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收購科龍之后,就有了“海信”、“科龍”、“容聲”多個品牌,讓其領導班子頭疼的是來自多方尤其是國際市場的詢問:“‘海信’究竟是誰?”海信副總裁程開訓坦言,要承擔多品牌,就必須先說清“海信”是誰。
然而我國雖然是第一大彩電生產國,海信彩電今年起出口量也高于內銷量,但和大多數國內品牌一樣,出口之后大多貼牌處理,自己的品牌被認可程度并不高。這就對中國企
業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品牌的全球化成長。這也是“2005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分論壇主題之一。
程開訓在論壇發言時表示,就目前而言,海信品牌的國際化還不是最重要的,大量出口只是為了生存,早建立國際銷售網絡,占領國外市場,才能在今后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建立網絡之后,在公司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在國外建立工廠,最后才是打響品牌。
江蘇遠東集團副總裁卞華舵說,建立本土優勢,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關鍵!爸挥邢冉⒈就疗放,在中國打敗松下,才有可能在日本市場打敗松下”。為此,他認為中國企業應先在行業內部進行兼并重組,守住國內市場。這正與海信收購科龍一案不謀而合。
此外,物美集團副總裁吳堅忠也表示,在本土與國外企業競爭時,中國企業要學習國際化的管理和操作,引進國際化人才,甚至可以去納斯達克上市,引進國際化資本。這種種“本土國際化”的做法,恰恰能讓企業在占領國內市場時具有優勢。
作者:本報記者 黃婧 發自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