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藥廠質疑降價令對中藥洋藥法外施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4日 11:01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訊 (記者 肖樹臣 通訊員 孫斌) 藥品“降價令”公布以來,不少消費者發現22種降價藥無一是中藥,而且,在發改委單獨公布的“品牌藥”降價名單上,不少“洋藥”的降幅大大低于“國藥”,這令許多消費者感到十分不解。 鄭州的張先生認為西藥副作用大而樂于吃中藥。他說:“我是個藥罐子,西藥降價多次了,為什么不讓中藥降價?一部分老百姓還是難以享受到降價帶來的好處。”而某西藥企
“降價藥”不涉及中藥有什么隱情呢?以中藥為主打產品的廣州白云山中藥廠河南辦事處經理宋士杰向記者透露了個中原由——— “中藥和西藥用一樣的價格調整標準是不合適的。中藥講究的是原材料的成色,由于原材料的產地、采收季節、藥品的工藝等不同,中藥的品質會有很大差異,這個檢測標準很難完善,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中藥降價,會逼著廠家去尋找品質差的原料,減少工藝降低成本,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在全國知名的藥品物流集散地———鄭州貨站街,河南某制藥廠銷售經理向記者提出了另外一個疑問:同樣是符合中國藥品標準的產品,為什么國內藥企生產的藥,價格平均降價40%,而外資企業生產的藥品,降幅在4%~25%?如果“洋藥”代表的是先進生產力,那它的成本應該更低,其降價幅度應該更大才對。如果“洋藥”是落后的生產力,為什么還要對其“法外施恩”?降價厚此薄彼,增加了市場競爭的不公平。 數家制藥廠經銷負責人表示,可怕的是在藥品回扣久禁不絕的情況下,“洋藥”憑著高額的定價將擁有更大的價格空間以爭奪“國藥”的臨床。如果國家有關部門不及時出臺鼓勵質優價廉仿制藥使用的相關政策,國內藥企將逐漸淡出市場。 健康人大藥房業務總經理劉艷波和河南老百姓大藥房有關人士說,“現在的問題是,‘以藥養醫’的醫院壟斷了一些藥品的供應,這種讓老百姓不想吃高價藥也必須得吃的‘專供’藥現象長期存在,實屬不正常。政府要想真正讓藥價降下來,何不硬性規定所有藥品都不準走‘專供’渠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