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改革 戰略投資者縮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13:36 《中國企業家》雜志 | |||||||||
國有商業銀行引進外資的關鍵在于建立起信用文化,而絕非產品和技術上的合作 文/本刊記者 胡海巖 8月的最后一天,由高盛集團旗下的私人股本部門牽頭的一個收購團與中國工商銀行正式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承諾出資30億美元左右購買中國工商銀行10%左右的股份。至此
在經歷了注資、剝離不良資產等一系列財務重組后,國有商業銀行如建行、中行、工行并不存在資本金缺乏之虞,他們迫切希望的是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帶來先進的理念、制度、技術和人才。 然而,對于外國投資者來說,與其冒著承擔中國銀行業開放的不確定性以及雙方利益沖突帶來的種種風險,和國內銀行展開深層次戰略合作,還不如通過持有少量股權來分享中國的廣闊市場和經濟增速所帶來的利潤。在他們眼中,投資國有商業銀行如同投資類似中石油的壟斷企業一樣,幾乎可以做到穩賺不賠;對于有的投資來說,更可以購股換取高達數十億美元IPO的承銷收入。特別是在交行香港成功上市后,國際投資界越來越把在國有商業銀行IPO前購買股份看做是十分合算的投資。 “比較弱”的戰略投資者 此次工行引資仍然延續了中國銀行所開創的“比較弱”的戰略投資者模式。8月18日,中國銀行宣布蘇格蘭皇家銀行以31億美元入股獲得中行10%股份,后者成為其惟一的戰略投資者。 31億美元的詳細安排是:蘇格蘭皇家銀行出資16億美元,占5.16%的股份,美林國際和李嘉誠基金各出資7.5億美元,分享剩余的4.84%股份。也就是說,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實際出資16億美元獲得5%股份以及惟一的戰略投資者地位,相較于以25億美元獲得中國建設銀行9%股權的美國銀行以及已經獲得中國交通銀行19.9%股權的匯豐銀行來說,絕對是“比較弱”的戰略投資者。 之所以以投資團形式入股,分析人士認為,蘇格蘭皇家銀行主要是基于分散風險、對未來合作預期不明朗的考慮。盡管蘇格蘭皇家銀行是一家不多見的在收購上特別進取的歐洲銀行——每年33%的收入增長來自于收購,此前蘇格蘭皇家銀行的海外收購主要發生在美國,但此次在中國銀行業的投資顯然是極其穩健甚至保守的。 與中行談判伊始,蘇格蘭皇家銀行股東就極力要求不購買太高比例的股權或進一步增持股票,于是就選擇了與美林國際和李嘉誠共同投資的“變通之道”,并且通過出售所持有的西班牙Santander銀行2.2%股權獲得入股中行的16億美元,而沒有動用蘇格蘭皇家銀行本身的資本金。 不僅如此,除蘇格蘭皇家銀行外,美林國際、李嘉誠基金以及其后入股中行10%股份的新加坡淡馬錫集團都是以獲得中行成長收益為目的的財務投資者,正在與中行談判的亞洲開發銀行和瑞銀集團也可被歸為此類。 與中行相類似,高盛集團領銜的投資團與工行達成的交易安排大致是,高盛和相關投資者可能出資18億美元左右,德國保險商安聯出資10億美元,美國運通將拿出2億至3億美元資金。雙方稱這只是初步協議,各方投資額以及股份規模并未最后敲定。 對于高盛為首的投資團入股工行,國內一些銀行重組專家甚至認為,居于主導的高盛集團甚至不能被看做是“戰略投資者”。北京師范大學經濟中心主任鐘偉認為,工行引入以高盛為首的投資團,反映出其對上市這一階段性目標的迫切需求。實際上,高盛僅是一家以套利為目的的投資銀行,它給工行帶來的最大益處,將是通過自身在海外市場豐富的上市承銷商經驗來推動工行上市。 據工行有關人士透露,工行與高盛集團在諒解備忘錄中已經就“高盛退出”一事達成相關條款,高盛集團可以在某一適當時機減持工行股份,不過需向董事會股東征集意見,并確定具體出讓額度及后續購買者等。 投資團中的另兩個成員,美國運通與工行的合作由來已久—自2004年12月美國運通和工行聯手發行的美國運通卡以來,發卡量已突破7萬張。顯然美國運通此次投資工行,明顯是為換取與其在銀行卡業務上的長期合作。“不過,僅僅2、3億美元的出資,中行又如何能同意其與自己分享信用卡等領域豐厚的利潤呢?”一位金融專家質疑道。德國安聯集團則是希望獲得工行的銷售網絡,與其展開保險業務的合作,亦面臨同樣的問題。 另外,目前仍與工行進行談判的金融機構還包括日本最大的3家銀行——瑞穗金融集團、東京三菱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以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仍難見真正舍得大手筆投資的戰略投資者,談判難度亦與日俱增。 引進戰略投資者“一頭熱”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上真正有戰略意圖、能稱之“戰略投資者”幾乎只有匯豐集團。匯豐集團迄今已成為在內地金融業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金融機構,對內地金融機構的投資規模已超過40億美元,再加上自身業務拓展方面的投資,合計超過50億美元。此前匯豐的高管層曾多次公開表示:“匯豐進入中國不是為拿分紅的,而是想成為外資與本地銀行合資的典范。”相對于蘇格蘭銀行、美洲銀行入股中行和建行5%-10%的比例,匯豐分別持有交行和平安保險19.9%的股份,成為戰略投資者的意圖更為明顯。 作為積極的戰略投資者,匯豐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恐怕是令其它外資金融機構躊躇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以入股交行為例,匯豐與交行在入股之初即簽訂了“技術支持協議”。去年10月,雙方成立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由于外資銀行尚未獲準與中資銀行成立合資信用卡公司,雙方組建的信用卡中心僅僅是交行的一個業務部門,但匯豐在產品開發、技術支持、信用評級及推廣等方面出動了幾百人。 然而,巨大投入的背后,雙方的合作仍充滿變數。匯豐集團總經理兼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的王冬勝曾很困惑地表示,到目前為止,雙方仍沒有一個長遠規劃。匯豐的迷茫令更多外資機構甘作財務投資者而不愿付出更大投入來與國內銀行進行戰略合作。 早在今年5月,引資談判尚處于不明朗之中的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中行特別希望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而引進先進的理念、制度、技術和人才,使中國銀行從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真正轉變成為一個符合上市標準的上市公司。 李禮輝將戰略投資者分為兩種,“一類是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能給銀行帶來管理技術、管理體系,換句話說,這種潛在的戰略投資者和我們有互補優勢,這是選擇的重點對象;第二類是財務投資者,他們希望通過戰略投資取得經濟上的回報,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套現。”另一種分類方法是依照投資規模,“投資份額大的,我們稱之為戰略合作伙伴,所占比重可能要超過10%,在董事會要有發言權,要深度介入銀行的經營管理;另一類投資份額比較小,在經營管理、產品創新、市場營銷等方面也不一定對投資對象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但他們可能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金融機構,投得少往往是出于集團財務上的策略,或所在國家政策上的限制。”其實這兩種劃分基本上相似,戰略合作伙伴一般投資會比較多,反之亦然。 “第一類戰略投資者”一直是中國銀行以及其它中國金融機構所希望的。對于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的財務投資者,中國銀監會本來是明確表態不支持的。銀監會曾經在2005年初發布報告指出,“有部分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企業缺乏長遠戰略目標,短期趨利性較強,有的因競爭利益沖突漸行漸遠。”因此,戰略投資者應該在公司發展初期進入,在公司還比較困難的時期與公司大股東共同努力,協助公司改善治理狀況,提供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它謀求的應當是長期戰略利益,通過公司長期的發展和成長獲取直接或間接收益。 銀監會確定國有商業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有四個原則:長期持股、優化治理、業務合作、競爭回避。如今,縱觀國際金融界,有足夠進取心、愿斥巨資入股又能規避同業競爭風險的候選者少之又少。這也正是中行與蘇格蘭銀行談判18月,雖有“退而求其次”之感,最終雙方仍達成協議的主要原因。 不僅投資方式有所變通,蘇格蘭皇家銀行財團在與中行的交易中還獲得了“一系列保護性條款”。據《中國企業家》了解,這“一系列保護條款”中比較重要的一條是,中行承諾,在2007年以前,中行每年度末每股資產凈值不低于2004年年底的水平,否則須予以賠償。這就避免了蘇格蘭皇家銀行可能因中行不良資產膨脹、賬面資產惡化而蒙受損失。 繼蘇格蘭皇家銀行之后,入股中行的淡馬錫集團以及與工行達成初步協議的高盛財團都獲得了類似的“擔保”。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外資要求被持股方的政府進行擔保,在國際上并非沒有先例。例如,美國新橋投資在1998年買入韓國第一銀行時,也要求韓國政府進行擔保。即,如果韓國第一銀行發生壞賬的話,那么新橋可以按面值把這些壞賬轉賣給政府。 由此可見,外國投資者在投資國有商業銀行時,手中握有籌碼也越來越多了。 改善信用文化是關鍵 一直以來,國內銀行界吸引國外戰略投資者,都是想“學這兒”想“學那兒”,希望外資帶來新的產品和技術,帶來公司治理機制的加強,甚至帶來一部分市場。而這些往往只是一廂情愿,從中行、工行引資的例子看,外資并不情愿給那么多,只是希望獲得投資收益。現實中,戰略合作轉化成戰略沖突、戰略投資者演變為財務投資者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通常,戰略投資者聽起來很美,但經常變成美麗的誤會。”國內銀行業一位專家悲觀地表示。 國有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是否因沒有達到初衷而失敗了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并不這么看。他對《中國企業家》表示,“不必管外資參與百分之幾,也不必管外資是所謂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只要外資進入,就會對國有商業銀行行為的改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資進入國有銀行必然打破現有的關系和利益格局,逐漸形成新的信用文化。” 許小年認為,為了建立起信用文化,外資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信用文化這個概念是一個舶來品,是中國本土文化里沒有的東西。信用文化的建立以及國有銀行傳統行為模式的根本性改變,其意義應該超出技術、管理等方面改進的意義。許小年甚至認為,“可以放開讓外資持股50%以上。” 對于目前國內銀行界普遍關心的戰略合作問題,許小年提出:“如果僅僅需要外資的產品、技術,根本不用請他們進來,只要雇用咨詢公司就好了,咨詢公司都知道這套東西,為什么還要請外資金融機構參與我們的銀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