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聚焦國內高爾夫球場違建亂象 > 正文
從2004年開始,國家陸續下達了近10個針對高爾夫球場建設的禁令。然而7年過去,各地仍建設了400多家球場。2004年,北京高爾夫球場38座,而目前,散見于公開渠道的北京市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則合計115座之多。
因此,如果不仔細研究透高爾夫球場中的利益“黑洞”和利益格局,不要說國土部,就是國家發改委、國土部、住建部、環保部等七部委曾在2009年聯手發力,也無濟于事。
興建一座高爾夫場,從最直觀的角度上講,就是地方政府能從高爾夫場上收取到稅收,并能提升城市硬件、改善城市形象,吸引外商投資,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些高爾夫球場在2004年和2009年國家有關部委兩道金牌禁令后,仍然能以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等各種名目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就是地方政府在幕后作靠山,而地方政府“無利不起早”,他們肯定要從中獲取稅收才會賣命地為開發商辦事。
但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僅于此。從農民手中低價征地,到將地高價賣給開發商,這中間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都由地方政府獨享。而全國因為高爾夫場引發的征地糾紛甚至是群體性事件也不是少數,例如,在面積104.2平方公里,總人口僅23230人的海南省海口市的演豐鎮,居然搞起了10個高爾夫球場項目,用地近3萬畝,占全鎮總面積近1/5,而征地中以租代征、補償標準低引發當地群眾不斷上訪。此外,地方政府的利益還在于,高爾夫場建設起來后,周邊的房價開始飆升,土地開始升值,地方政府又可以借此賣地生財。
高爾夫球場利益不僅涉及地方政府,更涉及地方政府官員。一座高爾夫場的興建,涉及項目審批、征地拆遷等諸多事務,涉及國土、城建、規劃等諸多政府部門,中間的“權力尋租”環節可謂多如牛毛。特別是那些違法興建的高爾夫球場,如果開發商沒有與當地一些重要領導有鐵的關系,很難想像能興建下來。
正是高爾夫球場內有如此巨大的地方政府利益和官員利益的糾葛,所以,即便是國家部委二道金牌禁令,即便是國土部親自督辦,高爾夫球場反而越建越多。由于中央存在力量有限、與地方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中央部委其實無力一一查處違法興建的高爾夫球場;即便是有心查處,由于地方政府與中央部委存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查處的力度也要打上折扣。
其實,防范高爾夫球場侵蝕國土、侵占耕地,不僅僅是中央部委的事情,更不是國土部一家的事情。只有從發現地方政府的“利益黑洞”,我們才可能對癥下藥。從監管橫向層面上講,不能只講上級對下級的監管,更要講下級對上級的監管和同級的權力制約。當前,一方面就是要充實民眾的權利,要讓民眾有權對地方政府強行興建高爾夫球場的征地拆遷說“不”,讓新聞媒體不斷地監督;另一方面,則是要讓地方人大發揮監督作用,讓地方司法機關發揮監督作用。從監管的縱向層面上講,監管不僅僅是國土部監督地方政府用地情況,更需要中紀委、最高檢這些執紀、執法機關強力介入,查處興建高爾夫球場中違規問題,處理一批違法干部,特別是要深查幕后的權錢交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