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觀點:糧食危機還可能威脅中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5:56 《中國商界》雜志
我國糧食安全目前還沒有太大威脅,但在糧食生產、流通等環節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化解和處理,糧食危機還可能威脅中國。 文/雅婷 此次全球性的糧價飛漲,對中國影響是有限的。雖然今年我國糧食價格保持著上漲趨勢,但目前糧食供給保持著大體平衡,糧食價格也是全世界最低的。現在看來,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還沒有遇到什么威脅,但在糧食生產、流通等環節,我們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許多專家指出,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及時化解和處理,糧食危機還可能威脅中國。 問題一 :國際糧價高,糧食出口如何控制 在目前國際上糧價飆升,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糧荒的情況下,可以說,中國是一片綠洲。國家糧食局研究員丁聲俊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盡管國際糧食儲備現在是30年來最低的,但我國的糧食儲備卻連年增加,現在有1.5億到2億噸的庫存。糧食安全系數也遠遠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安全標準,達到了30%以上。 然而,也正是因為我國糧價處于全球最低價的“綠洲”,其中的“差價”才容易激發糧食出口的沖動。丁聲俊分析說:從目前的趨勢看,漲價的壓力在短期內無法扭轉,有些權威機構預測近一兩年都會面臨漲價壓力。目前,大米、玉米、小麥等國際價格都高于國內,再加上能源、資源型產品價格上漲,比如石油漲價導致國際運費提高,化肥國際價格上漲了200%。以糧、油料為原料的制成品價格也持續上漲。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經濟聯接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由于價格的傳導作用,國際糧價暴漲對國內糧食價格的壓力也在加大。 實際上,為確保證國內糧食供應以及抑制糧食出口,我國政府已經連續推出了一系列宏調措施保障國內供求。不過,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近日表示:盡管我國已經采取了限制糧食出口的措施,但由于我國的價格和國際并不接軌,所以即使加上30%的出口稅,把糧食出口到國際市場,仍遠遠低于國際市場的價格。 今年以來,大米出口量超過世界總出口量的1/3的埃及、越南和印度等國先后對大米出口進行了限制。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紛紛把大門關閉,反映糧食問題的嚴重性。對此,丁聲俊認為,當前國際糧價暴漲,我國成為低糧價區,應嚴控大宗谷物的出口。不能為了掙錢而不顧糧食安全。重點應放在控制谷物出口,對小雜糧可以考慮讓其自由出口,因為小雜糧主要產自邊疆干旱半干旱地區,它的出口是特色產業,有利于國內生產,與大宗糧食產品有所區別。 問題二:控制CPI與控制糧價上漲的兩難 今年一季度,我國CPI數據已高達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8個百分點。CPI的持續走高,讓我國要在年內實現CPI控制在4.8%的目標顯得更加嚴峻。因此,控制糧價上漲,又多了一重反通脹的意義。 對此,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表示:在去年以來的食品價格上漲中,糧食價格上漲并不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主要還是由于豬肉和食用油的價格上漲較快。 丁聲俊則分析說,當前國內的糧價上漲有四大特點,就是溫和性、合理性、結構性和可控性。溫和性是說我國目前的糧價上漲是溫和的,2007年糧食價格上漲只有6.4%,拉動食品上漲的主要是豬肉和植物油;說目前國內糧價上漲合理是因為過去糧食價格長期偏低,目前的這種上漲是處于合理區間的恢復性上漲;結構性是說在我國是有些地方糧價在漲,有些地方還偏低,主要是南高北低,北方糧食主產區有些地方的糧食還低于最低收購價,而且有地域區別,西北糧價比較高,河南低;可控性是一旦國家采取宏觀措施就能把糧價穩住,現在的成品糧價格是略高于1月,糧食公開拍賣、競價銷售和糧食最低收購價兩大政策相結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現在,國家對農產品價格的關注前所未有,各項政策紛紛出臺,這些政策中又以平抑糧價為多。對此,南京農業大學國際食品和農業經濟研究中心鐘普寧曾表示,當前控制糧價政策,可能會造成一年之后糧食供給不足。所以,在補貼沒有跟進的前提下,一味壓糧價并不會阻止國際糧食危機擴散到國內,反而可能促其惡化。在供給充足的情況下適當提高價格只是提前釋放了通貨膨脹的壓力;而如果僅僅關注于CPI的穩定,那么可能在一年之后我們所面對的就不僅僅是價格危機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