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市裕江冶金礦山機械廠經營廠長劉玉江:“那當時對我們作用挺大的,正是資金都花盡了,企業轉得正費勁的時候。”
相比之下,對河北省開明集團的支持難度就更大一些。董事長王占明告訴記者,開明集團原來也屬于典型的家族企業,人民銀行開始企業征信時,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人員也來到了開明集團,但王占明并未在意。
河北省開明集團董事長王占明:“當時應該說在正常來講根本就不可想象。”
記者:“為什么不可想象?”
王占明:“因為在企業融資這里邊說都是你企業主動去跑,這才對路子,恐怕還不一定能夠達到要求。”
在開明集團,農發行工作人員忙了小半年的時間,摸清了企業的財務狀況。而王占明也是這時才注意到,自己從事經營這么長時間,土地手續竟然還不完備。
王占明:“以前根本真的是不知道,也不知道這怎么辦,也不知道這是干什么用,原來好像對這個很陌生是這么一個情況。”
在理順了財務制度后,2007年,王占明拿到了第一筆500萬貸款,當年貸款全部還清。2008年,王占明又得到了第二筆貸款,有了資金上的支持,開明集團加大投入研發木制防火門等新產品,今年1到4月份,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王占明:“你就這么算吧,2007年以前,在人行跟發行支持以前的時候,你發展五年你不如一年步子邁的大。”
利用信貸資金,裕江機械廠也獲得了同樣的增長,生產規模翻了一番。劉玉江告訴記者,隨著財務制度理順,管理能力增強,企業還有了意外的收獲,無形資產也在增值。
劉玉江:“你像遷化的薄鐵,每月他都得和我們溝通,用原材料用啥的,趕上我說這兩天錢緊,過兩天吧,沒事的,你要用貨你先拿下,有時候有這種現象。”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對這些中小企業的投入則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遵化市信用聯社2008年實現利潤1個億,80%到90%來自于中小企業。遵化市農發行在征信系統中選擇了20家重點跟進,如今已和6家企業建立了信貸關系,放款1億8千多萬。唐山全市中小企業中,被列為重點服務對象的225戶,實現放款93戶,放款金融4.59個億。征信體系建設促進了信貸使用,信貸使用反過來又促進了征信體系建設。如今唐山市征集中小企業信用信息8000戶,占應征集范圍的80%。
“原先是咱們組織金融機構到企業主動去做工作,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主動到金融機構進行采集。”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黃慕東認為,唐山征信體系建設培育起了企業主的信用意識,步伐非常堅實。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黃慕東:“因為我們有很多的企業主,中小企業他們以前認為只有一個好的項目有市場,銀行就應該來支持我,但是他們恰恰忘了,信用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沒有解決,信用意識沒有培養起來是商業銀行非常緊張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老說,中小企業融資難,要有抵押物,但是中小企業有多少真正符合銀行條件的抵押物,包括我們搞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那么擔保機構要有一個代償能力,風險也不能完全的轉嫁給擔保機構,所以這實際上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培養企業的信用意識,不斷地累計他的信用記錄,讓商業銀行能夠了解他,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企業,那么今后我們的信用貸款就成為現實。”
“以征促用 以用促征” 實現多方共贏
為了讓征信體系建設走出企業不積極、金融機構沒動力的困局,唐山市采取了以征促用、以用促征的辦法,實現了多方共贏。這條成功的經驗實際上把握了一個重要核心,就是以征信促使銀行與中小企業,培育和建立信用關系,進而為銀企合作打開大門。不過,眼下看來這項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黃慕東:“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說中小企業不愿意把他的信息如實的上報,他認為這可能是他的一個商業秘密,不愿意給銀行,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時候填寫的一些信息,用我們業內的一個行話就是垃圾數據,就是銀行想支持你也不好支持。”
黃慕東介紹說,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人民銀行就開始推進企業征信系統建設。1992年,人民銀行深圳分行適應企業多頭貸款和信息共享的需要,推出貸款證制度,1996年推廣到全國。1997年,人民銀行開始研究建立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2000年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實現各省內金融機構聯網,2002年建成地市\省\總行三級數據庫,全面投入運行。2005年人民銀行啟動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目前已收入企業1400多萬戶。在此基礎上,2006年,人民銀行開發了一個系統,專門針對尚未與銀行發生貸款關系的中小企業,征集相關信息。到2009年4月份,這個信用體系已補充完善185萬戶中小企業信息。
黃慕東:“目前接近12萬戶,就是185萬戶里邊接近有12萬戶企業得到了銀行的授信,有近5.5萬戶企業得到了銀行的貸款,就是實實在在地拿到了貸款了,目前的貸款余額是7700億元。”
這就是人民銀行的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在這個數據庫里,這個子目錄就是中小企業征信系統,按照人民銀行的規定,沒有當事企業的書面授權,任何人無權查看其中的信息,系統還會自動追蹤紀錄查詢歷史,防止私自查詢。記者也只能了解到曾采訪過的企業的部分信息。以遵化裕江冶金礦山機械廠為例,從這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出,這家工廠信貸紀錄優良。然而,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受渠道限制,類似黃慕東提到的垃圾數據并不少見,杜絕垃圾數據最有效辦法就是各部門資源共享,但眼下這一點還很難實現。
中國人民銀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長王洪斌:“他有些地方好一點,就是這個人情重,他可以拍肩膀,他可以論哥們,但是這一套不能作為長久,你眼前可以,但是你長久用這種方式,他就感覺到作為一個完整的一個很規范的工作來講,那還不是個長久之計,不是個長久之計。”
王洪斌說,以唐山為例,目前他們已和環保\質量監督\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等實現了信息共享,但和工商\稅務等部門的信息還沒有接入進來。那么和這些部門的共享到底難在哪里呢,記者以合作投資者的身份撥通了一些部門的電話。
唐山市工商局工作人員:“收費。”
記者:“怎么收費?”
唐山市工商局工作人員:“查詢費150元。”
唐山市地稅局工作人員:“我們有為納稅人保密的義務,不會隨便就告訴你納稅人的情況。”
業內人士透露,對于一些部門來說,不原積極參與中小企業征信體系建設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之爭。
王洪斌:“當這個事做的時候對他有好處,他就積極,對于他好處不是太明顯,他就消極一些,這都可以理解。”
事實上,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以經濟發達國家為例,在嚴格保護企業權益的前提下,企業征信體系信息共享已成為共識, 美國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之間界線清晰,征信業已經成為一個年銷售28億美元的行業,就業人數2.2萬人,日均查詢200萬次,每年提供10億份信用報告。 歐洲企業征信主要由各國中央銀行管理,采集銀行信貸信息,為中央銀行監管和商業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服務。 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黃慕東向記者透露,按照國務院部署,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打造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最終實現對中小企業的信息全覆蓋。
黃慕東:“通過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我們是想培養起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財務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樣能夠真正的把國家的信用環境建設好,也能夠為金融機構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那么通過金融,通過投資的支持,就能夠更好的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發展軌跡。”
半小時觀察:完善征信需打破行政藩籬
經過最近幾天調查,我們不難發現,信息不對稱對銀企關系的影響已經在很多方面顯現了出來。銀行作為信貸資金的提供者,并不能親自參加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而使用資金的中小企業在經營信息方面比銀行擁有更多的優勢。因此,中小企業就有機會在貸款合同簽訂的過程中,或者事后資金使用過程中,損害銀行的利益,使銀行承擔過多的風險。反過來,銀行當然會對自己的風險想方設法進行控制,這場拔河的結果就是銀行的貸款門檻越升越高,中小企業的資金龍頭被越擰越緊。
中國經營周刊的一篇評論說:建立征信體系雖然為了打破銀行和中小企業的放貸僵局,但應該參與這項制度建設的并不僅僅限于銀行和企業。就像我們從節目中看到的,工商和稅務部門同樣掌握著關于企業信用的重要信息,只有把它們的信息整合進來,征信體系才能更準確反映企業的信用狀況。尤其,當一些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透明,資金管理不規范的時候,這種信息互聯整合的價值也就愈加凸顯了出來。
然而,現在建設這套征信體系的主體是人民銀行,當它面對工商、稅務乃至法院等相關部門的時候,一道道行政體制和現實利益構成的障礙,使得這些重要信息只能天各一方。怎么樣讓它們能組成一個完整的信用拼圖?這還需要更高層次的協調和管理。但只要我們意識到,這套征信體系得到的不僅是信息,也將帶來一個培養信用觀念的契機,這樣的付出就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