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工業利潤增幅下滑:過剩論對倒逼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3日 03:05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楊茜發自北京 經濟學界專家又一次出現了分歧。這一次,是在工業經濟效益的問題上。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的工業企業效益統計公報。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企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實現利潤864
一年的光景,前后卻已經相去甚遠。悲觀者認為,當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下滑還只是露了個頭,愈演愈烈、不斷惡化的日子還在后頭。樂觀者則認為,這種由價格形成的倒逼機制,是企業“重生”前的陣痛期;不僅如此,企業利潤下滑后還能緩解當前投資過熱的局面。多乎哉? “企業利潤下滑的核心原因是生產增長過多,需求跟不上。”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較早就拋出了他的“過剩論”。 按照王建的分析,本輪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由重工業的投資帶動。而這輪起于2003年的投資高峰,必然將在2007年迎來產能的大面積釋放。而與產能釋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和居民主體消費需求的下降。屆時,企業效益必然“惡化”。 “應該沒有這么悲觀。”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看來,20.7%的增長速度還是很快的,相對以往,則是企業利潤的合理回歸。因為“20.7%的速度遠高于8%的居民收入增長水平;高于9.5%的GDP增長水平;也高于同期財政增長速度”。 “工業企業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二。”祝寶良分析說,除了產能過剩這一深層次原因外,上游原料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與之相應的下游產品價格卻漲不起來,這也是企業利潤空間縮減的原因。在祝寶良看來,這種價格形成的倒逼機制將使得工業企業主動減少對煤、電等能源的需求,這不僅能緩解投資過熱的局面,還能促使企業轉變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貧富分化” 除了整體效益增速放緩之外,不同的工業行業間的效益分化也極其明顯。 從8月份的數據來看,在39個工業大類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等采礦業利潤繼續“領先”。五者中,利潤增長最低的黑色金屬礦也實現了47.9%,而最高的有色金屬礦,則達到了128.5%的高增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石油加工及煉焦、鋼鐵、電子、交通運輸設備等下游制造業則是利潤大幅下滑,有的甚至已經是大幅度虧損。 在王建看來,雖然不少企業采取了自救措施,當這些顯然都不能解決核心問題。 “對于競爭性行業,國家一般不會采取補助措施的。”祝寶良說,除非是像石油煉焦等由于定價機制影響了效益的行業。 行業效益明顯分化的局面如果長期存在并逐步擴大下去,不僅將影響工業經濟的較快增長,還將帶來一些社會問題。王建說:“這需要政府提高需求水平、采取財政擴張政策來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