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是大勢所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14:43 《WTO經濟導刊》 | |||||||||
中國企業要走出原始積累發展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是提高企業參與全球化水平的必經之路。 文/ 汪連海 近年來,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與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和諧發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涉及面廣,影響力大,決不是推出一個標準那樣簡單。 首先,對待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各方面的認識沒有完全統一。有些地方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重視不夠,甚至知之甚少。是否制定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及標準的門檻到底有多高,有關方面的意見也不統一。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如國企與民企、出口型企業與內銷型企業、東部企業與中西部企業、雇主與員工等,對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也有所不同。 其次,我國勞資矛盾、人與自然矛盾都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現在工人的自我保護和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有些資源短缺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在不斷顯現。我國人均GDP剛過1000美元,進入了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的任務繁重,矛盾也相對集中,社會不安定因素還很多。如果應對得好,可能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應對得不好,也可能進入“矛盾多發期”。特別是關于工人和民工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擔心,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會增加我國出口成本,從而影響出口競爭力和就業。據初步估算,我國勞動力成本很低,平均工資成本僅為發達國家的1/30-1/40,甚至低于泰國、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加強企業社會責任,不會對我國產品競爭力產生很大影響,卻可以藏富于民,在國民中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正因為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增強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才更加棘手、更加迫在眉睫。 從國際背景來看,我國應該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內要加強境內企業社會責任,外要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增加主動權和話語權。同時,我國應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社會責任工作組會議,加快制定一套符合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標準體系,適時推出,并加以宣傳和推廣,力爭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接受、被跨國公司認同。 從國內發展來看,首先,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是貫徹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執政理念的一個具體行動。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也有義務。其次,這也是落實憲法、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需要,體現我國更加尊重人、尊重勞動的大國形象。再次,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縮小貧富兩極分化、擴大農村消費和維護社會穩定。 從外貿發展來看,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有利于對出口企業形成壓力機制,加快外貿增長方式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傳統的外貿增長方式不但容易引發貿易摩擦,從長期看,也不利于這些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和產業結構升級,甚至會喪失現有的競爭優勢。同時,我國貿易順差持續多年,今年可能突破800億美元,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有利于進一步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早日承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增強企業社會責任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共同發展來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對世界貿易格局和產業分工形成了一定沖擊。甚至一些與我國傳統友好的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經貿擴張都保持著高度警惕心理,由此而來的 “中國威脅論”也不時甚囂塵上。占領國際市場,既是個策略問題,也是個戰略問題,我們在尋求外部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要統籌兼顧國際市場的接受能力。 當前,對待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需要一個理性的態度。企業不應視社會責任為洪水猛獸,而要視之為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政府也要加大執法力度,督促企業遵守《勞動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部門,鼓勵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制定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生產守則,并對國內外供貨商施加約束。 中國企業要走出原始積累發展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是提高企業參與全球化水平的必經之路。 |