDP增長率之間有一種很明顯的關系,即上一年利率高則下一年GDP增長率降低;上一年利率低則GDP增長率會提高,也就是說,利率對宏觀經濟的調整會有一年滯后時間。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同期美國的利率和GDP增長率之間也存在這種關系。當然,中美兩國圖形所表示的內容存在一點差別。美國圖形是季度數據,而中國圖形是年度數據。這是說美國的圖形表示了更多的高利率與低GDP增長間的對應關系,因此會可靠一些。有讀者可能忍不住要問,升息或是降息一個點到底能夠使GDP增長率減少或是增加多少?說來有意思,雖然加息或是減息經常發生,但每次調整利率所面臨的經濟環境都有區別,因此每一次利率調整與GDP增長率的升降之間關系并不確定,我們只能知道一定時期的平均值。這好比說,我們擲硬幣時不可能準確地知道每次出現的是國徽面還是數字面,但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只要擲硬幣的次數足夠多,硬幣兩面出現的概率應該是各占50%。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過去發生的諸多事件來得到雖不很精確,但可以大致預測的規律。例如,通過對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上訪事件進行分類,如勞資糾紛上訪的數量,房地產糾紛上訪數量,以及征地拆遷的上訪數量,就可以大致判斷哪一類事件是當前應當重點關注的社會矛盾。同理,經濟學也可以采取類似的辦法,得到在過去的時間里,利率調整與GDP增長率變化的平均關系。大致說來,在過去的19年里,中國的利率提高一個點會使GDP增長率在一到兩年后平均下降0.51%;在美國,利率提高一個點會在兩個季度后引起GDP增長率在116個季度的平均值下降0.45%。雖然中國每一個年份的具體值與平均值會有比較大的偏差,但我們仍可以依據平均值關系做一個雖不準確但方向明確的粗略估計,即中國央行大幅度減息1.08個百分點的效應是,2009-201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平均值應該可以提高0.6%。
以上分析描繪了減息與提高經濟增長間一般關系,也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減息是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率的?可以做一個最簡單的測算,目前我國銀行業貸款總規模約30萬億元,均以一年期算,降息1.08%,企業與公眾就可以少支付利息3000億元。公眾購房按揭的成本下降了,企業投資的成本也就下降了,購房增加與投資增加了就會使GDP增長率提高。這種說法很形象,但因缺少了時間概念,就沒有太大意義。在實際生活中,利息降了,房價也還在降,公眾就會觀望;利息降了,但產品需求并沒有增加,企業也就不會增加投資,因此降息不會引起社會需求立刻增加。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利率調整影響宏觀經濟過程,或者說降息的信號經過何種方式最終引起了社會需求的擴大,經濟增長率的提高。
我們可以舉兩個生動的例子,一個是大旱天氣使農作物枯萎,現在開始放水,農作物顯然不會立刻生機勃勃,一定要等到水經過灌渠緩緩地浸透了土地后才可以恢復生機。第二個例子是生物體的刺激反應過程,例如乒乓球運動員在擊球過程中,首先是判斷來球旋轉與落點,而后是做出擊球方式選擇,最后是綜合運用腿腰臂腕及手指的力量完成擊球動作。何為優秀運動員呢?基礎條件就是可以連續準確地做出準確判斷和擊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