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鋼鐵新政靠價格手段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30日 07:28 《英才》

  文/梁小民

  中國鋼鐵業的產量已經連續9年居世界之首,但這絕不表示中國是鋼鐵強國。

  產量的輝煌掩蓋不了鋼鐵業的內在危機,其危機的要害表現在兩個問題上。一是能耗大,每生產一噸鋼所用的礦石、煤炭、電力等資源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隨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一些地方大煉鋼鐵,單位鋼材消耗資源量在遞增。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低附加值的長型鋼材占了60%以上,而汽車、機床、家電等行業所需的高檔鋼材要大量進口。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鋼鐵企業規模太小,達不到規模經濟所要求的產量水平,也不具備創新能力。所以,鋼鐵業發展的結果是進口大量礦石,加工成低檔鋼材之后又大量出口,我們消耗了寶貴的資源,造成煤電的全面緊張,留下了污染,只賺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潤。

  

鋼鐵業的這種超常規發展不符合我國實現持續增長,建立節約型經濟的總方向。所以, 7月20日國務院公布《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實行鋼鐵新政,是極為有意義的。其中提出的合理控制生產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品種結構等對我國鋼鐵業發展都有戰略指導意義。

  那么,如何實現這個鋼鐵新政呢?在計劃經濟中這種產業戰略調整可以通過指令性計劃來強制實現。只要上面有絕對權威,下面完全服從,調整起來還是相當快的。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方法就不見其有效了。記得從2003年底,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就是鋼鐵業的過快發展,但時至今日效果并不明顯。在今天計劃體制的作用正日益衰落的情況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成為普遍現象,行政命令手段正在失靈。看來調整鋼鐵業發展戰略,更多還要依靠經濟手段。在經濟手段之中,最有效的還是那只“看不見的手”——價格。

  鋼鐵業發展如此之迅速,且難以控制,達不到規模經濟水平的中小鋼廠紛紛上馬,還在于有經濟利益驅動——有300%的利潤連上斷頭臺都不怕,何況行政命令呢?從需求來看,國內建筑業、制造業等等的迅速發展和國外需求使鋼材需求劇增。這使鋼材的市場價格上揚,短期內使鋼鐵成為暴利行業。另一方面,鋼鐵業所用的電力價格要受到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極為有限。這就為一些耗能的鋼鐵廠留下了相當的利潤空間。在能活下去,而且活得相當“滋潤”的情況下,企業再小也不愿意和別人合并,更別說被兼并了。

  實現鋼鐵新政的核心是企業通過合并或兼并做大。在鋼鐵業中,大不一定強,但只有做大才能做強。企業規模小,節約資源、開發高檔產品、進行技術創新統統談不到。企業做大可以靠原有企業的擴大,但更重要的還是合并或兼并。要使小企業甘于被兼并不能靠自愿,要靠“逼”。只有當他們活不下去時,企業的合并或兼并才有可能。這種“逼”不是政府用行政手段逼,而是由市場來逼。對于鋼材的市場需求價格,政府難以限制,只能通過宏觀調控抑制鋼材需求來使價格下跌。這種作用是間接的,難以在短期內見效。政府現在還控制電價,而且現在電力全面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電價,尤其較大幅度地提高鋼鐵業用電價格,可以讓那些能耗大的中小鋼鐵企業活不下去,不得不走合并或兼并之路。這也會逼著大企業在節約

能源、提高鋼材質量上下功夫。產業結構調整不得不靠這種有點“殘酷”的方法來實現。

  不少人擔心這種做法會對中國鋼鐵業的打擊太大了。應該說,那些達到了規模經濟的大企業是可以經受得住這種沖擊的,無非在短期內利潤有所減少而已。受到沉重打擊,甚至活不下去的是那些能耗高、效益低的中小企業。也許中國鋼鐵業的總量水平會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但這是為鋼鐵業長期健康發展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有所得就有所失,何況這種做法的得要遠遠大于失。

  (作者系

清華大學EMBA項目特聘教授)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