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昨天(28日)晚上7點,香港銅鑼灣富豪酒店,持續了兩個月之久的國美控制權大戰終于揭曉,結果讓絕大多數人感到意外。因為在國美臨時股東大會現場,幾乎所有的小股東都將矛頭對準陳曉;會場外,絕大部分財經評論人和專家一邊倒的預言陳曉必輸;網絡上,成千上萬的網民甚至將陳曉批駁地體無完膚!而戲劇化的結果是:由黃光裕提出的5項決議案,除撤銷給予國美董事會的20%股份增發授權一項獲通過外,其余4項均遭否決,而現任董事局主席陳曉得以留任。有人說,這場利益博弈的大戲要比美國大片更為精彩。國家發改委“城市發展中心”研究員楊禹對此作出如下評論:
之所以結果與大家事前的輿論,和聽到的各方聲音不一,有兩個原因。一是之前太多的公眾和一些平面媒體、各方面分析家們普遍投入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感情因素,總是覺得這里面存在一個伙計要把東家踢走的一種心理上無法接受的因素。這是真的把這場爭執當成電視劇看了,這個戲有點過了。再有一個原因是,黃光裕在臨近股東大會的時候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公共平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很大。所以昨天我們看到,在股東大會前,很多媒體平臺上認為黃光裕勝券在握了。最終這樣的一個結果挺好的,讓人們感覺在這種事情上不是誰的聲音大就一定能夠很好。最終大家靠的還是公平競爭。
這場控制權大戰,雙方誰獲勝,都有積極的因素也有消極的因素,但客觀來說,陳曉一方相對更多地獲得了股東們的認可,這個積極意義更多一些。昨天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黃光裕也不是陳曉這兩撥人,而是那些我們叫不上名字的中小投資者。他們的決定既選擇了陳曉,同時又選擇要限制陳曉,所以這個決定非常理性,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投資者到底有多么的理性。因為他們既不希望國美回到家族企業的老路上去,同時也不希望職業經理人在這樣各方面條件還不成熟的狀況下當中,在這樣一場爭斗中取得完勝,從此就讓黃光裕這樣的創業者就此完全失勢。投資者這種選擇對國美來說是一個比較積極的信號。
旁觀者其實不需要太在意真正的輸贏,更需要在意的是這樣幾條:第一,大家是不是把所有的爭斗都放在規則之內,這個很重要。到目前為止雙方都是這樣做的,這就很好。第二,不要太多地用情感因素去考慮市場經濟當中企業發展的問題。
至于國美今后的發展,在前兩天我做了一個預測:一旦股東大會決出勝負,失敗一方怎么做是至關重要的。接下來黃光裕怎么做,這是至關重要。因為黃光裕他自始至終沒有想清楚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家族企業問題上,他一方面要把自己企業做大,另一方面又不舍得自己不做老大。做大跟做老大之間有時候是一致的,有時候又不同。如果他選擇了讓自己的公司上市,他就應該放下一定要讓自己做老大的這種對自己限制的思想。昨天的結果,如果能在這一點上改變黃光裕的話,那么雙方還有合作的機會;如果黃光裕不能改變這個認識的話,雙方經過這場惡斗之后分道揚鑣是可能的,雙方合作的幾率并不是很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