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信證券重點跟蹤的內地三十家主流地產公司今年中期業績看,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長百分之五十四,并預計今年主流地產公司凈利潤增速有望與房價飛漲的2007年持平。明年凈利潤增長也將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之間。最新權威調查顯示,有57.2%的房企表示今年上半年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去年相比差不多,同時,僅16.6%的房企認為下半年其經濟效益會繼續下降。業內人士分析,在資金、土地緊張和銷售、新開工量下降等因素影響下,房企未來的收益的確面臨壓力,但整體市場矛盾并不突出。
而且,就連房地產市場的建設投資仍然還在增加。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319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逾1/3,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開發面積近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9%。
另外近期進行的一項針對國內經濟學家的調查更能說明問題,有近百名國內經濟學家認為,目前房價依舊處于高位,調控部門應繼續堅持政策的連續性,這項調查是在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主持下進行的。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目前的房價水平依舊偏高。其中,52%的經濟學家認為房價“較高”,31%認為“過高”。在全部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只有1%認為房價“較低”。 參與此次調查的中國社科院欠發達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袁鋼明表示,從全國范圍看,大多數地區房價依舊在高位堅挺,房價下降的只是極個別地區。這些經濟學家建議,調控部門應繼續堅持政策的連續性。
救市是個偽命題
既然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并沒有下降,開發投資仍在高位,企業效益也未出現明顯下滑,所謂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又從何而來?如果事實已經表明不存在危機,那么,救市就根本是個無稽之談。“救市是個偽命題。”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此前曾表示。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指出,“房地產的所謂"救市"只會埋下更大的隱患。在市場需要自然調整時,究竟是允許市場自然去擠壓泡沫,還是人為去‘托市’地進一步吹大泡沫、積累矛盾,現在我們還有選擇機會。”全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就對救市說非常排斥,他表示,目前全國整體房地產市場正處于理性回歸過程中,房價和房地產開發面積依然沒有下降,過去兩年房價漲得太離譜了,現在正在慢慢回歸。
其實,記者始終堅持這樣的觀點,樓市和股市是絕不相同兩個市場,它不會簡單地大起大落,目前房地產市場根本不存在救市的環境。如果我們把樓市和股市比較一下,可以發現,首先它們的市場性質不同,股市是一個純粹的投資市場,它是資本流動和企業融資的場所,而樓市則不同了,它的首要功能是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其次才兼有投資的功能;其次,供應的方式不同,股市的供應可以通過增發新股來實現,從長期來看是無限的,而樓市供應最根本的是來源于土地,是有限的;最后,政策的著力點也不一樣,對于股市的調控主要集中在市場資金的流向上,而對于樓市則更在于讓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充分享受到居住的權利。而這一切,都決定了樓市的發展較為穩定并且周期較長。
行文至此,我們已經非常清楚了這樣的事實,救市根本就是一個非常荒謬的提法,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還誤導了廣大社會大眾。而與此同時它又是一層一捅就破的窗戶紙,因為在其背后恰恰暴露了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利益所在。
歸根到底,所謂救市說的根本目的在于希望出臺利好政策,來幫助開發企業減輕降價的壓力,來度過目前成交量低迷的這一難關。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行業內出現的局部變化被人為地夸大了,而現在的事實已經證明,所謂的深圳樓市出現的千億元“斷供”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其實房地產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即使在長期向好的大背景下,也會出現階段性的調整,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無論是我們的投資者還是房地產企業,都應該理性面對市場出現變化,而不能日子一不好過就哭哭啼啼呼救,這些小孩子玩的把戲還是早些收起來為好。
樓市情報
臺“桃園航空城企業總部”來滬招商
日前,臺灣商界名人、國信集團主任委員蔡辰男將其位于臺灣“桃園國際航空城計劃”旁占地4萬平方米、目前仍屬規劃中的“桃園航空城企業總部”帶到滬上參加“上海國際商業地產博覽會”,希望能通過與大陸企業主的直面交流,尋找到適當的合作伙伴,此舉堪稱為兩岸首例。
兩岸房地產專家蔡為民表示,作為國信集團委托代為處理此次“協尋”合作伙伴的一方,他認為目前這塊土地周邊尚不具備足夠的商業氣息,但上海的經驗告訴我們,國際機場周邊發展速度總是驚人的,“桃園航空城企業總部”頗為類似于虹橋機場旁的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袖珍版,隨著機場業務的欣欣向榮,其發展潛力也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