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申
隨著東星航空“折翅”,蘭世立被協助調查,自1月初便沸沸揚揚的“中航洽購東星航空”一事留下更多懸念。對財大氣粗的中航集團來說,此役如能順利告捷,只是其戰略布局中的一次小小躍進,但對民企東星集團來說,無異于失去半壁江山。
3年前東星航空高調亮相時,我便和蘭世立有過一次長談。當時,他對東星航空寄予厚望,夢想打造中國的“維珍”和“西南航空”,而今天蘭世立卻欲將航空業務拱手他人,那真正原因只有一個:東星航空正面臨難以承受之重。
其中的壓力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東星最缺的還是錢。當年能以區區數千萬元撬動上百億的產業杠桿,進入國家壟斷性的民航領域,這里固然有商業固有的波譎云詭,但蘭世立也已經把中國民營企業的市場智慧發揮到了極限。作為商人,蘭的聰明毋庸置疑,但20多年來涉險無數的東星,這次恐難自保。
同樣的危局之下,國有航空企業則可以靠巨額注資安然過冬,這也再次引發國內民營航空業的集體感慨:民營企業無論已做到哪個層面,仍難與“國企大哥”受同等對待。
新中國民營經濟發韌30年后的今天,人們仍喜歡用“白手起家”、“家族管理”、“急功近利”來評價中國民企的諸多先天不足,但往往忽略了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廣大中國民企——這些往往從社會底層土壤中破土而出的經濟幼苗,成長中的生存壓力如影隨形:從最初的資金、市場、人才,到慢慢壯大之后的管理、創新、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宏觀政策等一系列問題。一定程度上,民營企業的抗壓能力,直接決定了它們的生死存亡。對此,我們無論是從年前沿海制造企業的大量倒閉,還是從年后東星航空的無奈轉手中,都能找到相應依據。
相比之下,大多國有企業,尤其是重要的大型國有企業,則“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來自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天然優勢,使其在成立之初就“以一棵樹的姿態”出現,一旦面臨國家的產業調整或者國際同業競爭,國有企業在各項資源配置上的優勢則顯現出來。而對民營企業家們來說,哪怕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出于企業自身實力等因素的局限,他們也只能采取妥協式、漸進式的發展。
近期《鄂商》關注的另一主角、昔日給國家帶來5.5億美元巨虧的陳久霖,曾在出獄后感慨:如今多家央企的衍生品投機虧損更甚于中航油,管理層卻安然無恙。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因觸犯新加坡法律,我陳久霖未必會入獄3年。
在當年的中航油事件中,外界評價陳久霖時喜歡用“豪賭”這樣的字眼,后來蘭世立買飛機,媒體則喜歡用“賭徒”這樣的稱謂。但細細思量,這兩種“賭”其實大不相同:如果說前者是在“為國有資產增值”的幌子下,抱著“成則名留青史,敗則國家買單”的心態,那更多民營企業家的賭性,則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作者系《鄂商》雜志主編)
相關專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