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黃蕾 但有為
以為退潮時能撿到貝殼,殊不知多是扎腳的玻璃。
0.92歐元/股,昔日“銀保雙頭鷹”富通集團的最新收盤價。在中國平安入股一年后,非但未見分紅,就連238.74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成本也所剩無幾。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海外投資上素來長袖善舞的中投公司也嘗到了錢袋縮水的苦澀,在黑石、摩根士丹利、Primary基金三項主要投資上的失利,著實給這個投資大鱷潑了盆冷水。
在這場令人窒息的次貸危機中,中國金融機構很難以“局外人”自居。在當前的形勢下,這次“出海”撿貝殼的經歷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反思和警示。
輸在“跑得快”
與時間賽跑,白手起家的中國金融機構多數奉行著這一經營法則,在具體行動時則被詮釋為創新、突破,忙圈地、忙圈人。
然而,這次它們卻恰恰輸在“跑得快”。按中國平安三季報數據來推算,其投資富通集團股票的成本價為197元人民幣/股,如此高企的收購價,從開始決策到具體行動,中國平安只用了區區數月,便火速在二級市場拿下富通,并幾次追加股份力保最大單一股東席位。激進的心態不言而喻。
有人感慨說,如果中國平安能再慢一拍,如今心痛的將會是他人。據消息人士分析稱,中國平安投資富通股票,“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收購后者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據說,當時競購者眾多,其中還有中國平安的老對手中國人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就在中國平安投資富通股票的兩個月后,中投以50億美元購買摩根士丹利不超過9.9%的可轉換股權單位。時至今日,摩根士丹利股價已從去年底的50美元跌到十幾美元,中投浮虧近40億美元。據有關消息稱,中投目前還在與摩根士丹利進行談判,希望能夠在2010年7月進行的轉股價格上獲得一定的補償。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可能對所有的行業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機會顯現的時間可能不一樣。”普華永道合伙人謝韜說,“現在很多端倪還沒有顯露出來,兩、三個月以后出手,也不見得就誤了這個時機。”
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石建勛看來,盡管最近國內外的輿論“忽悠”中國企業去美國抄底的“理論依據”不少,但他本人并不贊成中國企業目前去華爾街抄底。他認為,如果在這種看似便宜貨滿地的時候倉促出手,一旦接手可能發現有更多的窟窿等著補,那時候想抽身都來不及。
法律成本省不得
中投、平安是國內大型企業“出海”失利的兩個典型案例,也是近幾年國內金融企業跨海并購重時間而輕風險的縮影。
在與多位從事并購案的律師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國內不少企業在收購案上往往容易忽視法律成本。按照上海信誠律師事務所劉軍廠律師的說法,“國外金融機構在對待并購時通常比較沉著冷靜,除企業本身的律師隊伍參與盡職調查之外,還會聘請第三方律師團隊,更多地考慮第三方意見;而國內企業真正按這個流程做得并不多,還有不少企業是高管拍腦袋決定。”
|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