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遭遇反傾銷的應對之道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14:57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針對反傾銷,政府、行業協會、企業需各司其責,共同面對

  作者:曾偉晟 劉曉晗 范銀珠/文

  自2003年以來,我國的彩電、鋼鐵管件、紡織品、木制家具、水產品等紛紛遭到國外反傾銷指控。尤其是本來希冀在全球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大潮下有所作為的中國紡織品出口企
業,被美國和歐盟對華紡織品的一次次設限和“特保”潑冷水。難道我們用開放金融、開放保險、開放農產品市場換來的“自由貿易”就是這樣的嗎?

  遭遇反傾銷的原因

  根據WTO《反傾銷協議》第2條第1款的規定,如果一項產品從一國出口到另一國,其出口價格低于在該出口國正常貿易中用于消費的相同產品的可比價格(Comparable Price),該出口產品即被視為傾銷產品。歐美輪番對我產品掀起反傾銷浪潮的理由之一是保護國內弱勢產業和工人,防止失業率的提高。

  事實上,我國數以千萬的產業工人一直在以超低廉的工資待遇支撐著中國的“出口換匯”,在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中,中國的比較優勢十分明顯。廣東番禺針織廠的一個女工平均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沒有周末),一個月的收入只有600元左右。

  另外,中國的環境資源成本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講也相當低。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曾感慨地說:“我們賣環境、賣資源、賣勞力,最后落個傾銷的罪名。”

  除此之外,中國出口行業缺乏行業自律規范和合理的競爭機制是導致出口產品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的出口行業大都屬于初級的加工行業,技術含量較低,因此形成了簡單模仿和競相削價的無序競爭。這種狀況不僅大大壓低了出口商的盈利空間,損害了行業利益,也給整個行業在國際貿易中掃除貿易壁壘設下了障礙。

  從國外因素來看,任何一國的外貿政策不可能僅僅打上單純的經濟標簽,一般都帶有政治色彩。作為WTO規則中唯一合法的貿易保護措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政策成為歐美用于遏制中國轉變為世界貿易大國乃至經濟強國的有利工具。這實際上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一種經濟歧視,以自由貿易之名大行不公平的貿易保護主義之實。

  除了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摩擦,發展中國家中的印度等國也已經成為對我國發起反傾銷的大戶。今年上半年的20起反傾銷案件中,亞非發展中國家占了一半。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國家的一些產業在本國失去了行政保護,于是轉而尋求世貿組織所允許的包括反傾銷在內的貿易保護。而且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結構與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容易造成市場沖突,從而提起反傾銷。

  全球經濟已進入貿易爭端頻發時期,中國將遭遇更多的貿易摩擦。未來20年,中國將有機會完成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這一過程中,中國除了在紡織品、鞋類、家具等產品上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爭端外,在更多附加值高的產品上也將與美歐發生貿易摩擦。

  維護本國利益是政府的責任

  目前,貿易方面的首要問題在于歐美等國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國家”的待遇,而采用第三國替代商品成本發起反傾銷調查。這樣的成本估量必然帶有主觀性和不確定性,勢必給我國應訴反傾銷調查增加難度。

  其實,市場經濟國家的定義具有很大彈性,在不同國家有不同表現。中國經濟的市場作用越來越明顯,約一半的中國出口商品來自中外合資企業或外商獨資企業,中國出口增量部分也主要來自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幾乎都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則經營的。但是,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商品不分青紅皂白地反傾銷,僅在有限的反傾銷案例中對個別中國出口商給予市場經濟身份。

  所以,在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中爭取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為中國企業出口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已經成為我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政府在國際貿易政策的分析和傳達方面對行業和企業起著舉足輕重的指導作用,目前在進口方面,國家已初步在汽車、化肥和鋼鐵三大行業建立了反傾銷預警機制。但在出口方面,中國作為遭受反傾銷最為嚴重的國家,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能快速反應的反傾銷預警機制,以便準確、迅捷地預警中國廠商受到其他國家的反傾銷調查。

  此外,中國政府還要多方應對,盡可能準確的釋放手中所掌握的外貿資源和政策要素,增大與對方討價還價的力度。

  引入競爭、壯大行業協會

  根據WTO公平競爭的原則,政府不能替代企業應訴或提供幫助,即“官對官、民對民”。當爭端發生在“民對民”的層面時,對方是不能接受“官代民”的。然而,目前中國的行業協會還帶有嚴重的政府色彩,這常常使中國在談判中陷入難以找到合適談判對象的尷尬境地。

  所以,行業協會改革的方向首先要處理好和政府的關系,協會不應再是政府從屬機構。政府應對行業的發展給予幫助和支持,但這種支持不是直接的行政領導,而是從制度、法律上給以保障,從政策、資金上給予扶持。

  此外,我國的行業協會要引入一定的競爭機制。目前我國《社團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一區一社,一行一會”的原則,這就使行業協會在成立上具有“先發優勢”。先成立的協會就成為本行業合法的代表人,不再有競爭者的存在,這實際上是保護落后的一種做法。國家應該使行業協會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給行業協會一定的開放性。

  從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來看,行業協會已經普遍成為信息集散地,成為各種行業技術標準、游戲規則的制定者,甚至是國家產業政策的主要參謀和建議者。美國的行業協會甚至是美國政府在WTO“國際談判平臺”的設計者和提供者。美國政府所有的談判條款,都由各行業提供,談判的結果也要得到相應的行業協會的認可才能獲得國會的通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行業協會在業內的聲音十分微弱。

  企業要理性應對反傾銷

  有人認為,當前解決反傾銷問題的關鍵在于改善中國出口產業工人的工資待遇。其實,提高工人工資固然重要,但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生產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競爭力的產品才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也是提高工人工資的動力和源泉。

  其次,企業在面對來自市場機遇和沖擊時應保持理智和冷靜。

  以紡織品出口為例,就在國內眾多紡織企業為迎接2005年全球紡織品貿易自由化而開足馬力的時候,萬事利集團總裁李建華根據合理分析得出結論:由于各方普遍認為中國將會是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最大受惠國,所以中國很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的打擊對象。這一判斷最終挽救了萬事利,使其免遭沖擊。

  而很多紡織企業則顯得有勇無謀,6月19日商務部公布《紡織品臨時配額管理辦法(暫行)》后,一些紡織企業搶在7月20日《辦法》前,進一步加大了出口量。有的企業甚至為了搶在美國“封關”之前到港,不惜血本改用比海運貴10倍的空運來運輸。可以說,正是這些企業不理智的行為導致了中國紡織業2005年的一場災難。

  紡織行業的事例很好的說明:任何一個企業在面對市場機遇和沖擊的時候,都要保持足夠的理性,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行業的發展,預測國際經濟形勢,從而做出正確的商業判斷。

  最后,同行業的各個企業在面對反傾銷調查的時候,要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積極應訴。雖然平時同業內充斥著激烈的競爭,可在對外的時候就要抱成一團,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積極研究針對外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只有整個行業的利益得到了保護,單個的企業才能獲得各自的利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