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跨國收購 中國車企要防范有膽無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 09:55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王超

  急待輸血救助的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讓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車企食指大動。對國際市場的憧憬,對先進技術和跨國品牌的覬覦,激發了中國車企的斗志。豪華車一線品牌沃爾沃、越野車鼻祖悍馬,以及眾多經營不善亟待救助的海外車企,都有中國企業表達過購買意向。在這場跨國競購的戰爭中,不僅有國內的大型車企,也有初生牛犢的自主品牌,在國外車企面對金融海嘯,身心疲憊、叫苦連天的時候,中國車企體現出莫大的積極性與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據彭博社報道,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公司日前正與通用汽車進行談判,準備斥資5億美元收購悍馬,該巨額資金需要從國有銀行貸款獲得。早在去年6月,在前3年已經虧損510億美元的通用汽車,就向外界宣布將重新評估悍馬的品牌價值。隨后,長豐汽車就陷入了收購悍馬的傳聞中,但去年8月又傳出,其與通用的談判已經終止。一汽、東風和上汽等國內車企,也曾先后成為收購悍馬傳聞的主角。

  后來,通用的破產陰影引發了更大的動蕩。某美國媒體去年11月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解決通用危機的最好辦法是:將別克賣給上汽。之后,上汽成為欲奪取通用控股權的“神秘公司”,并被美國媒體譽為“巨額投資者”。

  美國媒體對上汽收購通用的推測,遭到上汽斷然否定,但讓海外媒體最受震動的并不是上汽,而是中國車企對沃爾沃的饞涎。據悉,在福特決定出售沃爾沃一年前,最先流露收購意向的是吉利汽車;在福特宣布出售沃爾沃后,雙方又在歐洲進行了秘密會晤。在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對此予以否認之后,奇瑞當家人尹同耀卻高調表示,奇瑞不排除收購一個目前處于困難中的歐洲汽車品牌,并透露有幾家歐洲汽車品牌正與奇瑞洽談。此前,國家進出口銀行曾給予奇瑞100億元貸款額度支持奇瑞出口,這讓奇瑞收購沃爾沃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

  中國企業對跨國收購的熱衷,除了急于推進國際化戰略之外,也有自主技術缺失亟待彌補的考慮。如果能買來知識產權,也許能改善其技術力低下的窘況,對于資金尚且充裕的國內車企而言,這是提升自主能力的捷徑。然而,跨國收購面臨的文化融合、地區差異管理等問題,也是最讓中國車企頭疼的。

  不久前發生的雙龍風波,就是中國車企跨國收購的負面例子。上汽不僅沒有通過雙龍獲得技術提升,反而被扣上“偷竊技術”的大帽子。一個本就茍延殘喘的韓國企業,卻在被上汽收購后,將所有的不是歸咎于上汽。看看上汽收購雙龍后的財務狀況,簡直讓人觸目驚心:2004年,上汽以5億美元正式收購雙龍48.92%股權,之后增持至51.3%。2005年,雙龍年銷售額還在33.91億元,2007年就掉到了8.87億元,2008年擬虧3.8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11月30日,按中國會計準則,上汽擁有的雙龍權益為18.51億元。如果破產,上汽股權投資存在全部喪失的可能。

  中國企業實施跨國并購,不是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就可以高枕無憂的。雖然與雙龍相比,不管是別克、悍馬,還是沃爾沃,都是國際上響當當的品牌,但這并不代表中國企業有能力“蛇吞象”。擁有百年歷史,不斷在跨國并購中走到今天的通用、福特,其結局尚且令人痛心,中國車企又有何能力在并購中獲得更多機會呢?

  那么,通過跨國收購,中國車企是否就能輕易獲得技術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比如沃爾沃,其對福特的技術依附程度很大,任何買家在收購沃爾沃后,都必須繼續向福特購買零配件至少5年以上;同時,新買家必須全力投入研發未來車型,否則5年后就將面臨“無新車可賣”的困境。很顯然,買進沃爾沃,不僅需要龐大的財力、持續的后續資金注入,還需要買家自身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否則,就會陷入向賣方持續購買技術的陷阱,以中國車企普遍的技術實力,這一任務尚難完成。

  當通用董事長瓦格納請求豐田購買其部分資產時,豐田選擇了袖手旁觀。相信豐田對通用并非沒有興趣,但吃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卻未必有助于消化。上世紀80年代,在豪華車上尚無建樹的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企業,并沒有通過跨國并購來豐富自己的高端車型,而是通過在歐美市場自建豪華品牌,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現如今,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都已成長起來。在跨國競購的流行趨勢中,日系企業選擇了沉默。

  與日系企業相比,一些德系企業并不回避跨國并購,但其初衷卻并非基于對方的技術和品牌。諸如寶馬在收購羅孚的過程中,最終只留下了MINI品牌,并對這個毫無名氣的小品牌進行了重塑,如今,MINI已成為寶馬利潤最高的品牌。寶馬保留了MINI車型,并用自身的技術實力提升了MINI的檔次,這樣的收購無疑是明智的。反觀戴姆勒與克萊斯勒的聯姻,在技術共享和品牌塑造上就做得比較糟糕,最終不得不以分家收場。

  對于技術實力不濟的中國車企來說,跨國并購并不是一條獲得核心技術的捷徑。龐大臃腫的品牌、糾纏不清的債務、為員工維權的工會,等解決完這一連串的問題,企業的內力也所剩無幾了,還有什么資本去做技術研發呢?金融海嘯給了中國自主品牌機會,可以借機壯大自己,但跨國并購并非最好的方式。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別人亟待出手的東西決不是奶酪,很可能是地雷,因為沒有人會把最好的東西賣給你。

    相關專題:

    沃爾沃買家的代價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