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3月29日電題:吉利迎娶沃爾沃:并購是個漫長“婚約”
新華社記者 章苒
只有十三年造車歷史的李書福,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100%股權。這是中國民營制造業迄今為止最大手筆的海外并購,沃爾沃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屬于中國的世界級豪華車品牌。
不過,始終伴隨著這場并購案的擔心和質疑并沒有因為28日晚間瑞典歌德堡最終股權收購協議的簽署而平息。畢竟這是一紙身份懸殊,卻將影響到世界汽車工業格局的“婚約”。吉利與沃爾沃這一充滿想象力的結合已經塵埃落定,但是這張商業約定還僅僅是并購的一個法律開始。
吉利:買到了沃爾沃的核心技術
吉利與沃爾沃俱有驚人的互補性:吉利代表著最具潛力的一個消費市場和最能進行成本控制的加工能力,而沃爾沃擁有的研發能力、核心技術以及品牌價值則恰恰是吉利所渴求的。李書福在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坦言: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是談判基礎。只要是屬于沃爾沃的核心技術,我們要擁有知識產權和使用權。
十年前福特收購沃爾沃這個世界頂級轎車品牌花了64.5億美元,是吉利出價的三倍多。但是到2008年福特準備出售沃爾沃時,它的稅前虧損高達15億美元,還欠著福特35億美元的債務。沃爾沃快速貶值的時候,李書福卻對它估價甚高:“福特和沃爾沃這十年來花了上百億美金研究新能源技術,就這一點,我覺得18億美金買下來很劃算!崩顣UJ為,新能源汽車是世界汽車工業的未來,也是將來汽車品牌競爭的主戰場。
從當事雙方簽署的協議來看,吉利不僅收購了沃爾沃的全部股權,買到了沃爾沃的核心技術、專利等知識產權和制造設施,還獲得了沃爾沃在全球的經銷渠道。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認為,這項海外并購的意義在于為自主創新提供原始技術依據,解決了中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
“海外并購和以往的引進外資相比,根本的區別就在于李書福的并購買到了知識產權,擺脫了發達國家在核心知識產權上的限制,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一直以來最為困惑的難題!闭憬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黃先海說。
沃爾沃:市場放大還是品牌稀釋
李書福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吉利將“放虎歸山”,不僅保留沃爾沃轎車在瑞典和比利時現有的工廠,并將適時在中國建設新的工廠,把沃爾沃從當前的小規模產能加以放大。對于沃爾沃來說,目前它擺脫虧損唯一的希望的確就在中國,去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相對于2008年下降了10%左右,但中國銷量卻增長了80%以上。被吉利收購以后,意味著打開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大門。
與市場放大的利好如影隨形的是對品牌貶值的擔憂。靠手工敲打造車起步的中國低端汽車制造商吉利,直到2002年還在為拿到汽車“準生證”奔波,時至今日它在中國市場一年的銷售額也不過十多億元,無論從品牌價值、研發能力、隊伍素質與沃爾沃都難以相提并論。
為了避免吉利的控股使沃爾沃低端化,李書福采取的方式是讓沃爾沃和吉利成為兩個完全獨立運作的品牌。“沃爾沃還是原來的沃爾沃,吉利還是吉利,除了老板換成了李書福!崩顣Uf,“這將是兩個完全獨立運作的品牌,吉利不會派人去替換沃爾沃的團隊!
據了解,28日簽署的最終股權收購協議充分保證了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繼續執行既有的商業計劃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交易完成后,沃爾沃轎車的總部仍然設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會指導下,沃爾沃轎車的管理團隊將全權負責沃爾沃轎車的日常運營,繼續保持沃爾沃轎車在安全環保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拓展沃爾沃轎車作為頂級豪華品牌在全球100多個市場的業務,并推動沃爾沃轎車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發展。
確保沃爾沃品牌價值不被稀釋直接關系到并購的成敗。李書福說,作為新股東,吉利將繼續鞏固和加強沃爾沃在安全、環保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前景:并購是個漫長“婚約”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在對收購一事發表評論時認為,吉利收購沃爾沃只完成了20%,只是一種商務上的協議,而真正將沃爾沃的品牌尤其是技術為我所用,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專家指出,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的合資歷史下來,幾乎所有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汽車品牌都實現了國產化生產,但是核心知識產權從來都不屬于中國。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到的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沃爾沃的核心技術。
“買到了技術并不能代替消化吸收和后續開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先海說,“現在沃爾沃只是法律上和商業上屬于中國,并不等于就買到了它思想、眼光和智慧!背藢暮诵募夹g消化能力報以懷疑之外,沃爾沃背后的巨大福利包袱、兩種文化的融合以及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對一個國際品牌的整合能力都是潛在的風險。
經濟學家馬光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美國汽車業與其說敗在技術方面,不如說敗在高福利,我對這項交易有些擔憂。如果吉利收購成功,光養這些人每年就得10多億元,未來有可能成為拖垮吉利的元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日本上世紀80年代收購浪潮的敗筆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日本三菱公司曾經買下洛克菲勒中心,但不久就因為經營不善,難以承受巨額虧損,不得不以半價再次賣給原主。索尼購買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的行為,后來也被證明是日本虧損最大的企業并購案。
“不能簡單地聽人家引導,對這件事我們有自己的研究!崩顣Uf。李書福以吉利并購澳大利亞變速箱企業為例,澳大利亞DSI用它的技術,在中國生產自動變速器,覺得設備投入要10億元,但是在中國,5億元就完成了。
“肯定會有文化差異,但是如果引導得好,使用得當,會產生優勢!崩顣Uf,“因為這種差異,從不同的角度,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正好給企業的決策產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