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電聯:電力高收入合理合法 降薪對基層沖擊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11:57 經濟觀察報
張沉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表態了。 在社會各界對電力行業高收入討伐聲浪不斷,一些電力企業相繼開始降薪行動之時,中電聯副秘書長范繼祥表示,電力行業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 8月2日,他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輿論對電力行業高薪問題的認識過于偏激,“是不客觀的”。 中電聯是全國電力行業企事業單位的聯合組織,目前擁有會員單位1440家,包括國家電網公司、華能集團和國電集團等中國所有大的電網公司和發電公司。 范繼祥沒有否認電力行業收入較高,但他認為,年收入超過10萬的職工是少數,不具有普遍性,電力企業老總年薪過百萬美元的說法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范繼祥曾任某電力局局長,正廳級干部。范以自己為例解釋說,他目前的退休金每月還不到2000元,而且很多企業并不像傳說的那樣,普通職工年薪15萬元。 范表示,據他了解,目前國內電力企業老總最高年薪在70萬元到80萬元左右。他說,電力行業收入水平全國各地不等,東部發達地區一般職工年薪6萬元到8萬元,西部陜西、新疆和甘肅等地一般在3萬元上下。 對于一個倒閉電廠抄表工年薪10萬元的說法,他認為是“胡說”。 不過,正是抄表工年薪10萬的報道最終引發了輿論對電力行業的大規模“討伐”。 此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步正發曾表示,目前我國行業間工資差距過大,壟斷行業員工工資過高、增長過快的問題比較突出。電力、電信、金融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間。壟斷行業的高收入因此成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焦點問題之一。 此后,國家電網公司、華能集團和華南電網公司等電力企業的高層開始帶頭降薪,一些大集團的老總主動將年薪降低30%到50%不等。這也被外界看作迫于壓力所做的被動調整。 范繼祥認為,電力行業的高收入與工資制度改革有關。 1997年電力行業實行承包后,在工資制度上,電力企業實行每年年終按照完成任務的情況分配獎金的績效考核制,由于對管理層實行年薪制,分配時管理層收入就比較高。范說,這樣的體制改革很多行業都實行了,這樣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范表示,電力行業的高收入是經過20多年的努力得來的。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電力和煤炭等產業部門同步開始現代化建設,那時候電力行業的工資根本比不上煤炭行業,“煤炭比我們高一級”。通過減員增效、提高職工素質等手段,才使得整個行業收入水平不斷上升。 他舉了個例子,以前一線工人基本素質較低,現在已經到了本科以上水平;以前一個工廠要1000人,經過分流到三產等服務行業,現在同樣的一個工廠也就200多人。“效率高,工資自然就高。”他說。 據范介紹,目前電力行業已成為中國少有的與世界先進工業技術比肩的行業,發電、裝機容量和用電量都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他問記者,“我們為國家做這樣大的貢獻,而且收入是合理、合法的,為什么社會對我們這樣憎恨呢?” 當被記者問到電力是否因壟斷才獲得高收入時,范認為,首先電力行業通過努力提高了生產力;其次,從全球范圍來看,沒有哪個國家的電力行業不是由國家控制的,“因為這涉及到國家的能源安全問題。” 范繼祥對電力行業的降薪行動表示不解。不過他說:“這次(降薪)可能對基層的干部沖擊較大。很多電力行業的基層人員認為他們被冤枉了。” 一些不滿的電力職工開始在網絡上發帖喊冤。 中電聯官方網站的首頁上以“關于電力行業的幾個認識誤區”為欄目,刊登電力行業內部人士對高薪質疑的回應。一篇8月3日掛上網站的文章說,要電力行業降薪“是大鍋飯情結在作怪”。 目前,中國很多國有企業實行年薪績效考核制,企業的工資總額與企業經營效益直接掛鉤。中國實行對企業工資總額進行管理,根據國家規定企業效益如果增長1,那么工資總額將相應增長0.3到0.7不等。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副所長楊黎明認為,這項制度在操作過程中存在漏洞,結果工資總額只能漲不能降,進而出現了壟斷行業高工資的局面。 楊說,我國工資總額與企業效益直接掛鉤,按規定企業工資應隨著企業的經營好壞,同比上升或下降。但很多企業,在工資上升時多執行同比例,而下降時有的企業不再執行降低或執行較低的比例。 經過20多年積累,導致很多企業工資總額只增不減。同時,中國很多大企業都建立了三產等子企業,而這些企業的收入很多時候并沒有納入到企業的直接收益中去,這部分收入被很多企業以福利等各種形式下發給職工,使得一些行業收入較高,而政府又很難控制。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