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錢王折戟古幣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16:48 《資本市場》

  文/ 聞志

  金泉錢幣——這個曾經把歷史遺存的、銹跡斑斑的古錢幣,還原成為“金子”本色,用一個個在人們眼中司空見慣幾乎忽略不計的小玩意,欲建造巨大文化產業大廈。這個曾是亞洲最大的錢幣公司,到底怎么了?

  八月的夏日,古城西安,和平路上,金泉大廈。

  陽光下“金泉錢幣”招牌依然耀眼,但是進入大廈才感到了巨大的反差,電梯已經無法直達。三樓是金泉錢幣在西安的博物館,樓門緊閉,四樓是辦公區,緊閉的樓門甚至透出一種陰森的感覺。誰能想象,這里曾經是亞洲最大的錢幣公司——西安金泉錢幣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泉錢幣)的總部。

  輝煌之昔

  曾是亞洲最大的錢幣公司

  金泉錢幣,是一家主營中國歷代古錢幣、金銀紀念幣、世界貨幣及相關文化產業的民營公司,于1998年8月成立,僅數年時間,公司的總資產由1998年的1.095億元發展到鼎盛時期的12億元。

  這樣的發展速度令人瞠目,金泉錢幣創下的之最也令人驚嘆:曾是亞洲最大的錢幣公司;而“金泉錢幣”也成為中國有史以來錢幣行業第一個注冊

商標;西安的金泉錢幣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錢幣博物館,并被接收為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這在中國民營博物館也是第一家……

  金泉錢幣常年在全國各地收購古錢幣,上迄先秦,下至民國,有相關人士估計,其總量超過10億枚,占據了國內古錢幣市場總流通量的70%。 除去價值不菲的珍品,就普通古幣而言,據上海國際拍賣公司的資深顧問孫仲慧的判斷,即使80%到90%的古錢幣以每枚平均價值1元人民幣來計算,金泉錢幣總資產至少在十億元人民幣以上。

  而從1998年開始,金泉陸續在北京、上海、西安、廈門等地建起免費開放的古錢幣博物館,其中廈門的博物館就建在風景秀麗的鼓浪嶼;上海的博物館則是設在多倫路上湯恩伯的舊公館中,各地博物館昔日游客如潮……

  金泉錢幣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1999年,上海財富論壇,海內外豪商巨賈風云際會之時,金泉錢幣被指定為紀念品;2000年,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出訪,所攜禮品中就有金泉公司開發的精品書冊《錢幣與書法》。

  甚至,1998年前后金泉錢幣發行股票之時也是異;鸨晃划敵鯀⒓影l行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很多人在西安證券(現在的華鑫證券)購買金泉錢幣的股票,排隊購買的人很多,不少投資者公開買不到,只好私下通過關系購買。

  發跡之秘

  “錢王”鉆了古錢幣的生意眼

  提到金泉錢幣,不能不提到其董事長王剛,這個被《中國證券報》稱為“錢王”的人。1990年,在西安市煤氣公司工作了五年的王剛南下廣東,利用煤氣公司的優勢給煤氣灶做代理銷售,后來又涉及貼牌生意,為別人加工產品。幾年積累,他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996年,在西安市政府開辦的西安古文化藝術節開幕前夕,幾位錢幣收藏家舉辦了一個古錢幣精品展覽,結果,用古錢幣制作的幾千本紀念冊銷售一空。

  精明的王剛一下子看到了小小古錢幣后面隱藏的商機:“中國有幾千年制造和使用貨幣的歷史,資源豐富,如果對古錢幣進行開發和利用,可以形成一條涉足教育、出版、旅游、博覽的產業鏈。” 于是王剛邀請全國200多位名錢幣收藏家到西安聚會。會上放出話來,他將敞開收購各種古錢幣,“不管什么錢幣都可以盡管拿來,24小時收購,有多少收多少!毕鞒,全國各地的古錢幣潮水般涌向西安。

  短短兩年內,王剛耗資1億元,從民間共收集了大約10億枚古錢幣。1998年,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他創辦的金泉錢幣博物館“古錢幣收藏之最”的證書。王剛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錢王”。

  成為“錢王”的王剛注冊成立金泉公司,又花大力氣對這些銹跡斑斑的古錢進行整理。梳理出每個古錢幣背后的故事后,對其進行分揀、清潔,或鑲嵌鏡框中,或封存在書冊里,或一枚枚串結起來,編制成各種工藝品。由于集歷史文化內涵和錢幣實物真品于一身,使得原來成本只有幾角錢的古錢幣,身價頓時暴漲。

  而憑著文化切入點與商業賣點的巧妙對接,金泉錢幣取得較大成功。上海市原市長徐匡迪在參觀金泉錢幣博物館后感慨:把一種商品通過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既能升值,又有實用價值,這就是文化產業。

  困頓之象

  樓封人散只剩一個地攤

  如此輝煌,似乎讓人無法想象到其今日的困頓局面。

  日前,記者來到西安和平路18號,金泉錢幣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部。

  大廈門口偌大的“金泉錢幣”的字樣,仍然異常醒目,顯示出金泉昔日不同凡響的顯赫氣度。

  從樓層分布圖來看,西安的金泉錢幣博物館在大廈的三層,四層是公司辦公區。盡管電梯間仍然張貼著金泉錢幣的宣傳資料,但是電梯對于按下三層、四層的按鍵已經沒有反應了。繞道二樓上樓梯,想不到,三樓的樓層大門已經緊閉,四樓也同樣。

  據大廈一層前臺工作人員介紹,金泉錢幣在今年的四、五月份已經搬走了。而二樓一處展臺上仍擺放著金泉的部分產品,有“青蚨劍”等。但被告知,這只是代人銷售,金泉錢幣的業務都停了。

  經記者查實,金泉錢幣的廈門博物館已于2003年12月關閉;上!皽^”也在2004年12月拍賣,以房抵債了;此外,北京的博物館也關閉了,天津分公司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而一系列的收縮之后,在2005年3月,西安的博物館終于也關閉了。

  幾經周折,筆者在大廈側后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子里的一座簡陋二層樓上,找到了金泉錢幣的辦公室主任趙同剛。

  趙同剛并不避諱金泉錢幣的現狀,實際上金泉錢幣鼎盛時期曾有員工500余人,而今只剩下十幾個人,辦公地址也僅剩下他所在這座房子。

  自2004年底,金泉錢幣被銀行追債,目前金泉大廈的3層被法院查封了,4、5、6層停止使用,公司的所有業務都已經停頓了,所有外地博物館、分公司都已收縮。公司留下的十幾個人,主要就是和法院、銀行、工商等聯系。

  金泉曾擁有的10億枚古錢幣,近年來隨著銷售和收購,有進有出,暫時不能確定其現在的數目。而這數目不詳的古錢幣同樣被查封,據說在某大廈的地下室。

  衰落之因

  因古錢而盛 因現錢而傷

  看上去資源的壟斷,營銷方式的特立獨行,對于一個從事文化產業的公司,似乎都說明金泉錢幣因錢而盛,但是金泉錢幣又因何而衰?

  記者直接就市場傳言發問:“金泉公司替一家公司擔保,那家公司不守信用,卷了錢,跑了。銀行要求司法介入,由法院清產?”趙同剛并沒有表示反對:“可以這么說,資金鏈斷了!”

  趙同剛表示公司成立時,募集的資金中法人股占了近70%左右,大股東又占了百分之十幾,普通投資者所募集的資金并不是很多,有2000余萬。

  此外,金泉錢幣這幾年在全國十幾個省市設有30多個征集點,大量收購錢幣,這是一個需要資金大量投入和資金快速積淀的過程。趙同剛還分析,金泉錢幣的攤子鋪得太大,對外免費開放的四家博物館,雖然為金泉錢幣贏得了名聲,但這些物業的管理開支相當大,以西安的這家來說,一年開支即達上百萬元。

  金泉錢幣雖然坐擁10億枚古幣,但是這只是“死錢”,除了做成產品銷售,回籠資金外,不能為公司帶來任何的現金流入。對此,趙同剛也笑稱,金泉錢幣現在是坐在金山上“受窮”,這10億枚古幣無疑仍是巨大財富,但是就目前而言,古錢幣無法作為質押品獲得金融機構貸款。

  傳言中的對外擔保對金泉構成何種影響尚不得而知,但是類似事件如果引起公司現金流的枯竭,加之平日的龐大物業費用等其他開支,則肯定是致命的,而且公司最為重要的“資產”——10億枚古幣難以評估,從而造成公司財務,尤其是現金流捉襟見肘。

  這也就造成一道金泉“奇觀”:坐在10億枚古錢上,“錢王”卻為現實中的現錢發愁。

  談到金泉錢幣陷入困頓的原因時,趙同剛還提到了這樣一個客觀原因,新《文物法》的出臺,對公司影響也很大,因為新《文物法》對文物的出口限制更加嚴格,使公司的出口業務受到一定影響,而出口原本占到公司總體業務量的40%~50%。

  他說的新《文物法》,指的是2002年10月對于《文物法》的修訂和2003年5月國務院頒布的《文物法實施條例》。陜西省文物局鑒定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古錢幣是國家特別允許交易的,350個品種的錢幣允許出境,不在此當中的,都不能出口。現在,總的趨勢是,古錢幣國內交易越來越松,境外交易則越來越嚴,這無疑使金泉受到很大束縛。

  深層之思

  文化企業如何防“休克”

  金泉錢幣,利用陜西豐厚的古錢幣資源,做起了現代的文化產業。在大力提倡發展文化產業的今天,金泉模式無論成敗,其標本意義都頗值得關注。

  對于文化產業該如何發展,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張曉明的一段話似可借鑒。他說文化產業的發展始于文化意義的創造和文化內容的開發,完成于消費者對文化意義的消費,這是與物質產品的開發與最終消費的過程完全不同的。

  他特別指出,在文化產品的發展當中,專家往往熱衷于研究藝術特色,很少有人去研究指導它的實用性和購買對象,最終結果是“自己覺得好,就是銷不掉”。金泉錢幣似乎就不幸遭遇了上述的情形。趙同剛則向筆者介紹,金泉的產品設計之初就是政務、商務類禮品,并不是針對普通市民的。

  這一點從不少持有金泉錢幣股票的股民身上也可明顯地看出來。一年前風聞金泉出事了,不少股民到金泉錢幣詢問情況,當時金泉錢幣曾表示,以公司的產品來替換股民手中的股票,但是當記者和股民聯系時,卻發現沒有多少人愿意換!拔夷脦浊K錢買的股票,現在換成錢幣做的寶劍什么的,又沒有用處!焙苊黠@,普通的市民更關注的,是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和它的實用性。

  10億枚古幣,卻救不了“亞洲錢王”。為何?從金泉的教訓來看,保持企業的現金流對于任何企業,包括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任何時候都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現金流與流水一樣,不能干,也不能溢,要追求一個平衡,F金流管理得好,在企業中,要有全面的預算,讓企業全面的工作計劃與現金流相銜接。想入非非是不行的,如果你沒有那么大的實力,就去做那么大的事情,那現金流就可能枯竭,企業也就難以維持,休克甚至死亡。

  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盧山冰認為,從西安來講,發展文化產業可以說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的發展方式要看企業的市場定位。文化產業發展可以走高端路線,獲取高端利潤,但是西安的經濟情況可能很難支持其市場份額,這就需要到外地擴大市場范圍。而這些都離不開金融機構這股“活水”。

  “從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來看,多元化不妨也是一種選擇。” 盧山冰這樣提醒:中國民營企業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還較差,還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產業之望

  文化產業

蛋糕有多大

  金泉錢幣能否走出困境,我們仍要拭目以待,但是透過金泉的由盛到衰,我們所更關注的是,以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為依托的古錢幣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如何?西安乃至中國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能否提供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文化產業蛋糕有多大?

  實際上,文化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許多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在規模上漸成支柱。有數據顯示,美國文化產業的產值已占GDP的18%~25%,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業;日本娛樂業的產值僅次于汽車工業。僅就消費而論,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的文化消費占家庭消費的30%左右,對其他行業和整個經濟起著顯著的拉動作用。隨著我國邁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甚至有專家測算,文化的潛在消費能力或需要將達到每年5500億元人民幣。

  而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似乎并沒有搭上經濟飛速發展的快車。我國文化產業大致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自發萌動、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紀的培育發展三個階段。但是目前在中國當前文化市場領域,最賺錢的文化產品大部分都不是我們自己的。電影我們打不過好萊塢,卡通拼不過

迪士尼,美國每年都從我們的市場拿走數億美金;計算機游戲,韓國日本占據了我們90%以上的河山;電視劇流行音樂時尚產品,韓國日本讓我們的受眾“哈”了七八年還經久不衰;至于傳媒出版行業,就更不用說了,無不唯外國流行文化的馬首是瞻。

  無論是文化遺產的豐富性,還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中國都應該也有資格做文化產業大國。據了解,目前僅西安、寶雞等地發展古錢幣文化產業的公司,數得著的就有六七家。金泉錢幣依托古錢幣,發掘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形成產業鏈條,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似乎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盡管陷入困頓,但是其曾經的成功之處仍可值得借鑒。

  我們文化產品的出路在哪里?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