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新貧油時代來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1日 07:55 《財經時報》

  2005年,中國能源四面出擊。也就在這一年,世界石油價格幾近瘋狂。8月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受阻于政治因素,但是在俄羅斯、中亞等地區,也還算有所斬獲。經濟高速增長,消費需求大增,中國進入石油消費性短缺時代

  □ 本報記者 陳娟

  2005年8月1日,執政23年的沙特國王法赫德突然去世,來自世界最大的產油國的噩耗,使得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首次突破60美元。27天后,在美國新奧爾良登陸的“卡特里娜” 颶風,將油價“吹”上了每桶70.85美元的歷史頂點。

  卡特里娜在密西西比平原肆虐的時候,臺風“泰利”正在橫掃中國華東六省,由此引發的一場“油荒”,則開始在整個南中國蔓延。

  自從40年前,中國摘掉了由于供給性因素的“貧油國”帽子后, 2005年之夏的這場前所未有的“油荒”風波,表明中國已經由于消費性因素而再次進入“貧油時代”。

  掣肘中國經濟

  由于長期以來,中國石油生產基本能夠自給有余,同時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達到了70%以上,石油的比重則一直低于20%,中國因此一直身處國際油價潮起潮落的波及范圍之外。

  隨著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中國對石油的依存度大大提高,同時石油能源消費比重也在2004年首次超過20%,達到了22%。對國際市場油價的波動,中國再無可能置身事外。

  “高油價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戰略室主任高世憲認為,高油價將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直接影響: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并拉動物價上漲。

  這種作用會體現在兩個方面: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致使產品

競爭力下降;間接的因素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國際市場
原油價格
每上漲10美元/桶并持續一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其中發展中國家減少0.75個百分點。

  而中石油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油價每上漲10%,將使中國GDP增長至少降低0.1%。由于油價高漲,2005年中國僅進口石油一項,就需要多花費約70億美元。發改委能源所高級顧問周鳳起預測,如果油價繼續上漲,它也將給中國經濟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皬睦瓌訃窠洕娜{馬車來看,油價上升可能使消費和投資減少,出口下降,進而影響國民經濟增長”。

  而從微觀經濟角度來看,高油價的影響主要將體現在石化行業下游成本上漲過快,對汽車等相關產業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油價上漲,使得原油開采行業利潤大幅度上升,而煉油和石油加工企業因“批零倒掛”,出現明顯虧損。

  安全或受制于人

  從1993年開始,中國就已是石油純進口國,目前則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消費國。中國石油年進口量已突破1億噸,每年進口石油用匯350億美元,石油外貿依存度已達到40%。國外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增加到每年5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提高到74%。

  而中國卻形成了“越高越買,越買越高”的局面。由于中國缺乏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定價的話語權,也由于中國沒有原油戰略儲備,只能被動接受惡性抬高的油價,石油安全已經面臨潛在威脅。

  中國外來石油90%來自海路,其中主要通過馬六甲海峽,一旦遭遇戰亂或霸權國家封鎖,中國的海外石油供給,就有陷入停頓的危險。

  此外,石油領域的競爭早已超出了純商業的范圍,富油國們開始“恃油而驕”,將石油轉化為外交工具,在國際上討價還價。而歐美投機商在油市中興風作浪的能量,同樣越來越無法讓人忽視,具業內人士分析,對沖基金的操作方向,幾乎是國際油價在幾個月內,從40多美元直沖70美元的唯一直接原因。

  在對抗這一輪高油價的沖擊時,美國表現出了極強的承受力,而在中美之間,兩國在石油供應上不容置疑地存在競爭。周鳳起認為,“雙方都可能會加強對石油產地影響力,以此方式來解決需求問題!

  2005年12月22日,“中國-歐佩克能源對話”機制宣告正式建立,兩者間的“真空地帶”被掃除,中國的話語權得以加強。但是這種“話語權”能夠帶來多少利益,也還難以判定。

  四面出擊 雙“管”齊下

  中國70%的進口石油供應來自中東、海灣地區。但是這一地區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明顯,中國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俄羅斯、中亞以及北非等地區。

  2005年8月,中海油退出收購優尼科之后,中國在俄羅斯、中亞地區,卻有了可見的收獲。高世憲認為,中俄、中哈陸上相連,輸送便捷,不僅體現了“能源來源的多元化”,還提高了能源輸送的安全系數。

  目前,俄羅斯正在緊鑼密鼓籌建遠東輸油管道(泰納線),2008年11月交付使用,輸油能力將達3000萬噸。另外,俄羅斯還準備加速向中、韓修建天然氣管道。此前,俄運輸部長列維京也表示,將下決心投巨資改造通往中國的鐵路,屆時,俄每年通過鐵路對華輸油能力將提高到3000萬噸。

  哈薩克斯坦在對華輸油上也不甘示弱。一份數據表明,1993年—2004年,進入哈薩克斯坦的300億美元外資中,40%都對能源“情有獨鐘”。由哈薩克斯坦通往中國的石油管線在2005年已經建成,初期年輸油量1000萬噸,以后要達到2000萬~3000萬噸,不僅運輸份額油,還運輸其他油田以及來自俄羅斯的油。

  10月5日,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承建的第一條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并正式投入運營。年輸送天然氣52億立方米。

  10月25日,中石油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總價值約為41.8億美元,這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海外并購案,開創了中國石油企業整體收購海外油氣公司的紀錄。據了解,該公司年原油生產能力超過700萬噸。在哈薩克斯坦擁有12個油田的權益、6個區塊的勘探許可證。

  在將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收入囊中后,中石油與中石化聯手,出資6億美元收購蘇丹一處油田的鉆探權。初始產量為每天2萬桶。

  在這之前,9月,兩巨頭曾聯合出資14.2億美元,購得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爾的石油資產和管道資產。

  此外,12月24日,中國和朝鮮簽署了一項在黃海海域共同開發油田的協議。

  最近一年,中國還與中東、印尼、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談成一批石油、天然氣項目,共3000萬噸,對彌補中國能源不足將發揮重要作用。

  有“備”無患

  目前油價的高位運行,一般被解釋為全球石油需求增加所致,這其中,進口量增加較快的中國往往被指責為石油價格上漲的禍首。

  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問題專家牛犁表示,中國給世界創造了大量價廉物美的產品,從世界獲取資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全球化配置的必然,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有些莫名的“擔憂”實在多余。

  為了確保能源安全,中國已開始著手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制度,以應付可能發生的石油危機。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高世憲表示,中國政府已經籌備設立一項外匯基金,資助海外能源并購,并在企業的海外資產發生枯竭等突發情況時,以此規避企業的投資風險。

  此外,中國能源網執行副總裁韓曉平也認為,中國的石油企業要堅持“走出去”的戰略,積極參與國際油氣勘探開發,力爭掌握更多的國際油氣資源,提高抵御高油價的風險能力!拔覀儜攲W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從國際市場上獲取發展所需的石油資源!(010243)


《財經時報》,中國人首選的經濟周報!
全年定價:98元
電話訂閱:010—87762866轉8011、8017
網址訂閱:#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